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科学哲学的四大流派解析

20世纪科学哲学的四大流派解析


二、逻辑实证主义简论 1、实证主义 • 19世纪30-4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实证主义成 为科学主义思潮的源头,马赫主义是它的第二 代,逻辑实证主义是它的第三代。创始人是法 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奥古斯丁· 孔德(AugusteComte1798-1857) “实证”(Positive)来源于拉丁文 Positivus 原意是肯定、明确、确实。16世纪以来自然科 学
(3)逻辑是哲学的本质(英,罗素) 认识只能在经验领域,经验以外是否有物 的存在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不 可知的,无意义的。依据马赫经济思维 的理论,科学是对经验材料化繁为简的 逻辑整理,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科学的陈 述进行逻辑的分析。逻辑分析不能给人 以任何新知识,是使科学陈述清除逻辑 混乱。 (4)逻辑构造论。感官直接经验到的知识 是最确切、最可靠的。一切科学理论、 概念、知识体系都是直接经验的逻辑构 造,哲学的任务是把理论还原为直接经 验知识并对其进行逻辑分析,以保证其 确定性和可靠性。
一、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及二者的结合 莱布尼茨、沃尔夫; 休谟; 康德 黑格尔 马克思
• 康德的先天逻辑范畴表如下: 1.量的范畴 统一性、多数性、全 体性 2.质的范畴 实在性、否定性、限 制性 3.关系范畴 实体与属性、原因与 结果、作用与反作用的相互作用 4.样式范畴 可能性——不可能性 、存在性——不存在性、必然性— —偶然性
科学理论和知识是由语词、概念构成的,只是经 济简便的符号。
实证主义第三代你: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是在逻辑原子主义的哺育 下成长起来的。 逻辑原子主义的主要观点: (1)逻辑是客观的实在,数学和科学都应 逻辑化,科学语言应逻辑化,科学就是 逻辑化的语言。(德,弗雷格) (2)语言的意义理论。传统的意义理论 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所指称的观念。 如“火”这一语词的意义在于由于它在 人们心中引起的“火”的观念。与其对 立,单个的语词没有意义,语词只有真 假时才有意义。因此语词只有在句子中 才有意义。语词的意义终究是由句子的
统治时代;后来是假设体系或自然神论;近代则是实证时代,打击了宗教神学维 护了物理主义哲学的发展。
• 孔德实证主义的主要观点: (1)人类社会的演进是人的智力发展的 结果—规律是人类智力发展的规律。神 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 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
的某种“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摩擦产 生热是先后关系,两木摩擦与两手摩擦是相似 关系。 科学的任务是发现这种经验中的不变的先后关系 和相似关系,而不是经验之外的物质关系。实 证科学或哲学的任务就是把一切现象看成是服 从一些不变的自然规律;精确地发现这些规律, ……探索所谓的始因和目的因是绝对办不到的, 也是毫无意义的。 (3)自然规律即经验中的不变的现象的先后关 系和相似关系,经验的关系累积起来。再进行简化,把它压缩到最 小的数量,简化为最少量的关系。
强调观察、试验,要求知识的“确实性” 或“实证性”,与中世纪经院哲学形成 鲜明的对立,开辟了反经院主义的新时 代。 • 孔德的思想资源:弗兰西斯· 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观察、试验、归纳(阶梯)
• 圣西门(Saint-Simon,Claude Henri 1760~1825)古代是宗教神学
(5)科学分类 :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 学或有机物理学;社会学或物理社会学。数学的 位置与分类原则。 实证主义第二代:马赫(Emst Mach1838-1916)的经验一 元论 主要观点:1、感觉论。人对世界的认识不能超出 经验之外,感觉经验是认识的界限。世界是由感 觉经验组成,原子论只是解释经验现象的一种假 设,感觉是色香味的主观要素。 2、主观要素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心理) 的,而是中性的。克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元 论。主观感觉只存在于感觉经验范围之内。
• 康德的范畴表根基于亚里士多德的 形而上学,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 是外求天道,康德是内求人心。此 其一。 其二,亚里士多德多用二分, 康德是三分法,每组范畴的第三范 畴为前两范畴的融合,采用的是三 一法。 其三,康德明言1、2组归为一 类,是数学的,3、4组归为一类, 是力学的。
• 黑格尔 • 马克思
20世纪科学哲学的四个流派
20世纪科学哲学的四个流派
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猜想与反驳;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范式论;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 这四个流派是在否弃逻辑实证主义的基 础上兴盛起来的。
•讨论三个问题
•一、理性主义、经验主 义、二者折中 •二、逻辑实证主义 •三、四大流派的反叛
3、函数关系论
自然界没有必然性,只有实验的必然性,这种必 然性是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顺序关系,不 是因果律。所谓因果律是人为的,不是客观的。 世界是由经验构成的,只有或然性、相对性。 经验的世界的顺序关系用函数关系来表达 y=f(x) 这是描述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的逻辑表达式。 4、思维经济原则
用最少量的思维上的消费,作出尽可能完善的表 达。数学是思维经济的工具。概念是思维经济 的符号。所谓科学理论只是“作业假设”。
(6)全部哲学是语言批判 哲学的语言批判不是逻辑语言而是日常生活语言。 语言是对经验事实的表述,是经验范围之内的, 任何一个命题必须被经验证实或否证才有意义, 无法被经验事实证否的都是形而上学的废话。 如“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命题,是废话, 应全部排除于科学之外。 (7)图像论。语言是经验事实的图像或形象。 (8)经验的或然性和逻辑的必然性。经验事实 是重复的现象,没有必然性,归纳法是没有可 靠逻辑的。经验的重复不能推知未来,如果对 未来做出判定,那就是假设或者是“迷信”。 因此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自然科学是为了满足 自己一定的需要而做出的“思维经济”的化繁 为简的假设。所谓自然规律只是自然现象的个 别推广一般而已。
(5)逻辑原子主义:要理解任何命题的实质是 分析,对某一事物不断的分析直到不可分析为 止,剩余的就是逻辑原子 对科学的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应与经验事实的逻 辑分析相一致。 经验的原子与逻辑原子。逻辑原子,如这朵花是 红的;那朵花是香的。由语词所构成的语句才 是逻辑和语言的基本单位。 罗素认为,语言是表述经验事实的,逻辑原子命 题是原子事实,由“假使”、“或者”、“除 非”等词连接起来就是分子命题,它表述复合 命题,由原子命题和分子命题的逻辑法则进行 推理就构成语言系统。语言与经验世界的关系 是表述与被表述的关系,如果语言与经验事实 相符即真否则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