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态心理学理论和应用

变态心理学理论和应用

双相I 型:病史中有过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双相II 型:病史中从无严重的躁狂发作或混合发
作,仅有轻躁狂发作、有过重型抑郁发作;
关于情感障碍的流调结果变数很大: 原因:标准、受环境心理等外因影响等
患病率远低于精神分裂症,欧美报告为3.625%。,国内报告为0.6%。16-30岁首次 发病者居多,于15岁前和50岁且首次了病 者少见。躁症发病年龄一般比抑郁症早,女 性发病年龄一般较男性早。男女患病率之比 为1:2-3.2。
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
目前为躁狂 目前为抑郁
抑郁发作
轻性抑郁症(轻抑郁) 抑郁症(无、有精神病性症状)
复发性抑郁症 其它抑郁症 持续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 心境恶劣 其它 其它心境障碍
DSM-IV 中关于心境障碍的分类:
关于双相I 型与双相II 型: 抑郁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 双相障碍:双相I 型、双相II 型、环性情绪障碍
疾病负担:
疾病负担的衡量标准:病死率、伤残调整生命年
抑郁症的疾病负担:
1990 年资料显示:
全世界:抑郁症排名第五,精神疾病占总疾病负担 的五分之一,其中抑郁(17.3%)、自杀(15.9%)排 第一。
中国:精神疾病占总的疾病负担的15-20%,抑郁 障碍的疾病负担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排列第一,在总 的疾病负担排行中占第二。据预测还有明显上升的 趋势。(所以据说目前在各类药物的开发中,抗抑 郁剂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竞争最强的品种)
抑郁症典型症状:“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 抑制。症状有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抑郁:
有逐渐增加的趋势:5%-20%-35%
躯体疾病伴发:脑血管病(脑卒中3060%)、帕金森病(20-75%)、女性的 各种生理特殊阶段
抑郁与自杀:抑郁患者中有50-60%有自 杀言行、20%发生自杀死亡。
他人和社会都毫无价值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 自责:过分责备自己或夸大过失和错误 ➢ 自罪:毫无根据认为自己有严重过失或错误,
甚至坚信犯了罪恶,对不起所有人,应受惩 罚——赎罪 ➢ 自杀:自觉的以结束自己心境障碍一般指只包含抑郁症的患 者,只出现躁狂症的情况比较少见。 双相心境障碍则同时包括抑郁和躁 狂,两者交替出现。
精神疾病的分类主要有三个系统: CCMD-3、DSM-IV、ICD-10
CCMD-3 中关于心境障碍的分类:躁狂 发作、抑郁发作、双相发作、持续性心 境恶劣障碍
1、抑郁症(10%) 2、自杀 3、双相情感障碍 4、精神分裂症 5、酒精及药物依赖
抑郁症的处理: 经济方面
1990年美国抑郁症的开支 437亿美元
直接开支 (US$124 亿) 间接开支 (US$313 亿)
直接开支占28%, 间接开支72%1
1. Greenberg PE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993; 54: 405-18.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典型症状 伴随症状
前驱症状
疲乏、无力 失眠 工作学习效率下降 各种内感性不适
典型症状
情绪低落:抑郁情感 ➢ 高兴不起来 ➢ 压抑、沮丧、烦恼、悲伤 兴趣下降或消失:不能从工作、学习、家
庭生活及娱乐活动中获得快乐感受 ➢ “什么都没意思”
三无——无助、无望、无价值 ➢ 无助:感觉孤立无援,别人帮助无济于事 ➢ 无望:对现在和未来都没有希望甚至绝望 ➢ 无价值:自己所作事情甚至存在对自己、
心境障碍: 80 年代美国:4%(男)-8%(女) 80 年代中国:0.076‰ 流行病角度上看的危险因素: 性别:女性是男性的2-3 倍; 社会阶层:低层重型抑郁多,高层双相障碍多; 生活事件:关系不定; 年龄:成年人的各个阶段; 遗传: 季节:抑郁、自杀集中在春秋,躁狂集中在夏天;
中国抑郁症的有关情况
有20%的人有抑郁症状
有7%的人患有重性抑郁
抑郁症患者中有90%的人未经过正规治 疗
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
据WHO统计,全球约1.2~2.0亿抑郁症患 者
美国1984年终生患病率4.9% 1994年共终生患病率17.1% 1996年(WHO)在中国调查有20%的人
有抑郁症状(7%的重型抑郁)
第一节 抑郁症
抑郁症(depression)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 (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 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CCMD-3对抑郁的定义
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 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 越很显著。
第八章 心境障碍
持续时间较长、占优势的心理状态被 称为心境。
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 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原称 “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 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 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 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 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 为慢性。
抑郁障碍所带来的危险因素
自杀问题 物质依赖问题 心血管疾病问题 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问题 恶性肿瘤问题 慢性疼痛问题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伤残调整生命年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
全球疾病负担中精神疾病的 情况
年龄15-44岁组中,负担占前10位的疾病 中,有5项为精神疾病:
临床症状:
(1)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 伤,兴趣索然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 钝
(3)意志活动减退: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 活被动
(4)躯体症状: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 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
(5)其他:抑郁发作时也能出现幻觉,人格解 体,现实解体,强迫和恐怖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