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学设计课题:八年级歌曲《雪绒花》时间:课型:唱歌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比较、创设情境法;示范法等。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聆听体验《雪绒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深切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学唱《雪绒花》,能以优美、深情、自信的歌声演唱中文版和英文版《雪绒花》。
3、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准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八分休止符。
在学唱中体验三拍子特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先欣赏,在听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唱好歌曲《雪绒花》.2.体验三拍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现.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哆来咪》的音乐,提示学生注意听赏。
(二)、导入:课前我们听到的是哪首歌?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师:来自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这部音乐剧中还有一首不同风格的抒情歌曲,名叫《雪绒花》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A、感受歌曲:1、了解音乐剧。
(略)2、走进《音乐之声》:介绍《音乐之声》的艺术成就,配乐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
提示学生参考着图片,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和背景音乐。
3、范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演唱时各乐句的力度变化,完成课本实践与创造第一题。
4、欣赏英文演唱:(播放电影视频)5、聆听回忆思考:①比较老师和上校演唱的不同点(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感表现等)。
②你们认为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表达了上校怎样的情感?(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认识雪绒花:(边欣赏雪绒花的MV边再次聆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师:歌曲把雪绒花唱的那么美,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雪绒花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雪绒花又名“火绒草”和“薄雪草”,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脉的雪线以上,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被誉为英雄。
因此,雪绒花象征着勇敢,被奥地利人奉为国花。
B、学唱歌曲:1、慢速随琴轻唱歌曲。
要求边唱边划牌子,尽量四小节换一次气。
2、歌唱难点练习:演唱时的气息以及歌曲中的休止符。
(运用启发、示范、比较法练习)3、节拍律动:强拍拍手,弱拍拍肩、拍腿。
现在我们相临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下,强拍时互相击掌,弱拍各自拍肩,边拍手边清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点。
(四)、情感的体验:分乐句体会练唱,启发学生找出相似的乐句,交流练唱,体会情绪的变化。
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
(五)、学唱英文:中文歌词唱的很好了,想不想用英文来演唱这首歌?欣赏英文演唱:现在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模唱英文歌词。
朗诵英文歌词--学生跟老师轻声随原唱模唱---随琴齐唱。
(六)、意境的感受:欣赏上校在音乐节上的演唱。
启发学生比较两次演唱在力度、速度、情绪上的变化。
(七)、歌曲拓展:在剧中除了《dao re mi》和《雪绒花》两首歌曲之外,还有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让我们边欣赏边随音乐跟老师做一下节奏律动,感受一下歌曲的动感节奏好吗?(八)、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音乐剧,也欣赏和学唱了音乐剧中的音乐。
由于音乐要素的不同,同是一首歌曲,却带给我们不同的艺术感受。
一首歌曲可以是表现幸福安宁的温馨画面,还可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激发爱国热情。
这就是音乐无穷的魅力。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句话:(略)让我们随着《雪绒花》优美的旋律,结束今天的课,期待下节课的来临。
歌曲《雪绒花》学情分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真正的需要才能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结合音乐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八年级的学生多为14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日趋成熟,但是反叛心理较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多加关心和指导。
在音乐能力方面,他们喜欢音乐,参与音乐的意识较强,但是对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还需在老师的引导下作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七年级一学年音乐课的学习,大多学生有了一定的歌唱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所以这节课单单是学会这首歌曲并不难,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去表现歌曲。
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让孩子们在多个版本歌曲聆听比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说出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老师再加以引导总结就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雪绒花》效果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热情,本课教学环节进行如下设计:听《Do-Re-Mi》---介绍电影剧情——了解音乐剧---老师范唱---欣赏电影中上校第一次演唱---比较分析---认识雪绒花——学唱歌曲——练唱难点---复习三拍子---情感处理---用英语演唱——欣赏电影中上校第二次演唱---欣赏片段《孤独的牧羊人》。
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欣赏电影片断为手段,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重对歌曲的表现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风格方面进行对比,拓展学生思维。
通过分层次教学,大多数学生能用自然流畅,悠长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对于三拍子的体验,效果也很好。
