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届上海市杨浦区初三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2017届上海市杨浦区初三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九年级物理试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涂所选的选号: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 下列星球中,属于卫星的是( ) A. 金星B. 月球C. 火星D. 太阳2. 成语“窃窃私语”是形容声音的( ) A. 速度慢B. 音调低C. 响度小D. 音色好3. 2017年2月9日上海下了一场雪,当时雪花在空气中纷纷扬扬,但落到地面就融化了,没有形成积雪,这是因为当时地面温度高于( ) A. 0C ︒B. 10C ︒C. 5-C ︒D. 37C ︒4. 下列光学器具中,利用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①放大镜 ②穿衣镜 ③后视镜 ④近视眼镜 A. ①与②B. ②与③ C . ①与③ D . ①与④5.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6. 如图1所示,重物A 和B 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A B G G >),重物下端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重物竖直向上运动,打出的纸带分别如图1(a )、(b )所示,其对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A F 、B F ,忽略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则A F 和B F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F 一定大于B F B. A F 一定小于B F C. A F 一定等于BFD. A F 可能等于B F7. 重为G 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使拉力F 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物体在静止前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 A. /2FB. /2G F -C. FD. 08. 如图2所示的刻度均匀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作用点在i 点,示数为3牛,杠杆上还挂有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该钩码一定挂在杠杆的( ) A. b 点B. c 点C. j 点D. n 点9. 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各电路元件均完好。

当电键由闭合到断开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示数变大B. 电压表V 1与V 2示数的和保持不变C. 电流表A 示数与电压表V 2示数的乘积变大D. 电压表V 1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保持不变10. 如图4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相同,沿竖直方向从右侧分别切去相同比例,并将切除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p <甲乙B. p p >甲乙C. p p =甲乙D. 都有可能二、填空题(共27分)11. 我国远距离送电采用了__________(选填“高压”或“低压”)送电的方式,家庭耗电量用________表测量,一度电可以供额定功率40瓦的电灯正常工作________小时。

12. 2016年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夺冠令国人振奋,女排主攻手朱婷跳起扣球,朱婷在跳起的过程中人的质量将__________,重力势能将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排球被击打后速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力可以______________。

13. 若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电流所做的功为9焦,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_____安,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伏。

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6伏,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欧。

14. 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木块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 1.96牛,木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牛;木块的体积为________米3,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

15. 如图5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 、B 均重为10牛。

当用力2F 匀速提升物体B 时,力2F 为_______牛;若物体A 在10秒内匀速上升5米,力1F 所做的功为_______焦,其功率为_______瓦。

16.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S t 图像如图6所示,它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在行驶过程中,以甲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经过3秒后,甲、乙两车相距2.1米,乙车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

17. 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 ,电表______的示数发生变化,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自左端向中点移动时,电压表V 2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V 1示数与电压表V 2示数的差值和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 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由于电阻1R 、2R 出现了故障,在电键S 闭合前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示数发生变化,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当把1R 与2R 的位置互换后,闭合电键,___________(选填“一定会”、“一定不会”或“可能会”)出现只有一只电表的示数为零。

19.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完“大气压强”之后,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得到了两张表格如下: 表一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对照表海拔高度(千米) 0123456789101112大气压(千帕)101 908070625447413631262319表二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的对照表 大气压值(帕) 10002000300050001000020000300005000070000101000沸点(℃) 41623324660698190100根据对资料中信息的分析,回答以下问题:①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大气压值的变化越来越______(选填“块”或“慢”)。

②水的沸点与大气压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C ︒。

三、作图题(共7分)20. 在图9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 画出反射光线OB , 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1. 根据图10中通电螺线管的N 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 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2. 在图11 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

要求电键S 闭合后:①电流方向如图所示;②电压表测小灯L 两端电压。

四、计算题(共26分)23. 质量为2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了20C ︒,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 吸。

[()30.910C c =⨯⋅︒铝焦/千克]24. 在图12(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伏保持不变,电阻1R 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有“50Ω 2A”字样,所用电表的表盘如图(b )所示。

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A 的示数为1安。

求: ①电压表V 1的示数1U ;②在电路各元件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

25. 在图13(a )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1R 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2R 上标有“50Ω 1A”字样,所用电流表如图13(b )所示。

①若电源电压为6伏,则闭合电键,求通过电阻1R 的电流1I 。

②若电源电压为6伏,通过变阻器2R 的电流为0.5安,求10秒内电流通过2R 所做功2W 。

③若电源电压可变,范围在6伏:12伏之间,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求该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

26. 如图14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足够高)的底面积分别为3S 和2S ,甲容器中装有0.3米深的水,乙容器中装有等高的某种液体,实心圆柱体丙的高度为7h (小于0.3米)。

求: ①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②如果甲容器的底面积是0.02米2,求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 水。

③现将丙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发现丙会竖直漂浮在甲容器的水中,且露出水面的高度恰好为h 。

丙在乙容器中会沉底,已知分别放入丙后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p ∆水与液体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p ∆液之比是5:7,求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液。

五、实验题(共19分)27. 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电压表在使用中应与被测电路______联。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确定______的位置,采用________作为平面镜。

28. 图15(a )、(b )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共同用到的测量工具是测量_________的,图15(a )中示数是___________牛,图15(b )是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情景。

29.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手边有两边凸透镜供选择,分别为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A 和焦距为20厘米的凸透镜B ,他选择一个凸透镜,并将它与蜡烛、光屏按照图16所示的位置摆放在光具座上,当点燃蜡烛后发现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那么这个像是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该同学选择的是凸透镜________(选填“A”或“B”)。

如果接下来想在光屏上得到另一种性质的像,他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0. 在学习了液体压强知识后,某小组同学想研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选择了一个柱形容器(如图17)和几种液体,并找来体积、材料不同的若干实心金属球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保持液体不溢出,分别查得液体的密度ρ液,金属球的体积V 球和密度ρ球,并测得金属球浸没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ρ∆液,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一 实验序号ρ液(千克/米3)ρ球(千克/米3)V 球(厘米3)ρ∆液(帕)1 1000 2700 200 1962 1000 8900 200 1963 800 2700 250 196 420002700100196表二实验序号ρ液(千克/米3)ρ球(千克/米3)V 球(厘米3)ρ∆液(帕)5 1000 2700 400 3926 1000 7800 400 3927 800 2700 500 392 820002700200392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可以得出:相同体积的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3、7或4、8)的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1)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表一和表二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