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辩论赛,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提供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
为了让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要靠自我约束”。
希望在这次辩论中,你能积极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标语我设计】为本次活动拟一句宣传标语。
(2)【主意我来出】正方有两位同学缺乏参赛经验,请你为他们的赛前准备工作提两条建议。
(3)【信息我筛选】作为正方代表,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搜集到了以下材料,比赛中你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对方可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
(只填序号)①孟母三迁②孙悟空头戴紧箍咒③祖逖闻鸡起舞④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4)【收获我总结】假如你作为正方的一名代表参与了辩论活动,请谈谈你在活动中的收获。
【答案】(1)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2)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3)③④;①②(4)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拟写一句宣传标语,拟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紧扣辩论的主题;②语言要精炼;③最后使用对偶手法;④语言要通俗、连贯。
答案符合以上几点即可。
(2)根据你所知道的辩论前的准备工作,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3)正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自我约束”,祖逖和齐白石都是通过自我约束而形成好习惯,与此相符。
反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外力约束”,孟母所认为的环境和孙悟空的紧箍咒都属于外力,与此相符。
(4)根据自己在辩论赛中的体会答题,语言简练、准确即可。
故答案为:⑴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⑵ 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⑶③④①②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点评】⑴本题要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这样的题虽然没有统一答案,但也要注意所拟写的宣传标语①要能吸引人;②要易于传播;③内容要符合本次活动主题。
⑵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及论据内容分析其是否能充当本文的论据。
⑷本题考查谈收获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
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2.为了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
下面为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
(1)甲、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
(2)结合你喜欢的那幅海报的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口号。
【答案】(1)示例一:我喜欢甲。
图中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该幅作品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示例二:我喜欢乙。
该幅作品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的温馨和谐的画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只有家人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
(2)【甲】示例:①师生同读,携手成长。
②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示例:①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
②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解析】【分析】(1)任意选择一幅,写清楚画面主要内容和选择理由即可。
(2)宣传口号能体现海报内容,简洁流畅有号召力即可。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我喜欢甲。
图中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该幅作品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示例二:我喜欢乙。
该幅作品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的温馨和谐的画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只有家人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
⑵【甲】示例:①师生同读,携手成长。
②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示例:①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
②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海报图标主题含义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做此题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然后把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下来即。
其次,还要注意可根据题干要求,思考图标所蕴含的核心含义并表达出来。
⑵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3.对联、歇后语。
(1)读对联,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应知滴水能穿石,莫待亡羊再补牢。
(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强盗抓小偷——()人做不了百人饭——()【答案】(1)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要等到出了事情再去补救,应该事先考虑周到。
(2)贼喊捉贼|众口难调【解析】【分析】(1)“滴水穿石”是说滴水可把石头打穿。
比喻虽然力量比较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据此,“应知滴水能穿石,莫待亡羊再补牢”这两句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只有目标专一、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千万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补救,应该未雨绸缪。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平时要注意积累。
“强盗抓小偷”中的“强盗”和“小偷”都属于贼人,所以是“贼喊捉贼”;“人做不了百人饭”是说一个人做饭很难让所有的人满意,所以是“众口难调”。
故答案为:(1)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要等到出了事情再去补救,应该事先考虑周到。
(2)贼喊捉贼;众口难调。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内涵的能力,解答这道题,正确理解句中的两个成语是答题的关键。
成语能理解正确,句子的内涵自然就理解了。
(2)本题考查积累歇后语的能力,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解答本题要根据平时积累答题,如果实在没积累的歇后语,要根据歇后语的特点及所给前半部分的内容理解分析,写出后半部分内容。
4.根据文章揣摩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
①初中三年的“书山漫步”,收获颇多:我在赵师秀的约客不来闲敲棋子的声声韵律中感受到他悠闲的心情;我在琦君芳香醇美的春酒里品尝到乡愁思乡的滋味;我在鲁滨孙流落荒岛历尽艰险的经历中感受到他顽强开拓的精神……②我热爱那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峻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然后再根据例句特点进行仿写。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的是这个诗人或作家的两个方面的风格,然后再举这个诗人或作家的两句名言。
注意前面那句是一般人心中对这个诗人或作家的人设,后面那句是特殊的人设,但并不是贬义的。
故答案为:示例一: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峻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
示例二: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①数清例句的字数;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5.请你参加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书写孝心)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个表现孝心的故事。
________(活动二:体会孝心)请默写一句表现孝道的名句。
________(活动三:补充对联)请你补充下面一则对联,体现孝的主题上联:父母鸿恩四季在下联:________【答案】示例:扇枕温衾的故事;示例:生前厚养为厚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示例:儿女孝顺三春晖【解析】【分析】(1)关于孝心的故事很多,如,鹿乳奉亲、黄香温席、弃官奉亲等等。
(2)孝道名言警句:①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②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李纲③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
——伯罗索④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⑤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3)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
如,儿女孝顺三春晖;儿女报答三春晖。
故答案为:示例:扇枕温衾的故事示例:生前厚养为厚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示例:儿女孝顺三春晖【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结合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答,要注一平时的积累,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灵活运用。
6.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据报道,1月14日,在温州市区学院路口,交警依据最新的《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斑马线上看手机的“低头族”某市民开具了10元罚单。
对此你有怎么样的看法?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微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答案】示例:看手机是我们的日常,但要把握好看手机的时间和场合的。
过斑马线时看手机,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负责。
此次给“低头族”开罚单的行为,为完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罚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视。
使大家文明、安全通过斑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