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层内的天气现象都对人类的活动
有很大影响,对流层空气的清洁
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所
以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对流层也称为天气层
5
对流层
特点:
对流层
•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上冷下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对流层的高度
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
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
能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少,大部分 可见
红外光
光能够透过大气
面教学ppt
到地面)
13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
特点: 无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部分选择性
辐
射
大气上界
太 大气吸收 、
阳 辐
反射、 散射等削弱 作用
射
大大
气 气 大气 辐 增 吸收
射温
射向地面
地面增温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教学还ppt大地” “大地暖大气18”
3 大气保温作用: 大气大量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大气逆辐射补偿了部分地面损失的热量
教学ppt
19
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教8学~ppt9千米。
6
逆温现象:
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 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 降6°C。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 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这 就是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 时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
克·霍尔(丹尼斯·奎
德饰演)在观察史前
气候研究后指出,
温室效应带来的全
球暖化将会引发地
球空前灾难。
教学ppt
10
大气层消失是冯小宁在1990 年执导的一部科幻电影,剧 情讲述的是人类进入了1990 年,距1999年那个世界大灾 难的预言越来越近。一起列 车劫持案,造成三节黄色罐 车的剧毒品泄漏,烧穿了某 地区上空的大气臭氧层,使 全球的生命危在旦夕。大气 卫星临测站发现此情况,紧 急组织专家调查污染源,提 出控制措施,并严格封锁消 息。某住宅楼的一个男孩忽 然发现自己能听懂动物语言, 他的大白猫告诉他这个可怕 的消息,但当男孩告诉人们 时,却没人相信。
教学ppt
11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 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太
阳
辐
紫蓝青绿黄橙红
射
教学ppt
1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气高 层 大
层平 流
对 流
层地
思考:1、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性?(选择特性)
上层大气吸收紫外光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教学ppt
向四面八方
散射 ,有选
择性
16
三、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阅读教材P44-45,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是地面辐射? 什么是大气辐射? 什么是大气逆辐射? 他们各自对大气的受热起到 了什么作用?
教学ppt
17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流运动为主,利于教飞学p行pt
8
高层大气
电
离
高层大气
层
特点: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2000~3000千米的高空为地球大气的上界。
•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短波
——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极光
教学ppt
9
《后天》描绘的是
以美国为代表的地
球一天之内突然急
剧降温,进入冰川
期的科幻故事。故
事中,气候学家杰
教学ppt
21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太阳辐射
反射
大气削弱
吸收
地面
教学ppt
22
探究:a地区,在A或B两种照射下,哪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 大 .
经过大气的路径 短 .
地面得到多
教学pp光t 热愈 集中 .
23
问题探究:读图比较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描述其规律?
教学ppt
14
活动探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 特点?
教学ppt
15
削弱作用
作用 参与作用的 波长范围
形式 大气成分
臭氧(平流层)
吸收
较短紫外线
水汽、二氧化
碳(对流层) 较长红外线
作用特点
有选择性,大 部分可见光可 穿透
反射
云层、尘埃 散射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各种波长同 无选择性,反 样被反射 射光呈白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
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波长较短的蓝色、
紫色光最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
明亮的?
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
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
主讲人: 李希文
教学ppt
1
教学ppt
2
教学ppt
3
教学ppt
4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思考:
1.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 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 变化的?
2.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 机飞行?
3.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 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教学ppt
因为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雨、
雪、冰、雹、霜、露、雾等对流
教学ppt
24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纬度
太阳辐射
下垫面(陆地和海洋表 面)
其它因素,如大气
教学ppt
25
小
结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
:
大气的保温效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空仍很明亮。
教学ppt
20
4.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 温低)?
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 失,气温随之降低。 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特别是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逆温现象特征
A 发生时稳定性特别强(不利于垂直运动),易出现大气污染
B 最有利于逆温发生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
C 日出前后的逆温层最厚,日出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层慢慢消
失
教学ppt
7
平流层
平流层
臭氧层
特点: • 气温随高度增高。
——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而增温。
平流运动为主
——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