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02.11名词解析

802.11名词解析

MAC:媒介访问控制层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两类对称加密算法TKIP:核心仍然是RC4算法 CCMP:核心为AES算法LLC:802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RTS/CTS:请求发送/允许发送协议 Mesh:Mesh网络即”无线网格网络”,它是“多跳(multi-hop)”网络,是由ad hoc网络发展而来,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像下一代网络演进的过程中,无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

无线mesh可以与其它网络协同通信。

是一个动态的可以不断扩展的网络架构,任意的两个设备均可以保持无线互联。

Ad-Hoc(点对点)模式:ad-hoc模式就和以前的直连双绞线概念一样,是P2P的连接,所以也就无法与其它网络沟通了。

一般无线终端设备像PMP、PSP、DMA等用的就是ad-hoc模式。

在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我想大家都知道最简单的莫过于两台安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实施无线互联,其中一台计算机连接Internet就可以共享带宽。

如下图所示,一个基于Ad-Hoc结构的无线局域网便完成了组建。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是由ITU-R (ITU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国际通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定义的。

此频段主要是开放给工业、科学、医学三个主要机构使用,属于Free License,无需授权许可,只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一般低于1W),并且不要对其它频段造成干扰即可。

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 DCF:分布式协调功能 PCF:点协调功能 HCF:混合协调功能 QoS:服务质量802.11具备两种载波监听功能:物理载波监听与虚拟载波监听。

只要其中有一个监听功能显示媒介处于忙碌状态,MAC就会将此状况汇报给较高层的协议。

NAV:网络分配矢量 SIFS:短帧帧间间隔 PIFS:PCF帧间间隔 DIFS:DCF帧间间隔 EIFS:扩展帧间间隔AAA:身份验证、授权于计费 AP:接入点 ACK:确认Ad hoc:临时性网络;对等网络;独立型网络 AES:高级加密标准 AID:关联标示符AKM:身份验证与密钥管理 AS:身份验证服务器 ASN:抽象语法标记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ATIM:通知传输指示消息 BSS:基本服务集 BER:位错误率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 B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符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CK:补码键控CCM:Counter Mode with CBC-MAC,这是一种经认证的块密码模式,定义与RFC3620,可以搭配任何一种128位的块密码,不过通常与AES搭配使用。

CCMP:Counter Mode with CBC-MAC Protocol,802.11i将CCMP定义为AES搭配CCM的操作模式。

这是目前无线网络中,最为坚固的加密协议。

CF:无竞争CFP:无竞争中期 CRC:循环冗余校验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CTS:清除发送 DA:目的地地址DBPSK:查分二进制相移键控 DCF:分布式协调功能DFS:动态频率选择;动态选频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IFS:分布式帧间间隔DQPSK:查分正交相移键控 DS:分布式系统 DSSS:直接序列扩频DTIM:延迟传输指示映射。

信标帧中如果包含DTIM,表示接入点即将传送其暂存的广播与组播帧。

EAP:可扩展身份验证协议。

这是802.1X所使用的“框架身份验证协议”,用来提供网络身份验证。

实际的验证操作授权给称为“认证方式”的子协议负责。

EIFS:扩展帧间间隔。

EIFS在四种帧间间隔中延迟最久,主要用于传输过程出现错误时。

EIRP:有效等向辐射功率。

任何天线系统均会形成无线电波的传送轨迹,该轨迹中的功率即为有效等向辐射功率。

ERP:有效辐射功率。

用来描述天线所传送的无线电波强度。

ESS:扩展服务集。

逻辑上由一群接入点串联而成的组合。

只要所有工作站呗设定成认得彼此,即可在ESS链路层漫游。

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ETSI是由多国共同组成的标准定制机构,有权管理与制定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电信标准。

GSM标准的制定既是ETSI主导的。

以ETSI为首制定的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称为高性能无线局域网络,与802.11相互竞争。

FCC:联邦通信委员会。

美国的电信主管机关。

联邦法规第四十七篇所公布的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为美国主要的电信管理法规。

无线局域网络必须符合FCC Rules第15节有关RF设备的相关规定。

FCS:帧校验序列。

这是附加于IEEE802网络上的帧中,用来侦测数据是否损毁的校验码。

如果接收端所计算出的FCS与帧中所记载的不同,便可推论出该帧已经损毁并将其丢弃。

FH:调频。

FHSS:调频扩频。

利用时间长短不一的窄带信号,将RF能量扩展于宽带中的技术。

FIPS:联邦信息处理标准。

美国联邦政府及其契约商等非军事机构所使用的公开标准。

four-way handshake:四次握手。

这是802.11i所定义的将成对主密钥展开为完整的密钥层次结构的密钥交换过程。

四次握手让申请者与认证者借此协调出动态产生的加密密钥。

GFSK:高斯频移键控。

这是以符号周期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数据编码的调制技术。

相对而言,GFSK较能抗拒模拟噪声,因为大部分模拟噪声由调幅方式产生。

GMK:组主密钥。

认证者用来产生组临时密钥的密钥。

GTK:组临时密钥。

由组主密钥结合组随机号码所衍生出来的密钥。

GTK用来产生组秘钥层次结构,其中包含用来保护广播与组播数据的密钥。

HR/DSSS:高速直接序列扩频,意指802.11b设备所传输的信号。

虽然在许多方面类似先前的2-Mbps传输方式,但由于采用较为先进的编码技术,因此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率。

