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级下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级下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可修改
精选文档
数”。 ④ 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
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四、巩固或提高
下面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说说理由并改 分析数,9 是因数。
⑤ 57 是 3 的倍数。
③1 是 1,2,3,4,5…的因数。
可修改
精选文档
总结:如果 a ÷ b=c,那么:b 、c 都 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
是 a 的因数,a 是 c 和 b 的倍数。
联系与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
思考并讨论总结
要广。如我们可以说“15 是 3 的 5 倍”,
也可以说“1.5 是 0.3 的 5 倍”,但我 ①5×0.8=4,能说 5 和 0.8 是 4 的因数,
教
学
反
思
可修改
精选文档
课题 教学内容
教材解读
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课时 第 1 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
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四、巩固或提高
可修改
精选文档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拓展应用
作业布置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 1 的对面是几,2 的对面是几,3 的对面是几。
教
学
反
思
课题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认识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与倍数
课时 第 1 课时
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 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 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 倍数的 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 系统化。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 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 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 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 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不是零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 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 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 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 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 形状是不一
合作探究
三、总结运用
1、做教科书例 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 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 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 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可修改
精选文档
二、互动交流
(一)整体观察 1、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 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 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 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 样画? 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 1)
我的发现
通过观察我发现了,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
数是
,其
中最小的因数
是
,最大的因
数是
教学流程
可修改
精选文档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一、独立自学
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提纲所提出的问
题。
老师巡视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二、互动交流
学生互评学生同桌交流和小组交 点评展示情况(必要时作适当补充)
流。
三、总结运用
我来说一说
我还能举个例子
① 3×7=21,我们就说()和() 是()的因数,( )是()和 ()的倍数
② 8÷2=4,我们可以说 8 是 4 的 ( )数,4 和 2 是 8 的( ) 数
我的提醒
2、找一个数的因数(自学课本第 6 页例 2)
我能找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18 的因数有:
我的方法是
16 的因数有: 30 的因数有:
们只能说“15 是 3 的倍数”,却不能 或 4 是 5 和 0.8 的倍数吗?
说“1.5 是 0.3 的倍数”。
②2 是 12 的因数,12 是 2 的倍数,能不
能说“2 是因数,12 是倍数”。
③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 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③ 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 区别。
可修改
精选文档
教学目标
1.我能认识因数与倍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我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能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概括、分析、比 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预习提纲
1、因数和倍数的定义
通过自学课本第 5 页,我能解决下面问题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预习提纲
1、借助实物、画图等活动理解并解决简单的图形问题。 2、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化分组策略。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一、独立自学
、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
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 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 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
总结:
①我们这里说的因数和倍数是以“整除” 为基础,如 5×0.8=4,虽然等式成立, 但不能说 5 和 0.8 是 4 的因数,或 4 是 5 和 0.8 的倍数。
②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 不能单独存在。a 是 b 的因数,反过来 b 就是 a 的倍数。“2 是 12 的因数,12 是 2 的倍数”而不是“2 是因数,12 是倍
课题 教学内容
精选文档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教材第 2—4 页
课时 1 课时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观察物体”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 观察、猜测、实验等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 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