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
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中国人体质远远不及欧洲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体育锻炼都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因为有强制的体育课,所以才会“被迫”实行体育锻炼,不过一旦没有体育课了,就会懒于锻炼,缺乏体育锻炼,那么体质自然会下降,免疫力自然就会低下。

其实,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新课程标准提倡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就是为了防止人们的这种思想影响以后的体育锻炼。

那么,什么是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呢?所谓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是指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水平和学习为主导的一种思想,它的产生是终身教育和现代社会进展对体育的需要。

它告诉我们,体育锻炼并非仅仅在体育课上才能实行的,而应该是贯穿我们终身的,我们即使不再上体育课,也要经常不懈地实行体育运动,享受运动的乐趣。

这要求学校体育应朝终身体育的方向进展,成为终身体育的启蒙或一个过程。

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
体育课是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必修的课程,是学校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达成的,所以体育教学的内容与过程至关重要,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致力于使教学过程最优化,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

最优化要求全面考虑教学和教育的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现有条件及所教班级和个别学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使教育教学过程能按既定标准发挥最有效的(最优的)作用。

最优化不是某种特别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教育过程,自觉地、有科学根据地(而不是自发地,偶然地)选择具体条件下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三、游戏法激趣
很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无疑就是喜欢体育课上的放松和游戏形式。

虽然高中生已经十七八岁,但是他们依旧是喜欢游戏形式的,在沉重
的高考压力下,体育课上的游戏会使他们轻松很多。

所以,体育课一
定要设计游戏,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中思、玩
中学,从中猎取知识,进展思维,培养水平,寓教于乐,最终达到进
展身心之目的。

这种方法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
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学生非常喜欢。

如在课的开始,我们能够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老习惯,安排一个趣味性、活动
性的小游戏,既有训练集中注意力的、快速反应的,又有讲究互相配
合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既热了身,又激发
了上课的兴趣。

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就经常为学生设计一些“贴
膏药”“跳绳接龙”“抱球赛跑”等游戏。

这些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
反应水平,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团队合作,也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样的游戏使学生临时缓解了高考的学习压力,放松了身心,也大大激
发了兴趣。

四、提升教师素养
体育教学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实行改革,那是换汤不换药的。

体育教学
的质量不但同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相关,更重要的是同教师的教
学水平紧密相关。

如果体育教师不是科班出身,缺乏专业知识技能,
或者业务水平不达标,专业技能较差,那么即使有以上几个方面做保证,体育教学改革也无法很好地推行。

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一支高
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从体育教师的选拔入手,选拔专业性较强、知
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思想素养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而且要持续
对在职体育教师实行培训,使他们持续提升教学水平,紧跟时代潮流,适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标准来改革体育课程。


育教学改革虽然也属学校教育改革的范畴,但是因为其课程性质,导
致其改革推行之困难,不过即使是困难,我们体育教师也应坚持不懈,
从自身做起,一点一滴,尽最大努力改革体育教学,更好地增强学生体质,促动学生的全面进展。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