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微课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微课教学设计
用途二:供课堂上某些环节掌握不充分的同学,课下继续观看学习。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5分53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学生提前观看微课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选题意图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因为知识点比较简单,易于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再配以学习检测单从中发现问题,课堂上再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讨论、教师指导等方式巩固新知,做到学以致用。
内容来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适用对象
五年级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其他
用途一:课前预习时让学生观看视频,理解表面积的含义,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不同方法,课堂上搜集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再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做必要的引导帮助。
二、媒体选择
微课利用PPT的动画、演示等功能,配以优美的音乐和教师的讲,采用录屏软件录制,感官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然后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出它的6个面,使学生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看到长方体6个面中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再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明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然后再把正方体沿着棱剪开,并展开,同样标出它的六个面,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出正方体展开后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边长就是正方体的棱长,从而为学习表面积的计算做好准备,然后利用课件说明表面积的含义。
(3)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引出(方法二)
(6×4+6×3+4×3)×2,进行算法优化。
(4)问题:怎样求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和呢?
A、课件演示正方体展开图。
B、让学生明确要求六个面的面积和也就是先求一个面积再乘6。
C、总结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5×5×6
通过动画设计,让学生直观发现每个面的长和宽,进而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在学生独立探究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活动中,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测量哪几条棱的长度?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这两个问题,再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从而进行算法优化。
利用动画效果,直观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过程,充分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为后面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做铺垫。
3、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00:54—03:52)
(1)、让学生明确要求涂漆面积其实就是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六个面的面积总和。
(2)问题:怎么求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和呢?(通过动画演示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课件演示不同计算方法:(方法一)6×4×2+6×3×2+4×3×2
一、教学方法及互动设计:
1、搭建探究舞台,挖掘思维潜力
在学生独立探究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活动中,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测量哪几条棱的长度?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这两个问题,再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自主的,是鲜活的,是富有个性的。
2、融猜想、讨论、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于公式推导的这一过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到。
设计亮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该微课能够帮助学生较为完整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推导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会算法多样化。。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1、创设情境,引入学习。(00:00—00:20)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提问:如果想给这两个盒子的外面分别涂上不同的环保漆,哪一个用的环保漆多一些?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00:2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