IAPP:接入点内部协议。

接入点彼此间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用来提供漫游服务。

802.11F制定了一份IAPP标准,不过并未被广泛采用。

IBSS:独立基本服务集。

没有接入点参与其中的802.11网络。

有些厂商将IBSS称为临时性或对等式网络(ad hoc network)。

ICV:完整性校验值。

在WEP加密之前,针对个别帧所计算出的校验码。

ICV的设计,是为了让接收端可以侦测出帧是否异样,以避免帧遭他人篡改。

不过WEP用来产生ICV的算法本身有瑕疵,因此大幅削弱了WEP防止篡改的功用。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制定IEEE802网络标准的专业机构。

IR:红外线。

相较于可见红光,波长较长且频率较低的光线。

可见红光的波长大约不超过700nm。

ISI:符号间干扰。

由于多重路径的延迟效应,所传送的符号可能因相互干扰而毁损。

如何避免符号间干扰是无线局域网络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采用OFDM的无线局域网络。

ISM:工业、科学与医疗。

FCC规定第15节中特别为工业、科学与医疗用途保留了无须取得许可证即可使用的频带。

2.4GHz ISM频带原本保留给微波炉使用,以免只是为了加热一点食物,就得大费周章地通过FCC的层层关卡。

不过既然无须取得授权,使用本频带的设备也就不在少数,其中包括802.11无线局域网络。

ITU:国际电信联盟。

前身是CCITT。

严格来说,ITU只提供建议而非强制规定或电信标准。

不过许多国家赋予ITU提案与法律同等的效力。

IV:初始向量。

通常是指加密标头中公开的密钥材料,主要用于块密码。

WEP虽然采用流密码,不过还是在帧头中公开了密钥的24位初始向量。

LCC:逻辑链路控制。

IEEE所制定的规范,在Ethernet上可以借由LLC达到协议多路复用。

802.11帧所携带的数据即是经过LLC封装的数据单元。

KCK:EAPOL密钥确认密钥。

在四次握手过程中用来产生“消息完整性校验值”的密钥,衍生为成对层次结构的一部分。

亦称为“key MIC key”。

KEK:EAPOL密钥加密密钥。

在四次握手过程中用来加密密钥的密钥,衍生为成对层次结构的一部分。

它也可以作为成对密钥。

MAC:媒介访问控制。

IEEE网络中,用来仲裁带宽用量及判定传输媒介使用权属的功能。

MIB:管理信息库。

一个用来指定设备的功能与配置参数的ASN规范。

通常与SNMP或其他网络管理系统搭配使用。

MIC:消息完整性校验码。

针对一组欲保护数据计算出来的散列值,用以防止数据遭人篡改。

在大多数密码系统中,这类散列值称为消息认证码。

为避免与媒介访问控制的缩写MAC混淆,802.11采用“MIC”的写法。

Michael:消息完整性校验算法,由TKIP规范。

MIMO:多进/多出。

一种无线配置,使用多组传输与接收天线来同时传输多组数据流。

MIMO天线的配置通常简写为YxZ,其中Y与Z 为整数,分别代表传输天线与接收天线的数量。

MPDU:MAC协议数据单元。

帧的代名词。

不过MPDU并未包含PLCP标头。

MSDU:MAC服务数据单元。

由MAC接收之后传送给网络上其他MAC的数据。

MSDU只由较高层的协议数据组成。

举例来说,802.11管理帧就不包含MSDU。

NAV:网络分配向量。

NAV主要用于实现虚拟载波监听功能。

如果传输媒介处于忙碌状态,工作站就会延迟访问。

为了确保稳定性,802.11提供了两种载波监听功能。

第一种是物理载波监听功能,判断工作站是否正在解读合法的802.11信号?以及类似情况,是以物理监听到的信号是否超过能量阈值作为判断准则。

第二种是虚拟载波监听功能,判断传输媒介是否处于忙碌状态,是以NAV作为判断依据。

大多数帧会在NAV字段中指定一段时间,礼貌性要求其他工作站在这段期间暂时停止访问传输媒介,直到该帧被传送出去为止。

接收到NAV的其他工作站得知此一消息之后,便会暂缓访问传输媒介以避免冲突发生。

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这是一个美国政府机构,负责为联邦政府制定技术标准。

NIST标准被大多数非政府机构与各级政府机关采用。

OFDM:正交频分复用。

将宽频带分割后,通过这些较窄的子频带,以多路传送与还原数据技术传送。

802.11a与802.11g均采用OFDM技术。

而802.11n使用MIMO来传送多重OFDM 数据流。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由一系列网络标准所组成的模型。

鉴于IP网络已然存在,这些带有巴洛克风格(规模宏大且式样复杂)的网络标准也就乏人问津了,从来没有用于实际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