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检查
关节活动度测定也是运动系统功能检查基本内容之一,用以评价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作为制定康复计划及评价康复效果的依据之一。

关节活动度检查一般用角度计进行,角度计的使用方法及关节活动度正常值如下:
1 .上肢关节活动的测定
(1) 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 °〜180°
②后伸0 °〜50°
③外展0 °〜180°
④内收0 °
⑤外旋0 °〜90°
⑥内旋0 °〜90°
⑦水平屈曲0 °〜135°
⑧水平伸展0 °〜30°
(2) 肘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屈曲0 °〜145°
②伸展0 °〜145°
(3) 腕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背屈0 °〜70°
②掌屈0 °〜90°
③桡屈0 °〜25°
④尺屈0 °〜55°
2 .下肢关节活动的测定
(1) 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曲0 °〜90° 0 °〜125°屈膝时
②后伸0 °〜15°
③外展0 °〜45°
④内收0 °〜20°
⑤外旋0 °〜45°
⑥内旋0 °〜45°
(2) 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屈曲0 °〜130°
②伸展0 °
(3) 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背屈0°〜20°
②跖屈0°〜45°
3 .躯干活动的测定
(1) 颈部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 °〜60°
②后屈0 °〜50°
③旋转左0 °〜70 右0 〜70°
④侧屈左0 °〜50 右0 〜50°
(2) 胸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
②后伸0 °〜30°
③旋转左0 °〜40右0 °〜40°
④侧屈左0 °〜50 右0 °〜50°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关节活动度表示法,是以肢体中立位为0°〜计算,简称中立位法0°法。

原则上人体关节都以解剖学肢位作为0°位,测量肩关节水平屈伸活动时,以外展90°位作为0°位。

角度的记录是以中立位为起始点0°,按该肢体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各运动平面的两个相反方向记录其活动的角度。

一般将起始点0°写在这两个角度的中间。

例如肘关节的中立(0° )位为上臂与前臂成一条直线,正常屈曲可达145°,伸展可达5°,记录为145°〜0°〜5° 。

但是,如肘关节屈曲可达145,伸展差20,则屈伸范围记录为145°〜20°〜0°,关节强直时,只用两个数字记录,即强直体位的角度和中立位0°。

例如,肘关节强直在屈肘50~位时,则记录为50°〜0°。

处于不易精确测量的部位,可以测量各骨的相对移动长度来表示其活动范围。

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是用肢体三大关节丧失功能程度的比例分别乘以肢体三大关节相应的权重指数(腕关节0.18 ,肘关节0.12 ,肩关节0.7 ,踝关节0.12 ,膝关节0.28 ,髋关节0.6 ),再用它们的积相加,分别算出各肢体丧失功能的比例。

一手拇指占一手功能的36%,其中末节和近节指节各占18%;食指、中指各占一手功能
的18%,其中末节指节占8%,中节指节占7%,近节指节占3%;无名指和小指各占一手功能的9%,其中末节指节占4%,中节指节占3%,近节指节占2%。

一手掌占一手功能的10%,其中第一掌骨占4%,第二、第三掌骨各占2%,第四、第五掌骨各占1%。

现提供 2 种关节功能丧失计算方法第 1 种:关节活动度丧失%=[(键侧或正常值- 实测活动度n1)/ 键侧或正常值+(键侧
或正常值-实测活动度n2)/ 键侧或正常值+ . +(键侧或正常值-实测活动度n)/ 键侧或正常值]/nX权重指数
第 2 种:测量被动活动度后与正常活动度比较,用公式{1-
(d1+d2+d3+d4+d5...)/(n1+n2+n3+n4+n5...)100%}X 权重指数( d 为实测活动度、n 为正常活动度)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