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琴活动

口琴活动

口琴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口琴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爱好口琴的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小组的活动计划安排如下:一、活动目的:通过口琴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口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步骤:(一)、组织健全口琴兴趣小组,参加口琴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是口琴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

教师精心计划,精心备课和上课,制定明确的小组活动规章制度。

学生做到凡事开课专心听课,认真完成刺绣任务,(二)、本学期口琴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简单刺绣针法着手,以十字绣为主。

小组具体活动内容分为三个:(1)对中国刺绣历史渊源和流派的简单介绍,欣赏历代刺绣名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基本的针法入手,能实践操作简单的口琴,保证90%的同学会口琴,60%的同学能按要求会操作。

(3)学期末结合学校工作举办学生口琴表演,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口琴教学案例《两只老虎》【案例背景】《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广“中小学生乐器进课堂”的方针,我们两所学校引进课堂的乐器有口琴、竖笛和口风琴。

二年级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所学的乐器是口风琴,口风琴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过去的半年中,他们已基本掌握了口风琴演奏的基本技能,通过口风琴教学的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器乐进课堂是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如今,学生学习口风琴已经半年了,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

那些嗓子不好或音准不好的学生在音乐课上也有了成就感,他们从口风琴演奏中找到了自尊、自信和快乐。

总之,口风琴教学给我们的音乐课注入了活力,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设计理念】根据音乐教学课改理念,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在课程设计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

低年级学生在演奏时存在自顾自奏的特点,歌曲《两只老虎》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二部轮唱,也是第一次接触到的轮奏歌曲,所以本课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和谐的进行二部轮奏。

我先在歌曲的教学中加强音准及节奏的练习,使学生在二部轮唱好歌曲的基础上,再进行二部轮奏,并且要求学生在二部轮奏时学习倾听及控制,从而达到满意的轮唱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两只老虎》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五课《兽王》之歌曲。

这是一首法国童谣,也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歌曲。

采用4∕4拍,大调式,一体结构。

旋律简练流畅,采用级进的进行方式,并主要以重复的手法构成。

歌词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首二声部轮唱轮奏曲。

【教学目标】1、快乐的学会F大调。

2、初步接受合奏训练,弹好二声部轮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演唱和演奏,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F大调;初步接受合奏训练,弹好二声部轮奏。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轮奏。

【案例描述与评价】一、创设情境,快乐起程。

1、用口风琴的吹奏来问好,老师吹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进行即兴创编。

然后学生和老师进行合奏(老师吹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学生吹前半句,老师接后半句),最后分两组进行轮奏的铺垫练习。

(评析: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对这个步骤很感兴趣。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让快乐起程。

反思:有小部分学生不听指挥,乱吹。

对策: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用这种形式问好与练习,慢慢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指尖飞舞,快乐飞扬。

(一)快乐学会F大调1、复习C调音阶学生看图唱音阶,并用口风琴齐奏。

2、学习F大调学生吹奏完C调音阶后,教师讲讲音阶王国的故事。

利用故事法教学F大调。

平时,我们演出的时候,总是按图上的顺序。

这种从C—C按高低音次序排列起来的阶梯叫音阶。

一般排在最前面的那个音叫主音。

这一天,在排队的时候发生了争吵。

F说:“为什么每次排队都是C排在第一位当队长呢?我今天也要当队长,也要当主音。

”C说:“不行,很多歌曲都离不开我,我就当队长。

”可是F不服气,它不管C同意不同意,硬是叫大家听从它的指挥,排成了新的队伍,B不愿意,F给它戴上了标有“b”的魔术帽子后也开心起来了,瞧,它们来了(出示F大调图谱,“b”用红色突出。

