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叙事散文阅读指导

中考叙事散文阅读指导


四、找出表现手法与语言最具特色的地方,反复揣摩。
如: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处的环境对比描写,表现了作 者的情感倾向。 2、《安塞腰鼓》中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特点先用排比,写一捶 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 舞姿写,如强震起来的石头的狂舞。再用排比、比喻写急促 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 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具体,文章气势恢弘。 3、《藤野先生》第一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 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 成群结 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 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用反语,深刻、犀利 地揭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强烈的愤懑及极大的讽 刺。
如:《散步》“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 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 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 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 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深化主题)
关于叙事散文
1、叙事散文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 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
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2、特点:以小见大
3、百色2010年中考题型及内容设置:以主观题
为主。 (1)整体把握。如:用简洁言语概括故事;用恰当词
语概括人物情感态度变化。 (2)品味赏析。如:从修辞、表现手法分析关键句子
《我的母亲》“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 父。” 4、位置突出,一目了然。 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 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 《第一次真好》结尾“生命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
二、找出表达方式最为灵活的地方。 (找出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地方,
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总结积累:散文中感受最深的内容往往是——
1、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开篇点题;渲染 气氛;埋下伏笔的作用。
2、中心句和点睛句。帮助概括内容,理解 主题。 3、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 情感和态度。 4、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 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5、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 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6、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 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 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 用。
作用;结合 语境分析词语含义。 (3)评价感悟。如:联系生活思考感悟,谈看法。
叙事散文阅读指导
一、找出思想观点最鲜明的地方,准确理解作品。
直接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言表现形式有: 1、寓意深刻,言在意外。 如:《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 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众不同。 如:《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言简意赅,简洁凝练。 如:《老王》“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找出与读者审美心理最贴近, 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细细品味。
如:《阿长与<山海经>》“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 伟大的 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背影》“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
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 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 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 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