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药饮片的性状及常见真伪鉴别
中药饮片的性状及常见真伪鉴别
白附子 制白附子
白附片、黑附片
2、龟甲(龟板)的真伪鉴别
正品龟甲 背甲呈椭圆形拱状,前窄后宽,背棱3条,其正中的一条隆起较明 显。外表面呈棕色,颈盾一枚,缘盾左右各11枚,类长方形。腹甲呈板片状, 近椭圆形,前端平截,后端具三角形深缺刻,两侧有呈翼状向后弯曲的甲桥。 外表黄色,角质盾片12块,每块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或大部分呈紫褐色,喉 盾呈三角形,腹盾间的中缝线最长,肱盾间的中缝线最短,内表面黄白色, 骨板9块。
川贝
土贝
轮贝
3 川芎与伪品川芎 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 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粗状),顶端疤痕突出,汇成行排列 (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川芎
抚芎
4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
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伪品“黑三棱”, 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 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 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14 僵蚕与伪品死蚕虫
正品为蚕蛾科昆虫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伪品为死蚕虫(非 感染白僵菌而死),市场上用石灰将其掺白,与正品僵蚕比较,其伪 品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且无“胶口镜面”和“丝腺环”。
其它药材鉴别
1、白附子、白附片和附子 白附子 又名独角莲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习称禹白附,表面有密
石菖蒲
水菖蒲
9 半夏与伪品水半夏及小南星
正品为天南星科半夏干燥块茎。为类球形,个较小(直径1—1.5gn),顶 端有偏心性凹窝;周围密布麻点,下端钝圆,较光滑;粉性强。而伪品 水半夏则上端类圆形,下端略尖质坚实,且无止呕功效。另外伪品小南 星的顶端虽亦有麻点,但呈扁球形,个较大(直径1—3cm),顶中央有凹 窝,饮片半透明,呈角质状。
生环纹。伪品关白附有明显的纵皱纹或细纵皱纹。
白附子炮制品 饮片横切片呈圆形或类圆形,纵切面则是椭圆形,颜 色呈深棕色; 附子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均为纵切片,所以其形状都呈倒 三角锥形,多数饮片的边缘可见一突起的支根痕,俗称“钉角”。 白附片 呈黄白色、无外皮、半透明、有角质感; 黑顺片 外皮边缘呈黑褐色,片体暗黄且略带淡黑色,半透明。
1 天麻与伪品 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茉莉的根和块 根。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 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 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 以劣充优。
最常见的掺伪品是马铃薯(洋芋)、苕花根(大理菊块根)、紫茉莉根 等数种;蕉藕(芭蕉芋)、芋儿七、白苕等。鉴别要点是:真天麻上具 有鹦哥嘴、红小辫(长得较长的芽)及“老断头”(茎杆残基);底端有 “肚脐眼”(块茎底端圆脐形疤痕)。表面具有点状的不连续的环纹。 断面半透明,冰糖色或松香色,伪品则上述特征不全。 另外,天麻 的显微鉴别有相当明显的三大特征:无纤维、无淀粉、无石细胞,是 天麻的主要鉴别方法之一。
12菟丝子与伪品
正品为旋花科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伪品有“大 粒丝子”,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呈棕褐色,光滑,种 子较大,且指甲按之即破(正品质坚硬难按破),加 热蒸煮后无卷旋状的白丝露出(正品有“吐丝“)。
13海金沙与伪品
正品海金沙为其成熟干燥孢子,黄棕色,质轻光滑, 浮于水面,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为佳。而伪品 则为掺杂黄泥沙细粉、滑石粉及火硝类海金沙,质 重,手捻之有滑溜感,着火有爆鸣及闪光,入水有 大量黄色沉淀。
5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
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 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 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 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
6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 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伪 品有同属植物的根及根茎,俗称“山大黄”。其区别为:山大黄根茎 横切面未有星点(正品有菊花状螺旋形“星点”环列或散在);且无药 用大黄之清香,断面在紫外灯上显蓝色荧光(正品显棕色荧光)。
非正品龟甲 背甲呈椭圆形拱状,隆起较高,中央有1条隆起不明显的背景棱。 表面灰褐色,颈盾较小,前宽后窄,第3椎盾呈六边形,缘盾近方形,臀盾类 方形。腹甲呈板片状,近椭圆形,前后两端圆形,两侧无甲桥。外表面黄白 色,盾片具黑色斑点。腹盾间的中缝线最短,内表面近白色,舌板和下板间 具一横折纹。
大 黄
土 大 黄
7 巴戟天与伪品羊角藤根 正品为茜草科巴戟天干燥根。伪品羊角藤根,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具深陷 横纹(正品具纵皱纹),断面皮部薄而木质部大(正品皮部厚,紫色或谈 紫色)。
8 石菖蒲与伪品水菖蒲 正品为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根茎。伪品水菖蒲与正品的主要区别为根茎较组, 常少分枝,且节间疏,其断面呈海绵样(正品质硬,断面纤维性)。
紫茉莉
芋
环纹马玲
大九股牛
大理菊
双舌蟹甲草
2 川贝母与伪品 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轮贝母的鳞 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无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 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 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 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 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10 黄芪及其伪品 正品为豆科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常见伪品有豆科锦鸡儿的根、 锦葵科蜀葵的根。但两者均不具有正品黄芪所特有的豆腥气味,且切 面少裂隙,不显纤维性。
11 连翘与伪品 正品为木犀科连翘的果实,伪品狭叶连翘,与正品比较,虽外形相似, 但个较小,壳薄,外表皮光滑(正品有数枚凸起的小斑点)。
中药材的性状伪劣品的鉴别
伪品的三种来源: 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 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的掺伪(杂)品。 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仿制品。(地地道道的伪品)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