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难点三、施工布署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五、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太原市红沟南街道路改造工程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3-90)2、《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5、《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85)6、《04S531 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7、《02S404防水套管》8、红沟南街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图9、红沟南街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难点1、工程概况红沟南街道路改造工程,西起红沟路道路中心线,东止山西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东,全长820m。
道路工程施工前需新敷设雨、污水管道各一趟,雨水管道设计起点为山西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东,终点为红沟南街与红沟路交叉口,排入红沟路现状雨水方涵。
雨水管线位于红沟路中心线以南3m处,管径为D600~D1000mm。
污水管道起点红沟南街与红沟路交叉口,终点为红沟南街东端施工终止线(K0+820)处,污水由东向西排入红沟路现状污水管。
污水管线位于路中心线以南1.5m处,管径为D300~D400mm。
本方案分为管沟开挖、管道敷设、检查井砌筑、管沟回填等。
2、工程特点与难点2.1道路沿线有多家驻地单位及居民区,人流量较大,且红沟南街只有路西端接红沟路一处出口,交通疏导工作难度大。
为此我方特派专人在路口、施工段实施交通疏导。
2.2根据现场测量成果图显示,桩号K0+020~K0+240段沟槽开挖后,临边建筑物离沟槽边仅为50mm,直接开挖难以保证临边居民、单位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故在开挖前需沿开挖沟槽边打支护钢板桩(密打),沟槽开挖后,还需对钢板桩进行二次支护。
沿线通信线杆在沟槽开挖后悬在沟槽边,也需特殊保护以保证施工安全。
2.3根据现场测量成果图显示,沿线有不少建筑物占用道路宽度,在项目部进场时并未进行拆迁,尚需施工单位抽调专职人员负责拆迁工作,并请公司相关部门协助,积极配合业主的工作,力争尽早打开工作面。
2.4因沿线有大量居民区,进场后加强对施工区沿线居民及单位的调查、走访,主动与当地政府及政府周边相关单位及居民取得联系,介绍主要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文明施工,防扰民措施及保证各单位正常运营的措施,求得周边单位和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在距离居民区较近处通过大吨位压路机静压压实,以避免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
在项目部设置居民接待室,派专人负责与单位和居民联系,切实解决民扰及扰民问题。
三、施工布署1、管沟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退挖法,开挖方向为由西向东,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管沟开挖时按综合性管沟一次性开挖。
2、因现场施工场地狭小,又要保证行人通行,须在附近另外租用场地用来堆放挖出的土方及施工所用材料,所以挖出的土方先装车运至临时堆土点,再集中外运。
管道基础所需灰土、砂、石等材料由场外材料堆放地用小型运输机具二次倒运至施工现场。
管沟回填用土根据现场挖出的土方实际情况决定外购或原土回填。
3、划小施工区段,具备条件的地段立即投入施工。
如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加强施工进度时,我们将在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集中机械、人力,力保工期。
4、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表5、劳动力计划表6、施工准备6.1组织全体技术管理人员熟悉图纸,了解工程特点情况及总体进度计划,质量要求,熟悉施工方案、工艺流程等。
6.2开挖前应对开挖区域的原地形进行复测、拍照、报监理审批,作为工程量计量的依据。
6.3施工前做好计划准备,班组在进行作业之前必须进行书面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劳动力、材料、机具落实到位。
机具使用前认真做好检查,确保随时满足工程需要。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槽底夯实→3:7灰土基础→砂石基础→管道敷设→检查井砌筑→胸腔还土→闭水试验→管道二次回填土2、管线施工测量2.1平面控制A、认真学习图纸,依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定线条件,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做到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搜集、计算、复核工作。
B、根据计算数据,用平面控制点,测量管道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及直线段控制点,钉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
并在沟槽适当位置设置栓桩。
C、测定中心桩桩号时,用测距仪或钢尺测量中心钉的水平位置,用钢尺丈量时要拉紧伸平。
D、沟槽形成后,用经纬仪把中线及时投测到槽下,钉上中心桩。
2.2管道高程的控制A、用两个高程控制点为一环进行临时水准点测设及校测,其闭合差不大于12L1/2mm(L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千米计)。
临时水准点放在稳固的不易被碰到的地方,其间不大于100m,应经常复测。
B、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复测。