在引导学生分析曲式时,基本都是启发学生自己回答的,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些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通过聆听歌曲,利用音乐要素比较同一首歌曲,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场合演唱,都有哪些区别?学生回答也很到位。
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对比、感受、体验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意境美、情感美,同学们最后一遍的演唱都很动情,爱国情感再次升华。
达成教学目标。
歌曲《雪绒花》教材分析《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随着电影的播放而传遍全球,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
该故事片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电影作曲家里查.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拍摄。
剧情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
影片中由罗杰斯和词作者奥斯卡.哈默斯坦合作的插曲脍炙人口,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其中《Do Re Mi》、《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流传最为广泛。
这部影片曾荣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被誉为最动人的音乐故事片之一。
《雪绒花》以深情悠长的歌调,用3/4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于感情抒发较为平稳,因此两个乐段并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深深的祝福。
因此投入感情演唱好这首歌将对学生的情操陶冶起到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
观看记录1、听赏歌曲《daoremi》。
2、欣赏上校第一次演唱的《雪绒花》视频。
3、认识、了解雪绒花,观看歌曲视频。
4、欣赏英文《雪绒花》动画。
5、欣赏上校第二次演唱的《雪绒花》视频。
6、欣赏《孤独的牧羊人》评测练习1、通过聆听老师和电影中上校的演唱,比较其不同点。
设计问题:①比较老师和上校演唱的不同点(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感表现等)。
②你们认为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表达了上校怎样的情感?2、学唱部分:随钢琴伴奏练唱,评价。
3、练习三拍子指挥,边演唱歌曲,边练习指挥手势。
纠正、评价。
4、分别练唱难点(第二句的后半句和第三句带有休止符的小节)。
对比练唱。
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6、练唱英文歌词。
歌曲《雪绒花》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常规的音乐研究课。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教学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教师范唱,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和英文演唱的风格,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之情,自编动作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我认为:短短的一节课不应该负载过多的东西,而要实实在在。
对于音乐课来说,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音乐语言,通过带领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体验、参与、表演(唱)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
本节课的优势在于主题突出、主线明确,因此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体现了音乐学科特点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课程首先从听赏歌曲开始。
由上校演唱的一曲优美抒情的《雪绒花》片段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是多次聆听歌曲《雪绒花》,分别感受歌曲的情绪、节拍,指挥。
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等。
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层层深入。
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原文是用英文演唱的。
学生都很想听英文的演唱,他们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演唱更加深情,更有风格,情不自禁地要用英文演唱。
学生用英文演唱的歌声是那么优美深情、那么动听,感情已完全溶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
正如歌德所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
”课后,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满脑子都是《雪绒花》这首歌!这正是我期望达到的效果!”《雪绒花》课标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唱《雪绒花》,拓展欣赏《Do-Re-Mi》、《孤独的牧羊人》。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随着电影的播放而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决定了它的格调优雅恬静,情绪没有较大的起伏,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祝福。
通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我了解到,音乐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结合八年级学生审美、表现、想象和创造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聆听体验《雪绒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深切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学唱《雪绒花》,能以优美、深情、自信的歌声演唱中文版和英文版《雪绒花》。
3、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准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八分休止符,感知体验三拍子特点。
我认为音乐课的最大成功是引领人欣赏美、感受美、再现美的意境。
《雪绒花》这堂课我是主要围绕这个基本理念设计的。
整堂课包括欣赏美(观看多媒体画面)、感受美、体验美(对比聆听、朗诵)再现美(合着音乐律动、有感情地演唱)这几个环节。
始终让学生身处“美”的氛围中,通过看、听、想、说等体验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知识。
整堂课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欣赏电影片段和老师的范唱,欣赏关于开满雪绒花的音乐视频和英文版的动画视频,以及聆听两首《音乐之声》中另外两首歌曲,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了美、感受了美。
在这次教学中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的能力。
实践证明,让音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构建学生的课堂,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