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思想品德》考试卷(2004—2005学年第2学期)考试类别闭卷使用学生2004级理科学生考试时间120 分钟出卷时间 2005 年 6 月 7 日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一.填空:14%(每空1分,共14个空格)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2.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
3.民法是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5.我国宪法中规定公民的教育权与()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体现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的特点。
6.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力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当民事义务的()。
7.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为男不得早于(),女不得早于()。
8.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中的开庭审理过程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辩论和()四个阶段.9.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
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判断题:9% (对的在每小题后括号内写上“√”,错的写“×”,每小题 1分)1.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判例也是我国的法律渊源。
---------------------------------()3.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得超过20年。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宪法是用来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并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
-------()6.在我国的法律渊源中,规章的法律效力要高于法规的法律效力。
---()7.渎职犯罪其犯罪主体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个别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能成为犯罪主体。
----------------------------------------()8.根据自愿和合法进行调解的原则是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9.已嫁出去的女儿不能作为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其父母的遗产。
---------------------------------------------------------()三.选择题:18%(1—6题是单选,每小题1分,7—12题是多选,少选多选都不得分,每题2分)1.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制度2.下列公民的基本权利中,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 )A、休息权B、继承权C、劳动权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3.有期徒刑的刑期一般为-------------------------------------()A、3个月以上15年以下B、6个月以上15年以下C、3个月以上20年以下D、6个月以上20年以下4.如果同一人先后立了以下数份不同形式的遗嘱,法院最后应以哪一个为准----------------------------------------------------------()A、自书遗嘱B、代书遗嘱C、公证遗嘱D、口头遗嘱5. 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终止6.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实行正当防卫者,对其行为后果不负刑事责任B、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C、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D、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行防卫根据7.宪法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A、依法纳税B、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D、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8.构成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行为导致了危害社会的实际后果B、行为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人或物C、行为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D、行为人对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9.2004年3月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有-------------( )A、“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入宪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入宪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入宪10.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A、霸权主义B、恐怖主义C、民族分裂主义D、强权政治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身体无病即健康B、心情好就是健康C、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D、一个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健康12、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A、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相统一B、贡献大于享受C、动机与效果相联系D、金钱、荣誉、地位三位一体四.案例分析:17%(第一小题5分,第二、三小题各6分,共三题)1.赵文和王丽婚后多年不育,收养了赵文舅舅的孙子(3岁),取名赵强。
以后夫妻两又生一女,取名赵兰。
长大后,赵强、赵兰相爱。
问:根据婚姻法的规定,两人可否结婚?为什么?2.陈某,男,1982年3月1日出生,因从小就非常喜好计算机,于96年4月2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
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请选择:-------------()A、追究刑事责任B、不追究刑事责任C、从轻,减轻处罚D、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为什么?3.原告施某,女,43岁,住甲市A区。
被告沈某,男,46岁,乙市B区。
原告与被告于1982年在乙市B区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婚后感情尚好。
1990年起,双方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争吵。
1998年6月,被告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现原告诉请法院和被告离婚……问:本案应由何地人民法院管辖?请选择:------------------()A.甲市A区人民法院B.乙市B区人民法院为什么?五.简答题:30%(第一小题6分,第二、三,四小题各8分,共4题)1、简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3、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立体型的。
为此,你将在大学阶段做好哪些成才准备?4、简述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容。
六.论述题:1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道德内涵的理解,并回答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14%(每空1分,共14个空格)1.和平与发展2.学习3.平等主体,财产关系4.制定,认可5.劳动权,一致性6.(社会)组织7.22周岁,20周岁8.法庭凋查,评议和宣判9.反分裂国家法二.判断题:9% (对的在每小题后括号内写上“√”,错的写“×”,每小题 1分)1.×2.×3.√4.×5.√6.×7.√8.×9.×三.选择题:18%(1—6题是单选,每小题1分,7—12题是多选,少选多选都不得分,每题2分)1.B2.D3.B4.C5.C6.D7.ABCD 8.CD 9.ACD 10. ABCD 11. CD 12. ABC四.案例分析:17%(第一小题5分,第二、三小题各6分,共三题)1.可以. (3分)因为我国《婚姻法》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赵强的爷爷与赵兰的奶奶是亲兄妹的关系,属于超过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所以可以结婚。
(2分) 2.BD. (3分)因为:我国刑法规定:14周岁到16周岁犯罪的,只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这8种犯罪,才构成追究刑事责任.而本案陈某年龄于案发时已经达到14周岁,但是其所犯的盗窃罪并不是上述8种犯罪中的一种,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应当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3分)3. A. (3分)因为:民法中的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案件,如果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但给原告行使诉权带来很多不便,而且也不便于受诉法院行使审判权。
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对一般地域管辖作了一个补充性的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本案被告的住所地在乙市B区,但因被告下落不明,又因本案为离婚案,即属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因此,本案应由原告住所地即,甲市A区人民法院管辖,而不是由被告住所地即乙市B区人民法院管辖.(3分)(备注:由于学生得分率较低,改卷适当从宽,本小题只要答出“民法中的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
”即可适当给分。
)五.简答题:30%(第一小题6分,第二、三,四小题各8分,共4题)(答案要点)1、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真诚守信。
真诚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守信是人际交往得以继续的前提。
(2分)(2).尊重与平等。
这是人与人建立感情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分)(3).宽容互助。
宽容互助能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2分)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为:(1).求知欲强(1分)(2).自我认识正确(1分)(3).情绪健康(1分)(4).意志健全(1分)(5).人际关系和谐(1分)(6).人格完整统一(1分)(7).适应能力强(1分)(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1分)3、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立体型的。
大学生应当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等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