化工调研报告范文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
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化工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用!化工调研报告范文篇1 化工是我市支柱产业,20xx 年限额以上化工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6亿元,化工(不含石油)经济总量和行业竞争实力在全省各地市中均居第一位,在全国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市领导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化工产业布局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一、园区基本情况全市现有化工园区或化工生产集中区26个,其中临淄5个(含齐鲁化工区)、桓台4个、张店6个、淄川3个、周村2个、博山2个、沂源1个、高青1个(规划中)、市高新区2个,化工园区或集中区座落于省级以上开发区内的有10个。
二、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产业布局散乱,缺乏统一规划。
我市化工企业数量多,居全省首位,且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数量占全省近一半。
规模小,除齐鲁公司外,20xx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529家,规模以下的企业近900家。
聚集度差,全市1400家企业中仅有603家在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内,其它约800家企业则分散在全市各村镇,安全、环保隐患大。
城企交错,“工业围城”现象较为突出。
(二)化工专业园区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我市经省级和省级以上批准的化工或与化工相关的工业园区较少,且多数为综合工业园区,没有明确的化工专业园区规划,部分园区没有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我市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化工集中区,但缺少统一规划,有些只是企业相对集中,环保设施薄弱或基本没有,有的离城区或居民区较近,这些企业的发展已经对周边大气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对策和建议(一)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化工产业布局。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统一规划城市建设和工业布局特别是化工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布局好工业区,避免出现新的“工业围城”、“污染围城”。
(二)高起点规划现有工业园区,提高园区配套功能。
我市现有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是我市今后化工发展的主要载体,将承担新企业、新项目建设和老企业搬迁的重任,需高度重视,超前科学规划。
其它省级工业园区应在园区内单独规划设立化工专业园区,并加快建设完善水、电、汽、污水处理排污等公用配套设施。
(三)规范化工集中区,促其尽快发展为化工专业园区。
对远离城区、村庄且聚集企业较多的集中区保留下来,规范发展,但需要抓紧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等设施,提高配套能力,促其尽快发展成为化工专业园区;对离城区或村庄较近、企业又不多的集中区建议通过提高安全、环保标准等措施逐步关停;对已在城区的化工集中区如张店城区东部化工区,市里需尽快出台有关政策使企业迁出。
(四)制定政策,引导化工企业加快入驻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
我市应制定相应优惠政策,促进现有化工园区或集中区外的企业逐步入驻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
对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只要有完善环保设施、“三废”达标排放,且符合产业政策,可以保留发展,甚至可以以这些企业为龙头发展化工园区。
(五)新建化工企业必须进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
化工产业园区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是国内外公认的符合化工产业自身特点的最佳发展模式。
我市应明确规定:今后新建化工生产企业或化工项目,一律进入指定的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并对投资规模、项目水平等做出相应规定,凡不在化工园区或集中区建设化工项目,工商、安监、环保、节能和行业主管部门应一律不再审批。
化工调研报告范文篇2 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化工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日常生活中从洗发水到电脑外壳,从医药产品到装修涂料,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工产品。
”中国石油(8.70,-0.03,-0.34%)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说,近10年来我国化工工艺、技术创新突飞猛进,行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化工行业正朝着“环境友好”和“低碳经济”的方向,努力实现由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的转变。
结构调整迈大步10年间,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加快,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下降,产品结构正逐渐趋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化学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在内的约45个重要子行业,可生产6万多个(种)产品,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我国化学工业已成为基础完善、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配套、技术管理水平先进、主要产品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的战略基础产业,在国际化工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10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
20xx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41万家,从业人数约508万人,实现总产值6.62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一。
“这10年间,化工行业产值、利润、投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是历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赵俊贵告诉记者。
我国主要化学品的消费量从20xx 年的2.32亿吨增长到20xx年的3.97亿吨,年均增长9.5%;主要化学品的产量从20xx年的1.53亿吨增长到20xx年的4.18亿吨,年均增长10.6%;有20多种大宗化工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等排名世界第一。
10年间,化工行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加快。
首先,化工行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明显优化,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下降,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比重上升。
20xx年,无机化工原料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的4.4%,比20xx年下降两个百分点;化肥行业产值比重为11%,下降个百分点。
20xx年,专用化学品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达25.5%,比20xx年大幅提高7个百分点。
其次,化工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xx年,我国离子膜烧碱比重达到59.7%,比20xx年提高30.2个百分点;轮胎子午化率46.8%,比20xx年提高2个百分点;高浓度磷复肥比重达到76.6%,比20xx年提高16.2个百分点;产品结构正逐渐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在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化工行业的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
20xx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行业投资增速同比分别达34.0%和24.1%,均快于东部地区增速,中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总投资的比重达51.8%。
中西部地区主要化工和石化产品比重稳步提高。
20xx年,中西部地区硫酸产量占全国比重达76.6%,较20xx年上升8.7个百分点;纯碱和烧碱产量比重分别达49.8%和47.2%,较20xx年上升11.9和9.8个百分点;化肥产量占比达78.5%,较20xx年上升8.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增后劲化工行业加强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研发,提高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预计到2015年行业科技投入将达到销售收入的1%以上“化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告诉记者,技术创新作为实施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已经越来越被企业重视。
过去的10年中,全行业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4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0项;取得行业技术发明奖116项,科技进步奖1160项,MDI制造技术与装备、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10年,是行业科技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
特别是在新型煤化工技术、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型环保与节能技术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赵俊贵告诉记者。
近年来,国内首套HT-L粉煤加压气化炉和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等技术开发成功,打破了国外煤制气技术的垄断;生物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法脱除炼油化工生产废水氨氮等技术的突破,把我国污水治理推向新的高度;一批循环经济技术、低碳经济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提前完成,作出重要贡献。
此外,我国化工行业大型装备自主化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国乙烯关键设备自主化水平大幅提高,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自主化率达85%以上,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尿素装置自主化率达94%以上。
与此同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0年前,化工行业各技术机构没有一家承担ISO国际标准秘书处工作,也没有提交过国际标准提案。
如今,化工行业相关标委会已相继承担了4家ISO标委会国际标准秘书处的工作并得到ISO相关成员国的认可。
近年来,提交ISO标准提案7项(5项已获批立项),参与制修订ISO标准11项,其中由全国塑料标委会负责起草的《聚烯烃材料稀溶液黏数测定》国际标准已正式出版。
节能减排显成效我国扎实推进化学工业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果显著,20xx年化学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xx年累计降低35.8%“化工行业节能工作不仅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更提高了全行业节能意识,遏制了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上升的势头,成为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亮点。
”赵俊贵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化工行业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增长率支撑了行业较高的增速,能耗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20xx年开始,化工行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快采用新技术,从20xx年到20xx年的10年间,全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了8.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8%,氨氮排放量下降了61.2%,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度下降,为“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行业减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同时,全行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用水重复用水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比20xx 年提高了10余个百分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xx年,全行业综合能源消耗.45亿吨标准煤,比20xx年增长22.3%,增幅比同期全国能耗增长率低34.5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85吨标煤,比20xx年累计下降44.6%。
化工调研报告范文篇3 一、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道墟的工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形成了以化工,、染料、助剂、建村为龙头,五金、纱筛、轻工机械、电子电器等行业并举的产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