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5.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6.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7.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8.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A.x:y=1:1 B.x:y=1:2 C.x:y=1:4 D.x:y=2:1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12.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A.FeCl3B.FeCl2C.Fe2O3D.FeO13.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2Y+Cu(OH)2↓,则()A.X一定是Cu(N03)2 B.X的式量比Y大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B.d一定是催化剂C.上表中X=3.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5.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b=6%C.c=17%D.d=8%17.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0 1.500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A.x的值等于0.5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C.乙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8.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是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R的化学式为()A.CaCO3B.Ca(OH)2C.Mg(OH)2D.MgCO3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20.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NaClO是一种钠盐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2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A.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D.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④⑤22.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 一定条件CO(NH2)2+H2O,X的化学式为()A.NH3B.N2H4C.HNO3D.NH3•H2O23.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A.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4.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B.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2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26.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H2O 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C.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7:1 27.“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28.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单质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29.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30.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正确的是()A.3个铁离子:3Fe2+B.氦气:He2C .4个氢原子:4HD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含有2个N 原子,生成物中含有2个N 原子和6个H 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甲中含有6个H 原子;再结合题意,“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可知每个甲分子是由两个H 原子构成的,由此可知,甲分子为H 2,乙分子是N 2,丙分子是NH 3,故该反应可表示为3H 2+N 2=2NH 3。

A 、每个甲分子由两个H 原子构成,故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 2,错误;B 、该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正确;C 、据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为氢气分子和氮气分子,反应后的分子为氨气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改变,错误;D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2.D 【解析】 【详解】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

3.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