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级下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级下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可修改
精选文档
数”。 ④ 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
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四、巩固或提高
下面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说说理由并改 分析数,9 是因数。
⑤ 57 是 3 的倍数。
③1 是 1,2,3,4,5…的因数。
可修改
精选文档
总结:如果 a ÷ b=c,那么:b 、c 都 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
是 a 的因数,a 是 c 和 b 的倍数。
联系与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
思考并讨论总结
要广。如我们可以说“15 是 3 的 5 倍”,
也可以说“1.5 是 0.3 的 5 倍”,但我 ①5×0.8=4,能说 5 和 0.8 是 4 的因数,




可修改
精选文档
课题 教学内容
教材解读
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课时 第 1 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
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四、巩固或提高
可修改
精选文档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拓展应用
作业布置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 1 的对面是几,2 的对面是几,3 的对面是几。




课题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认识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与倍数
课时 第 1 课时
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 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 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 倍数的 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 系统化。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 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 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 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 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不是零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 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 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 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 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 形状是不一
合作探究
三、总结运用
1、做教科书例 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 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 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 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可修改
精选文档
二、互动交流
(一)整体观察 1、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 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 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 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 样画? 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 1)
我的发现
通过观察我发现了,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
数是
,其
中最小的因数

,最大的因
数是
教学流程
可修改
精选文档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一、独立自学
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提纲所提出的问
题。
老师巡视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二、互动交流
学生互评学生同桌交流和小组交 点评展示情况(必要时作适当补充)
流。
三、总结运用
我来说一说
我还能举个例子
① 3×7=21,我们就说()和() 是()的因数,( )是()和 ()的倍数
② 8÷2=4,我们可以说 8 是 4 的 ( )数,4 和 2 是 8 的( ) 数
我的提醒
2、找一个数的因数(自学课本第 6 页例 2)
我能找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18 的因数有:
我的方法是
16 的因数有: 30 的因数有:
们只能说“15 是 3 的倍数”,却不能 或 4 是 5 和 0.8 的倍数吗?
说“1.5 是 0.3 的倍数”。
②2 是 12 的因数,12 是 2 的倍数,能不
能说“2 是因数,12 是倍数”。
③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 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③ 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 区别。
可修改
精选文档
教学目标
1.我能认识因数与倍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我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能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概括、分析、比 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预习提纲
1、因数和倍数的定义
通过自学课本第 5 页,我能解决下面问题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预习提纲
1、借助实物、画图等活动理解并解决简单的图形问题。 2、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化分组策略。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一、独立自学
、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
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 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 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
总结:
①我们这里说的因数和倍数是以“整除” 为基础,如 5×0.8=4,虽然等式成立, 但不能说 5 和 0.8 是 4 的因数,或 4 是 5 和 0.8 的倍数。
②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 不能单独存在。a 是 b 的因数,反过来 b 就是 a 的倍数。“2 是 12 的因数,12 是 2 的倍数”而不是“2 是因数,12 是倍
课题 教学内容
精选文档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教材第 2—4 页
课时 1 课时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观察物体”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 观察、猜测、实验等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 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