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成功之道
1、眼光篇
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
二、经济周转篇
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就是会做生意。
学会适当负债经营;
三、人性篇
1.在江湖上注重情义二字。
经商的原则讲究有情有义。
2.先做人,后经商。
3.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
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
大小如一。
4.容,万事之首,有容乃大。
5.做生意先要做名气。
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宝就会滚滚
而至。
6.人性:一、贪小便宜;二、怕损失;三、爱面子。
7.为人不可贪,为人不可奸。
经商重信誉,无德不成商。
8.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
9.想要干大事,就必须懂得跟别人分享,而不是一味地往自己怀里捞
10.机遇是靠大家双手捧出来的。
11、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人性没有变。
12、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
13、看一个孩子是看他的品德,不是看他的才能。
14、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
15、当省不用,当用不省。
16、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17、信用是人的第二性命。
四、金钱观
1、用一两银子去挣一分绝不是商人所为,它只称得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农民哲学,而一流商人应当做到“种豆得瓜”。
第三个借钱人虽然“沉溺”于酒色,却能看到六年以后的事情,最终获得10万两银子的巨额收益。
凡大手笔的人首先要自己心胸视野开阔,像《商道》中主人公林尚沃一样。
只有不为钱所累的人把经商作为事业,顺其自然而为之才是经商的最高境界。
2.小生意旨在得利,大生意旨在得人。
”这句话很有道理
3.林尚沃持一种辨证的金钱观。
一方面,他将赚取金钱看作生存的需要和责任实现的物质基础,对金钱不应过分舍弃;另一方面,金钱永远只是人需求的一部分,“人”的砝码永远重于“物”的砝码。
林尚沃时刻面对金钱带来的阴险与狡诈,但每每使他安然无恙的是他对金钱的超然豁达和对“人”本身的器重。
他明白金钱是为服务于人而存在的,生意也并不是为获取个人私利而毁掉别人自己独存的行为。
财富于他如浮云,他要做的是事业,而不是敛财。
这项事业绝不以满足私欲为终结,而是有着实现人生价值的大气。
除对金钱与财富的欲望外,对权力的追求与贪恋也是人的基本欲望之一。
4、“大人,您为什么给编草鞋的100两银子,而给做风筝的200两银子呢?”
林尚沃对做生意自有其独特的看法,他是这样回答的:“编草鞋的人兢兢业业,不会浪费一点钱,但做生意不能用一两去挣一分,那种做生意的方法就像农民种地一样,播下的是麦子,收获的还是麦子,他这种人肯定饿不死,但也绝不会成为一个富人。
古语云“勤快的人虽然饿不死,但也成不了富人”,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只给他100两银子。
”
“那您为何要给做风筝的200两银子呢?”
“那个做风筝的人比编草鞋的聪明,有头脑。
他能够很巧妙地利用春节人们要放风筝这个机会,说明他擅长观察时机,但做生意仅看到眼前的时机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很可能有一天陷入被动一蹶不振,也就是说只看到眼前的机会的商人可能会一时成功,也可能会一败涂地,所以他们之中确实有一些人成了富人,但不可能成为巨富,因为他们在做生意时只讲究商术。
事实上,经商绝不是投机取巧,也绝非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门学问。
”
“那么,”那个书生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问林尚沃,“您为什么要给写所志的那个人1000两银子呢?他完全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家伙,根本不肯下力气去挣钱,是一个借了钱只知道喝酒的懒鬼。
为什么大人要把1000两银子借给一个喝酒喝到最后只能买一张白纸写所志给府尹的人?”
对于书生尖锐的提问,林尚沃是这样回答的:“我之所以借给那人1000两银子,是因为这个人不是那种为钱所累的人,为了钱而去拼命挣钱的人根本挣不到大钱,一个人只有把挣钱作为一项事业,顺其自然而为之才是挣钱的最高境界。
如果过分追逐钱财,他的事业肯定要
失败,所以俗语讲‘钱就像女人一样’,女人越漂亮,你越要经常训斥她,冲她发火
5、:“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
”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金钱的奴隶,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金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