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浅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摘要:现代管理的着眼点已经从对物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管理的灵魂。

那么要想在管理活动中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要让管理中的人乃至全社会的人都要转变理念,抛弃过去那种落后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起“人的因素第一”、“尊重知识”与“尊重人才”的观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先进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管理;以人为本;人本管理Abstract: The focus of modern management has moved from the management of things into peopl e management,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modern soul. So in the management of activities in order to be people-oriented, must make the management of people and society who m ust change their philosophy,the kind of abandon the past behind "object-oriented" management phi losophy, establish a "human factor first"," respect for knowledge "and" respect people "concept, th e pursuit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philosophy .Keywords:management; people-oriented; human management近年来, “以人为本”这四个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内。

特别是在企业管理这个领域, 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总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

例如, 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万科的“人才是企业之本”;麦当劳的“勤奋的员工乃公司之宝”;联想的“办公司就是育人”;海尔的“我们现在惟一可怕的只是我们自己, 领导者的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长虹的“尊重每一个人”。

这些企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更多的企业只是把“以人为本”当成了一句口号, 好像一说到这四个字, 就赶上了潮流, 能吸引更多的眼球,达到宣传效果,但又有几位能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 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呢?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历史渊源及含义(一)人本思想历史来源以人本的观念在历史上源远流长。

我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

两千年前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

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苟子·议兵》中谈到“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意思是说,爱护百姓的,国家就强大,不爱护百姓的,国家就弱小。

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国的古代思想家的这些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也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思想依据。

(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含义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工作, 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德·杜拉克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1]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社会财富都是由人创造的。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视人为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

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 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目标,在此过程中, 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重视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培养员工。

二、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管理(一)几个基本要点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需的,是很有效的。

无数事实证明,以人为本不仅是东西方文明都推崇的、有普遍意义的正确理念,而且能够为企业带来极大的效益。

因为人是一切事业的根本,无论是企业机构、政治机构还是其他社会机构。

所以,以“将人作为决定事业成败的根本和关注的中心”作为基本思想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

[2]第二,以人为本是指导企业做好管理工作的理念,不是独立的工作项目。

[2]在企业里面倡导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目的是以正确的思路、策略和措施来把企业管理好,使得企业能够赢得高效率和好效益,而不是在企业现有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负担,即使需要投入一些资源,也都是应该投入的,而且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效益。

第三,不能忽视了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简单沿袭别人的思想、模仿别人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战略思想,应该围绕着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个最高目标来认识和制定,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实质。

(二)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管从字面的意义上看,可以简单地将“以人为本”解释为“将人作为资本、根本”等意思,而且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3]但是,这样的解释还很不够,还不能让我们系统科学、具体实际地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无法让企业科学有效地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系统而具体地来进行分析。

1、总体目标要正确地认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我们在企业里面倡导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总体目标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无论以什么理念作为企业的管理指南,都是为了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质量能够有保障,使得企业能够长期高质量、高效率地运作,赢得高效益。

我们倡导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的目的也是如此。

将目光集中到企业员工的身上,将员工作为决定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根本和关注的中心,围绕着这个不容置疑的管理目标来分析。

[4]2.关注重心由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总体目标可以看出,影响员工个人力量的大小、作用方向、发挥程度,影响员工团队力量的整体协调的方向、程度、效果和效率,影响员工的利益与感觉等因素,就是倡导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时应该关注的重心。

3.基本定义和基本观念根据上述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关注重心,我们应该这样认识企业的以人为本的管理。

企业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将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资本,将员工的人性、需求、职业素质和未来成就作为企业管理工作关注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素质优秀的员工团队、有效地整合员工团队的力量来保障企业的生存、促进企业的发展。

围绕着这个基本定义,形成了三个基本观念,用来指导我们的管理工作:[4](1)职业素质优良的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资本。

(2)员工的人性、需求、职业素质、未来成就、协作关系、力量整合效果,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3)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力量,理顺员工的关系,打造优秀的员工团队,并将员工团队的力量整合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上是企业永恒的工作重心和目标。

如果做到了这些,以人为本就能从一个正确的理念变成对企业有极大作用与价值的管理策略与工具,而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以人为本在当代管理中的新要求与新趋势(一)尊重人是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尊重每个人,对管理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在这里,管理不是简单的制度规制人,而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人的尊严,树立人的尊严。

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从成功的管理实践看,受到尊重的员工,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敬业精神。

可以说尊重可赢得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培养负责的敬业精神,尊重可以极太地调动一个人的活力。

领导与员工要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要让员工体验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让员工觉得自己重要。

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

(二)凝聚人的合力创造和谐氛围在任何组织中,人与人的沟通都是十分重要的。

和谐来于沟通,理解产生默契,默契又创造和谐。

有效的沟通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

要拥有爱心,爱心成就沟通。

同时沟通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又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和下行沟等。

要学会倾听,与人交谈的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就是倾听。

要学会倾听,要善于倾听。

倾听是管理者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善于倾听而达到有效沟通,从而取得和谐、融洽、相互了解的作用。

这是优秀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成功的企业,都是凝聚力很强的企业。

凝聚力来源于目标的共识,责任的明确,领导者的威望,严明的纪律,对人的尊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本身的吸引力等多方面。

管理者不仅要研究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有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努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

(三)注重培训激励杰克·韦尔在他的自传里提到: 人犯错误的时候最不想看到的是批评和惩罚, 而是鼓励和自信心的建立。

在员工发生问题的时候, 优秀的领导者不是责难和惩罚, 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牢骚和抱怨,而是鼓励和信任。

[5]同样奖励员工的措施也不只是物质, 还有荣誉、培训进修等。

当物质的满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增加薪水、工作环境等的激励作用已经弱化,而学习培训、职务晋升等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四)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人本管理中还需要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可以表现出公司是真正在为员工的工作前景思考。

使员工有被重视的感觉, 可以满足员工对自我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而且职业生涯设计出来后, 员工会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前景而努力, 努力学习未来所需要而自己现在欠缺的知识, 在公司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型组织是目前最倡导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习组织可以充分发挥组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建出一种有机的、高柔性、扁平化、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6]四、总结以往与人的管理有关的管理理论如行为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也提倡以人为本,但其出发点是人为企业发展服务,人被看成企业发展的工具,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手段,忽视人本身的发展。

这样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将是不彻底的,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变,促使在企业管理中要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和能力的释放以及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与调动推到了空前的中心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