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中科技大学 审计学第二次作业

华中科技大学 审计学第二次作业

4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
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有关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责任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是(D)。

A.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B.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C.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D.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以减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存在或发生”认定和“完整性”认定,分别与(B )有关。

A.财务报表要素的低估和高估
B.财务报表要素的高估和低估
C.财务报表要素的缩小错误和夸大错误
D.财务报表要素的错误、舞弊和不法行为
3.“权利或义务”认定只与( A )的组成要素有关。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财务报表
4.被审计单位把代管C公司的材料作为自有材料入账并纳入盘点范围违反了(B )认定。

A.存在
B.权利和义务
C.计价和分摊
D.完整性
5.检查固定资产处置的收入是否列入主营业务收入属于( B)目标。

A.发生目标
B.分类目标
C.准确性目标
D.完整性目标
判断题
1.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一旦签署审计报告,就意味着其承诺所发表的审计意见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

(√)
2.被审计单位未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存货的担保、抵押情况,这意味着管理层对外承诺存货不存在担保、抵押的情况。

(×)
3.“存在”或“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嘱了,并不涉及财务报表的金额。

(×)
4.注册会计师通过函证程序获取的债务人回函表明,A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及总账上记载的一笔金额为200万元的应收账款实际上并未发生。

这一错误表明A公司不仅违反了与交易相关的发生目标,而且违反了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存在目标。

(√)
5.审计过程模型的各个阶段是相互独立且有严格顺序的。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