C、控制槽底及管道铺设时,沟槽两帮每隔10m用施工高程点测设一对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钉高程钉画上红油漆标志作为控制辅管高程D、井室处设一对高程桩,并标明井室号,其高程下返数标明写清。
2.3沟槽开挖测量A、沟槽开挖前根据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中线定位,采用极坐标法测放管线中线时,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等位置测设中心桩。
B、管线中线每10m一点,桩顶钉中心钉,并在沟槽外适当位置设置栓桩;根据中线控制桩及放坡方案测放沟槽上口开挖位置线,现场撒白灰线标注,然后在上口线外侧对称钉设一对高程桩,每对高程桩上钉一对等高的高程钉,高程桩的纵向间距为10m。
C、开挖过程中,核对中线、高程、坡度、沟槽下口线、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进行检测,并在人工清底前侧放高程控制桩。
D、沟槽检底后,依据定位控制桩采用经纬仪投点法向槽底投测管线中线控制桩,采用水准仪将地面高程引至槽底。
2.4井室开挖测量井室开挖与沟槽开挖同时进行,根据井室桩号坐标采用极坐标法测放井室结构中心位置,根据井室尺寸测放结构开挖上口线及开挖高程控制桩,同时进行栓桩。
2.5管线基础测量根据检底后管线中心桩及设计基础宽度测放管线基础结构宽度,同时测放管线基础高程控制桩,基础施工后复测基础中线偏差、宽度及高程。
2.6管道安装测量管道基础施工结束后恢复中线,根据不同管线结构形成及附属设施分别进行安装放线。
3、沟槽开挖2.1开挖前的准备土方开挖前应对开挖段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筑物、沟槽附近的地上建筑物、树木、输电、通讯杆线、地下管线等进行调查,因业主未提供地下管线、地质情况报告,因此项目部进场后在管沟开挖前需开挖探沟以确定地下情况,沿道路前进方向每30m挖一道探沟,局部加密,当确认已建地下管道位置后,应设明显标志,标明管道种类、管径、高程等。
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探沟详图如下:探沟3.2开挖A、挖槽断面如下图B、根据施工规范,管道两侧宽度如下表:C、开挖方式a、采用反铲挖掘机退挖法,槽底预留20cm由人工清底,土方开挖时禁止超挖。
b从现场情况出发,有放坡开挖的条件的沟槽,为保证安全,各施工区段根据埋深不同分别确定沟槽边坡,原则上按1:0.5放坡施工。
c土方处置按现场暂存、场外暂存、外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挖出的土方直接装车运至已租好的临时堆土点,沟槽回填完成后集中装车外运。
d当沟槽较深时,每隔50m应设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e有关开槽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详见施工安全保护措施板块。
D、沟槽支撑(见沟槽断面图)a、沟槽的支撑加强管理,应支撑的沟槽,应随开槽及时支撑,雨期施工不淂空槽过夜b、沟槽支撑要经常检查,发现有撑木弯曲、松动、劈裂等迹象时,要及时加固或导换撑木,每班前应检查。
c、雨期施工、对坡度度板处的支撑和施工便桥下的支撑采取加固措施,在拆除支撑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应根据回填进度延伸拆除。
E、便桥的设置沟槽开挖后,在主要居民住宅区门口、路口设置便桥,方便周围居民出行,并保障安全。
(如下图)4、管基及检查井施工沟槽开挖后,当槽底遇有不良地质时,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
槽底为坚硬地基时,应按设计规定施工,从下至上依次为:原土夯实,300厚素土垫层,300厚3:7灰土,150厚级配碎石,50厚中粗砂。
基底轴线、基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规定。
4.1验槽合格后,及时进行管基施工(管基的断面形式见下图)。
A、原土夯实B、铺设3:7灰土垫层C、铺设碎石垫层D、铺设砂垫层4.2检查井基础施工(检查井基础的断面形式见下图)A、原土夯实B、300mm素土垫层C、300mm厚3:7灰土D、200mm厚C30混凝土垫层管道基础检查井基础4.3管基垫层的平整度、高程、厚度、宽度、压实度须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下管。
管道承插口部位,应保持管基砂石垫层的厚度。
5、下管5.1下管前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管节存在裂缝、破损等缺陷,及时修补并经监理方认定合格后方可下入槽内。
5.2下管时D800mm以上的大管径排水管道采用吊车,D800mm以下的采用人工用棉绳顺沟槽边溜下;下管时对管口要进行保护,以免破坏管口。
5.3对口时在已安装稳固的管子上拴住钢丝绳,在待就位管子接口处架上后备横梁,用钢丝绳和吊链连好绷紧对正,两侧同步拉吊链,将管道就位。
注意随时校正。
5.4管道下槽后,为防止滚管,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4个楔形混凝土垫块。
管道安装时将管道的中心、高程逐节调整,安装后的管道进行复测,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
每节管就位后,进行固定,以防止管子发生移位。
6、接口、稳管6.1在管道安装前,在接口处须挖设工作坑,承口前≥60cm,承口后应超过斜面长,左右大于管径,深度≥20cm(对接接口同承插接口)。
6.2承插式接口(D400~D600mm):A、接口时,先将承口的内壁清理干净,用棉纱擦拭,并在承口内壁及插口橡胶圈上涂硅油,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
套在插口上密封胶圈应平顺、无扭曲。
B、先由两人各自用棉纱绳吊住被安装管道的承、插口,用两台1吨的手扳葫芦将管材拉动就位,接口合拢时,管材两侧的手扳葫芦应同步拉动,使橡胶密封圈正确就位,不扭曲、不脱落。
C、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由低点向高点依次安装。
6.3电熔对接接口(D800~D1000mm)A、将管道接口处应用棉纱擦拭干净,不得有水渍或其它杂物,然后将电熔专用管箍套在接口处,并临时固定。
B、将加热用夹紧带套在电熔专用管箍上并夹紧,确保电熔专用管箍与排水管道紧密接触后,电熔连接机与电熔接头正确连接,调好电压,接通电源,开始加热,加热时间约为40min,加热过程中应用橡皮锤在夹紧带上均匀的敲打,使得电熔专用管箍与管道粘接牢固无漏点。
管道外部粘接完成后,应及时对管道内接缝处用加热枪热熔,并用小抹子将接缝处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