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异常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
基础变态心理学
临床
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
心理学
医学
•研究心理障碍
–描述心理障碍
–确定其起因
–寻找治疗方法
–积极预防
如何学习这门课
•学会探究
•理论联系案例,学会案例概念化
•掌握主要心理障碍的初步诊断方法
•两次实习,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好要问的问题•线上线下结合
•Kring,A.M.等著,王建平等译《变态心理学(第12版)》201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David H. Barlow & V. Mark Durand《Abnorm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Barlow等《异常心理学》第四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迈克尔·弗斯特《DSM-5鉴别诊断手册》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案头参
考书)(第五版)》北京大
学出版社
绪论
历史记录的异常行为
主要内容
异常行为的界定
历史记录:异常行为的解释 异常行为-多元观点方法
PART 1 异常行为的界定
看看以下判断标准是否恰当?
1 违背社会标准:
•异常行为通常违背某个确定社会文化的标准。
(比如,体验到幻觉,或者与无生命的物体交谈)
《暮光之城》
Don Henrie
"The Vampire Don"
文化相对论
•并非所有违背社会准则的行为都是异常的。
•罪犯违反社会准则,但是他们的行为并不一定就是异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统计学上少见的行为:
•异常行为通常来讲是很少的.
–精神分裂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比率大概为1%
并非所有的异常行为都被视为异常!(比如,高难度的体育,音乐以及智力)
3 主观痛苦:
•使得个体产生主观痛苦的行为可以被定义为异常行为。
–比如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显著特征就是主观痛苦
•并非所有的主观痛苦的个体都患有精神疾病,另外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主观并不会感受到痛苦
–比如:精神病患者
4 功能受损:
•这种行为是否损害个体生活中的某些功能(工作和人际关系)?
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还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完全定义异常行为
判断异常时应该注意
•判断标准的变更造成的误差;•观察者之间的分歧;
判断异常时应该注意的几点•不要轻易下结论
•认真阅读书籍,找出差异处•与同学朋友讨论
心理障碍的定义(DSM-5)
•障碍是在个体身体内部出现的。
•导致了个体痛苦或功能受损。
•不是个体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对某一事件特定的反应。
(例如所爱之人的逝去)
•主要不是与社会偏离或冲突的结果。
Definition of Abnormal Behavior(Barlow等)
The criteria defining a
psychological disorder
心理障碍:
在所属的文化环境中,
非预期、与个人痛苦或
严重功能损伤相关的行
为、情感或认知方面的
机能失调。
心理障碍 个体痛苦 功能受损 偏离社会规范
功能障碍
PART 2 异常行为的解释
内容
•我国传统医学的认识•西方的历史观念
–超自然的与自然的
–心理的
–生物的
《黄帝内经》最迟在西汉末期,即公元前一世纪末已经成书问世。
我国古代:一方面寻医问药,一方面求神除妖。
•我国传统医学对异常行为的认识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肝病者,
–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
–中医诊病,要问饮食起居、生活环境、生活经历。
但是没有对心理因素(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邪所乱:
–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
–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yīn] );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是为五乱。
•五脏所藏: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是谓五脏所藏。
•西方对异常行为的历史观念
1 超自然传统
•14世纪开始:
–整个社会都开始相信魔鬼、女巫的存在
•心理障碍被认为是由魔鬼和女巫引起–所有人的不幸都由病人引起
•心理障碍可能是对他们错误行为
的惩罚
驱魔
石器时代的邪恶灵魂
仍然存在的超自然观点
自然的观点同样有影响力
•认为精神错乱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由精神或情绪压力引起,而且可以治愈。
•14世纪到15世纪,精神病患者与残疾者有邻居们轮流照顾。
•治疗:休息、睡觉、健康且愉快的环境。
–1392 查理斯六世
2 生物学传统
•古希腊及科学的兴起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病理学、头外伤、遗传、人际关系
–罗马内科医生伽林(129-198年)
–希波克拉底-伽林:体液理论及其与心理障碍的关系
•血液——失眠、精神错乱
•黑胆汁——抑郁
•黄胆汁——冲动易怒
•黏液——冷漠、呆滞
–营养、锻炼、放血
•希波克拉底创造了“歇斯底里”
–观念来自埃及:子宫游移
–癔症
•多发生在处女或寡妇,主要症状为在身体不同部位出现各种各样
的疼痛,以及情绪低落
•解释:子宫在身体各部位到处游荡以获得受孕
•误认为女性才会“歇斯底里”的说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
19世纪生物学观点的重新振兴
•梅毒感染者,症状与精神病患者类似
–被害妄想:每个人都在害自己
–夸大妄想:相信自己是上帝
•原因:微生物侵入大脑
•治疗:青霉素(Alexander Flemming)
•影响:心理障碍来自于生物因素,心理生病的病人应该作为身体生病治疗(美国精神病学家约翰·格雷)。
生物治疗的发展
•医学模型:
–异常行为源于生物原因
•胰岛素休克——电休克
•药物:鸦片、利血平、苯二氮䓬
–精神药物的治疗的普遍模式是刚开始带来激情然后让人失望(Alexander & Selesnick, 1966)。
500例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脑电图分析•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脑电图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抽取500例门诊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在MECT 治疗前、后脑电图的状况。
•结果 500例精神病患者经MECT致脑电图异常者为286例,发生率为57.20%,MECT致脑电图异常种类分轻度异常(57.2%)、中度异常(38.5%)、重度异常(4.2%)。
分析异常程度需考虑MECT的次数、频度及MECT疗程长短有关,以及个体差异。
•结论 MECT安全性高,患者的痛苦小,但可导致不同程度脑电图异常,值得临床关注。
张惠云黄荣成袁源香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脑电图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年第15卷第16期
3 心理学传统
1)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产生不良行为的两个原因是
–生活中的社会文化影响
–此环境下发生的学习行
为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合理的讨论和重新教育
个人,使得理性的力量
能占支配地位•强调社会环境和早期学习的影响。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呼吁对有心理障碍者的人道和负责以及关怀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