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认识学习起点与学习任务分析单

圆的认识学习起点与学习任务分析单

自主学习单
课题名称
圆的认识
学习目标与任务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正确掌握使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导入:
1、创设情景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几组生活中的圆和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同学们!这些圆形的图案是不是很美观?(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
学习起点分析与自主学习单
学习起点分析
分析学情因素
小学生的抽象能力还比较弱,对圆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具体的物体的面上,“物”和“图”分辨不清,导致他们对“圆上”和“圆内”分辨不清,这样就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半径的正确认识。因此,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采用的方法
困惑:本节课的设计没有上完,时间主要是浪费在找生活中的圆,以及用圆规画圆。
2、出示例1图,
问:这些物体上都有圆吗?用手指一指。
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学生举例)
3、同学们观察力真不错。那么圆和以前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老师请一个小组汇报。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4、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这一特征。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③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2、小组交流。
3、请一个小组展示,说说是怎么知道这些特征的。
教师板书:d=2r r=d÷2
追问:能漏掉“在同一个圆里”吗?
4、刚刚我们在实验在用过的这些圆的纸片怎么收捡,乱丢行吗(渗透环保教育)
四、巩固练习
1、第87页练一练
第一题: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二题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3)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4)球是一个圆形。
同学们已经能用圆规画圆了,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谁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6页。投影出示例2。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请一个小组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圆心、半径、直径。教师在画好的圆上用字母标出来。相机指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请在你画好的圆上也用字母也标出圆心、半径、 直径。
3.巩固练习
①指出下面圆的半径和直径。
②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三、小组学习圆的特征。同时渗透环保教育
我们已经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那么圆还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剪好的圆,把预习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1、拿出剪好的圆,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
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二、学习画圆及圆各部分名称
1、画圆
①通过预习你能画圆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个圆。
老师请一个小组汇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圆的。
②用圆规怎样画圆?学生汇报,教师出示: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③教师用圆规画一个圆。
④请同学们也用圆规在本子上画一个圆,画好后组长检查。
请一个小组的学生说说要注意什么。
2、教学例题2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5)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五、全课总结,进行评价。
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自测与困惑
自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圆的特征,难点是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采用实物演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概括总结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老师利用学习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引导学生交流梳理知识要点。
综合分析
本节课我将重点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策略。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引导从中找圆,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圆,再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找圆丰富表象;二是,以画圆为主线认识特征的策略。第一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画圆,初步感受特征;第二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第三任意画圆,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发现圆的基本特征。三是,自主探究的策略。引导学生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自主地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