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课件
PPT学习交流
8
病房要求
设单人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l8 ~ 20°C, 湿度50% ~ 70%。对于室内空气消毒,采用传统 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方法或臭氧空气消毒方法都有一 定的弊端,只能解决无人情况下的消毒问题。目前 先进的层流室为气管切开病人创造了良好的病室环 境。对气管切开病人,应严格控制探视,探视者穿 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
4、感染: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 关系。
5、气管壁溃疡及穿孔:气管切开后套管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压 原因均可导致。
6、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气管切开术的晚期并发症。
PPT学习交流
7
主要的护理措施
1. 保持内套管通畅
2. 维持下呼吸道通畅 3. 气道的湿化和温化 4. 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 5. 防止感染 6. 拔管
PPT学习交流
6
气管切开的并发症
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 止呼吸。
2、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 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中带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3、皮下气肿: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 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观察进展情况。
往认为,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应常规定期放气充气,即每2 ~ 3 h 放气l 次,每次放气5 ~ l0 min,其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目前认为气囊定期放气是不需要的,主要 理论依据:气囊放气后l h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②气囊放气导致肺 泡充气不足,危重病人往往不能耐受;③常规的定期气囊放气充气,往往使医务人员忽视充
PPT学习交流
10
气管套管的护理
目前用于气管切开的导管主要有硅胶套管和金属套管圆种,各有优点与不足。硅胶套管没有
内套管,不能彻底清洗套管内腔痰液、血液,不方便消毒,套管堵塞发生率高,使用硅胶套
管患者湿化要多于使用金属套管的患者,硅胶套管有气囊能有效降低误吸的发生。金属导管
可重复使用,导管长并配有内套管便于清洗消毒能有效防止痰痂形成,但金属导管无气囊易 造成误吸 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全部使用硅胶套管,因硅胶套管容易固定、注气量 容易掌握,
PPT学习交流
3
气管切开的特点
易于固定且较安全 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 易于口腔护理 病人可经口进食 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小,气道
PPT学习交流
5
气管切开手术过程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颈伸直, 取2.3软骨形之间正中为穿刺点,将径口气管插管退至穿刺部 位上后,(气管插管为18-19cm),戴无菌手套重新固定。以穿 刺点为中心,直径20cm,,安而碘由内向外消毒,铺洞巾, 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局部浸润,麻醉后,模行切开皮肤 1.5cm,术中左手固定气管,右手持带气管的穿刺针刺入气管 内,有明显落电感后拔除针芯,接注射器,回抽气泡,确认穿 刺针位置正确,穿刺针方向咯瞄向足端,将导丝经套管导入气 管腔内,拔出套管,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开组织和气管前臂, 再向导丝送入气管扩张锥,扩开组织和气管前臂,见有气泡冒 出,最后循导丝放入气管套管,拔出导丝及套管内芯后,立即 吸引气管内分泌物及血液,并充盈气囊,固定气管套管,拔除 经口气管插管,术后患者生命无明显波动。
持续(6-~8h)不放气一般不会导致黏膜缺血坏死[11]气囊充气后可使气管和套管间不 漏气,从而避免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吸入气道,并能防止气体由上呼吸道反流,以保证
有效通气量。由于气囊压力是决定气囊是否损伤气管粘膜的重要因素,故调整气囊压力非常 重要。气囊压一般为2. 26 ~2.66 kpa,当不能测气囊压时注入空气3 ~ 5 ml,以手触之如 耳廓硬度相当于2.26 ~ 2.92 kpa 的压力。建议配备压力表,操作中以l. 96 kpa 压力为适 宜。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常为“最小封闭压力”,相应 的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当“最小封闭容积”确定后,气囊容积一般不需再作调整。以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PPT学习交流
1
气管切开的概念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 的急救手术。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 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 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
PPT学习交流
2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一)喉阻塞:由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的严重喉阻塞, 呼吸困难较明显,而病因又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二)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为了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可考虑气管切开,如重度颅脑损伤,呼吸道 烧伤严重胸部外伤,颅脑肿瘤,昏迷,神经系病变等。 (三)预防性气管切开:对于某些口腔、鼻咽、颌面、咽、喉部大手术, 为了进行全麻,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施行 气管切开。 (四)取气管异物:气管异物经内诊镜下钳取未成功,估计再取有窒息 危险,或无施行气管镜检查设备和技术者,可经气管切开途径取出异物。 (五)颈部外伤伴有咽喉或气管、颈段食管损伤者,对于损伤后立即出 现呼吸困难者,应及时施行气管切开;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应严密观察, 仔细检查,作好气管切开手术的一切准备。一旦需要即行气管切开。
PPT学习交流
9
切管切口的护理
由于受周围皮肤细菌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很容易形成气 管切口感染。临床常采用在气管切口处放一无菌纱布套管 垫的方法预防感染。对气管切口采用氧疗法,即每天2 次 用灭菌生理盐水彻底清洁切口后,用45%氧气距离切口l cm 处,对准切口直吹20 min,同样也取得很好的预防和 治疗切口感染的效果,且经济方便,无任何反应和不良作 用。
气容积或压力调整,反而易出现充气过多和压力过高情况。虽不需常规放气充气,但非常规 性放气和调整仍然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