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茎腐病鉴定及分级标准

玉米茎腐病鉴定及分级标准

玉米茎腐病鉴定及分级标准
:玉米茎腐病(Pythium spp.; Fusarium spp.)抗性
1 观测时间:乳熟末期(75)。

2 观测部位:整个植株。

3 观测量:整个小区。

4 鉴定方法:
1、病原菌准备:用培养液培养肿囊腐霉菌/禾生腐霉菌/瓜果腐霉菌,以得到游动孢子和菌丝;麦粒扩繁培养禾
谷镰刀菌,诱导产生分生孢子;以两菌培养物的混合物为接种病原体。

2、田间鉴定。

按正常田间管理和株行距于5月初播种。

每份材料不少于20株,3次重复。

每二十份申报材料增种
一套标准品种。

散粉前一周进行人工接种。

按行均匀接种病原体于根部附近,埋土覆盖,并在行间实行大水漫灌。

接种后如遇干旱,则需灌溉以保持土壤湿度,确保充分发病。

3、田间调查:在玉米乳熟末期、成熟期调查二次病株率与病情指数,以标准品种的感病表现确定接种是否成功。

第二年以同样方法重复鉴定一次。

以发病株率为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其抗病性。

表1 玉米茎腐病分级标准(植株个体受害程度)
表2 抗性评价标准(根据群体发病株率划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