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教案
考点解读: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和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理解)
目标要求
1.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3.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知识梳理
1.生命对于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2.你感悟到的生命是怎样的?
生命是可爱的、可敬的、可贵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3.与其他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有什么不同?我们应当怎样发挥生命的独特性?人类应该如何对待世界上的其他的生命?
不同:(1)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人可以凭借自身的智慧过一种创造性的生活。
其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2)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
的智慧和才能。
(3)如何对待: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大自然的看护者。
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与尊重动物,珍爱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
4、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生命是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特有的现象,是自然界最珍贵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
人类来自于大自然,
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又依赖于自然。
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最终都离不开大自然。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人类要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5.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为什么说伤害其他生命就是在伤害人类自己?
(1)①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②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2)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6.为什么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
答:为什么: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一切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属于社会。
那种随意践踏自已生命,甚至放弃生命的行为,是一种对自我、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何珍爱:①学会爱自己,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敬和珍重;②用感激之心来看待生命,我们就是发现,其实,平凡的生命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③不管我们面对的是幸运还是一时的苦难,我们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悦纳自己的生命。
7.如何珍爱生命,追求人生意义,延伸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珍爱生命,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
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2)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我们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延伸生命的价值,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考点拓展
1教材纵横:与生命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学习。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提升自我,适应社会,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守法护法,健康成长,在与犯罪分子斗争的过程中,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感悟生命,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独特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从而做到关爱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我们要积极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不做有损自己或者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事情。
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消费者享有安全权,不容侵犯。
九年级第二课→关爱自然,关爱人类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2我国政府不惜牺牲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寻找失踪的MH370客机的下落说明了什么?
我国政府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等。
考题探究
探究点一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例1 【直面挫折实现人生价值】
易洪永是肢体残疾人,2010年在深圳因公受伤致残,左腿截肢、右腿严重变形,鉴定为二级伤残。
虽然遭受不幸,但他毅然苦研中国传统文化,并热衷慈善,“帮助他人使我获得真正的快乐”易洪永笑着说道。
他用自己的行
动诠释着生命的坚强。
易洪永的感人事迹对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4
分)
应对策略:本题是一道演绎类简答题,在解答时,首先,
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语“实现人生价值”;其次,要能从
材料中寻找题眼“志愿者”,由此可以确定与本题相关的
教材知识为“提升生命的价值”。
注意:启示既要答出相
关的教材知识,还要落脚到对我们的行为要求。
答案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
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③我们要珍爱生
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
生命的价值。
④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
时,我们应该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
(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4分)
得分指导
示例:灾难压不垮坚强的中国人!2017年,山东、新疆等地都有震级不大的地震,南方遭遇暴雨,有小范围的洪
涝。
北方遇到冷暖空气交汇,下了冰雹,局部地区6月还
下了雪。
在这些自然灾害面前多少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多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多少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多
少人忙碌在救灾现场,多少人用微笑面对困难……
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答出五点)(6分) 答题策略
辨性质:本题是一道归纳类简答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审要点:(1)从材料来看:需要逐句分析,找准题眼,即从“多少人”的表现来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
(2)从问题来看:
①要注意所答内容必须为教材中的内容。
②“哪些观点”说明回答的内容要广泛。
③从题的分值来看,此题每一知识点1分,至少要答出五点,这就要求我们广泛联系,全面概括,尽量不要遗漏,
造成失分。
如何答题
析思路:1)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可以概括出“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2)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援助”“忙碌在救灾现场”可以概括出“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延伸生命的价值”。
3)由“坚强”“微笑面对困难”“生命”“援助”等关键信息概括出“战胜挫折”“民族精神”“社会责任
感”“自救自护”“生命健康权”等知识点。
写答案: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②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③生命健康权是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⑤勇于战胜挫折。
⑥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⑦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⑧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⑨延伸生命的价值等。
(言之有理,答出五点即可得满分)
解题规律
归纳类简答题的解题规律
归纳类简答题一般要求回答材料体现(反映)了什么(哪些)观点、道理;要求探究其原因,推断问题“如何解决”或分析材料有什么意义、作用或给我们什么启示等。
特点是分值小,“小题小分化”,回答时要强调广度,尽量增加对课标知识点的覆盖面。
解答此类题型时要套用下列解题规律:
(1)审材料,提取关键词:要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
(2)审设问,确定答题范围:依据材料中心意思及关键词,按照设问的要求确定答题范围,找准答题角度,确定答题要点。
(3)按要求组织答案:回归教材,结合相关知识,在表述观点时要注意与材料相结合,有时候有些观点需要自己去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