),正快乐的唱着歌向我们走来呢!我们也加入它们的快乐中去吧,用口风琴和他们一起表演吧!3、练习F大调音阶,强调bB的位置。

(二)轮奏《两只老虎》1、复习歌曲《两只老虎》旋律。

2、知道轮(唱)奏法意思。

利用“鹦鹉学舌”游戏唱法教学:学生唱旋律,老师当鹦鹉来学舌(轮唱),请学生找出此唱法的规律。

引出轮(唱)奏法概念。

3、分组轮唱练习。

4、同桌合作轮唱练习。

5、教师范奏,指导指法。

教师完整的范奏时让学生观察弹奏时的指法,并总结出扩指法:就是扩大手指的跨度,能弹奏距离较远的音符。

通常:为了考虑到前后乐句的音符较大距离的弹奏而用之。

例如:2个较大距离音符间没有别的音符,这时用跨指。

如:刚才吹奏《两只老虎》中的最后一句“3 5 1”,以利用1与3指的较大伸张来跨距离弹奏。

6、熟吹歌曲。

学生自由的用F大调练习吹奏歌曲。

当学生练习的比较熟练后,齐奏歌曲。

7、轮奏练习同样利用“鹦鹉学舌”游戏法教学,教师与学生练习后,让学声分组轮奏,然后让他们自由的找伙伴合作练习轮奏。

8、指名展示轮奏《两只老虎》。

(评析:故事与游戏是小朋友的最爱,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和故事让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他们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乐在其中。

此环节由故事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开辟一条体验、参与音乐的新道路。

让学生在故事中快乐的学会了新知识F大调。

又利用“鹦鹉学舌”游戏法教会了学生轮奏的意思与方法,并让学生初步接受了合奏训练,会用口风琴二声部轮奏。

通过口风琴和游戏与故事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学习口风琴的乐趣,建立学习口风琴的自信心,体验学习口风琴的成就感。

让快乐在孩子们的指尖中飞扬。

反思:二年级学生的口风琴教学已经开始了半年了,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开始练习吹奏轮唱的歌曲,《两只老虎》就是第一首轮唱的弹奏歌曲。

部分学生甚至还出现连旋律都吹不流畅的现象。

还有部分学生当两人合奏曲谱时自顾自的吹奏,没有倾听合作者的琴声,经常出现节奏一快一慢的现象,就算是我一开始就为他们定好速度,他们在演奏时还是会速度不统一,很难合作弹起来;也会出现轮奏时,前后空出不只四拍;或者刚开始是轮奏,慢慢地弹着弹着就变成了齐奏,达不到轮奏的效果。

对策:根据这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我总结出了一些学习口风琴时的对策:1、养成习惯,形成规范。

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平时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独奏习惯、倾听他人演奏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并形成一定的规范。

2、优化方法,促进进步。

利用“兵带兵”的练习方法,促进学生全体共同进步。

可以是“一带一”,也可以是“一带多”,让吹的好的学生当师傅,评着他的能力,带一个或者几个吹的不是很好的学生,让学生互帮互学,互奏互听,这样既可以使大家共同进步,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协作精神与倾听习惯。

3、合奏表演,全员参与。

在班级与班级之间,或者班级的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展示舞台,让学生全员参与,形成合奏小组,排练乐器合奏节目,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在一次次的合奏表演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还培养了孩子们节奏感、和声感、协调感,拓宽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约束、专注严谨、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团队精神。

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与人文素养。

4、完善评价,促进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习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在教学中我建立了一系列的评价制度,其中对学业检查与活动展示的评价制度,效果不错。

我在班级的教室里设置了一个“星星台”,把开设器乐课的班级名单贴在墙上,写上每一首要求吹奏的歌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得星。

会背弹,指法手型规范,得3颗星;会弹,指法手型规范,得两颗星;会唱旋律,得一颗星。

还有一种是对于小组表演的评价表,从全员参与情况、吹奏熟练情况、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星星等级。

这样的评价体制效果真好,学生的口风琴吹奏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5、故事游戏,愉快教学。

器乐的学习是很枯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影响和动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故事教学法与游戏教学法,使课堂快乐不断,让孩子们在故事与游戏中学,在快乐中学习。

三、德育渗透,快乐升华。

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师出示歌曲的图片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两只老虎》,知道了轮奏的意义。

老师觉得很奇怪,老虎明明是森林之王,可为什么还会“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呢?它们为什么会受伤呢?学生:它们的眼睛和尾巴都被猎人打伤了。

学生:老虎的眼睛被污染的空气毒瞎了。

教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危险时时都会发生,常常会有猎人出没,连森林之王老虎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

还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使气候与环境恶劣变化,老虎的数量正在极剧减少,慢慢走向灭绝。

真是可惜啊!不过,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都加入到保护老虎的行列中来了,你们想加入吗?学生:想加入。

教师总结:那么,小朋友们,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大家在生活中多多宣传有关老虎的知识,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老虎,知道它们的处境,让我们一起向世界呼吁吧: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吧!下课。

口琴课《粉刷匠》教案课题:《粉刷匠》课型:器乐课总目标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2、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学吹奏乐曲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