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远动规约讲解
由于采用变化信息传送策略,应答式规约对通道的要求较高, 因为一次通信失败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应答式规约往往采用整帧校验的方式。
应答式规约一般适用于多个从站和一个主站间进行数据传输。
1.5 IEC系列配套协议
IEC60870-5家族相关标准
-1 传输帧格式
-2
-3 -4 IEC60870-5
1.2 规约的分类 循环传送(CDT)规约 设备规约:WYZ,SYZ,YDZ 准标准规约:西南CDT,东北CDT 标准规约:DL451-91 串行规约 扩展规约:XT9702、DISA 问答式(POLLING)规约 引进系统所带规约:1801/U4F/SIEMENS 标准规约:DNP/IEC60870 网络规约 行业规约:DL476-92 国际标准规约:DNP/IEC60870-5-104、TASE2.0、 IEC61850
2.1 IEC101规约的基本规则 防止报文丢失和重复传送
用于发送确认和发送响应服务。
启动站发送报文后,从动站的确认报文或响应报文受干扰, 启动站未收到正确的确认或响应报文,或在最大超时间隔
内未收到报文,则启动站重发原发送报文,最大重传送次 数是个规定参数。(在配套标准中为3 )。
从动站收到启动站的发送帧,并向启动站发送确认帧或响 应帧,同时将确认帧或响应帧保存。如下一次接收到的发 送帧的帧计数位的值不同,即将保存帧清除。否则将保存 帧重发。
1.3 循环传送规约的特点
数据传送以厂站端为主,以固定的传送速率循环不断地发 送厂站数据给主站端,而主站端被动接收。
循环传送式规约采用遥信变位优先插入传送的方式,重要 数据发送周期短,大大提高了事故信息传送的相应速度, 实时性强。由于采用现场数据不断循环上报的策略,帧长 度随被测点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数据发送周期长,实时性 较差,主站对一般遥测量变化的响应速度慢。 只能传送512路遥信和256路遥测,64路遥脉。 允许多个厂站和多个主站间进行数据传输,通道必须采用 全双工通道,并且不允许多台RTU共线,只能采用点对点 的方式连接,通道占用率高。如有下行信号,需要上、下 行两条通道。
2.1 IEC101规约的基本规则
规约结构
基于开放系统互联的ISO-OSI7层的参考模型,它采用的 是其三层参考模型的“增强性能体系结构(EPAEPA)”, 即只用三层: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帧格式 物理通讯方式 增强性能模型(EPA) 应用层 传输应用数据
-503 应用建模和服务定义 IEC60870-6 -702 应用简表 -802 所支持的标准对象的定义
1.5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的系列标准 主要特点 互操作性
面向对象的自描述
数据的统一建模。分层的信息模型。(通信、 公共数据类、兼容逻辑节点和数据类) 应用与网络的分离
2.1 IEC101规约的基本规则 平衡、非平衡传输方式 非平衡传输(Unbalanced tranmission) 主站采用顺序地查询(召唤)子站来控制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 下主站是请求站,它触发所有报文的传输,子站是从动站,只 有当它们被查询(召唤)时才可能传输。 平衡传输(Balanced tranmission) 每一个站可能启动报文传输。因为这些站可以同时既作为启 动站又可以作为从动站,它们被称为综合站。 若从一个中心控制站(控制站)到几个外站(被控站)之间链路 共用一条公共的物理通道,那么这些链路必须工作在非平 衡式,以避免多个被控站试图在同一时刻在通道上传输。 国内一般采用非平衡方式101 、104采用平衡方式传输
链路传输规则
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
-5
基本应用功能
-101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102 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103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104 101的网络访问
1.5 IEC系列配套协议
IEC60870-6家族相关标准 用于控制中心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ICCP) 远动应用服务元素(Telecontrol Application Server Element)-TASE.2
2. IEC-60870-5-101规约
2.1 IEC101规约的基本规则
通讯方式 基本格式:异步;串口;偶校验;波特率;数 据位8位;启停位各1位; 256模和帧校验。 通道方式
点对点
多点对点
多点共线
2.1 IEC101规约的基本规则
IEC101的帧格式 (FT1.2) 三种报文格式 ① 单个字符 ② 固定帧长报文 (5 Byte) ③ 可变帧长报文 (15-261 Byte)
数据流量大,误码率较高。
1.4 问答式传送规约的特点 允许多台RTU以共线的方式共用一个通道,这样有助于节省通 道,提高通道占用率。
采用数据变化信息传送,大大压缩了数据块的长度,提高数 据传送速度。 即可以采用全双工通道,也可以采用半双工通道,既可以采 用点对点方式,又可以采用一点多址或环形结构,因而通道 适应性强。 同一通道可以传送上行、下行信号。
1.5 IEC系列配套协议
1.5 IEC系列配套协议
• IEC 61970标准框架
——导则推荐了组件技术方案
——“3xx”系列文件定义了CIM
——“4xx”系列文件定义了CIS1,即功 能需求方面的框架 ——“5xx”系列文件定义了CIS2,即支 持不同组件模型的语法和语意描述
1.5 IEC系列配套协议
101规约报文和传输规则介绍
GYZD00505002
1. 规约的基本概念
2. IEC-60870-5-101规约
1. 规约的基本概念
1.1 规约的定义
在远动系统中,为了正确地传送信息,必 须有一套关于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 信息内容等的约定。这一套约定,称为规 约。
1.1 规约的定义
信
息
报
文
若干数据帧组 成信息报文
…… 数 据 …… 信息字 信息字 信息字 帧 数 据 …… 信息字 帧
由起始标志、地址字、 控制字、若干信息字、 监督字以及结束标志组 成完整的信息结构
一个数据串表 示一定的信息。
1.2 规约的分类
厂站内规约标准:站级通信总线和间隔级通信总线 采用基于以太网的IEC61850系列标准; 主站与厂站之间:电力行业标准、 IEC60870系列标 准、扩展的IEC61850系列标准; 主站侧各应用系统之间:遵循IEC61970系列标准 (CIM/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