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3.4 力的合成
1、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 )
2.如图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1F 、2F 的共同作用下,将
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 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 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
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
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
D.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
3.设有五个力同时作用于质点P ,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
线,如图所示,这五个力中的最小力的大小为F ,则这五个力的合力等于 ( )
A .3F
B . 4F
C .5F
D .6F
4.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 1、F 2、F 3,关于它们合力F 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 1+F 2+F 3
B.F 的大小至少比F 1、F 2、F 3中的某一个大
C.若F 1∶F 2∶F 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 为零
D.若F 1∶F 2∶F 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 为零
5.如图所示,表示合力F 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θ的关系图线,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________和________.
6.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这一点上,当两力同向时,合力为A ,反向时合力为B ,当两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
A. 22B A +
B. 2B A 22+
C.A +B
D. A +B 2
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
则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是( )
A .2F 1
B .F 2
C .2F 3
D .0
8.在广州亚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中,中国选手程明获得冠军。

创造了中国女子箭手在亚运个人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那么射箭时,若刚释放的瞬间弓弦的拉力为100N ,对箭产生的作用力为120N ,其弓弦的拉力如图乙中F1和F2所示,对箭产生的作用力如图中F 所示。

弓弦的夹角应为多大?(cos53°=0.6)
3.5 力的分解
1.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求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若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且成一定夹角,分解是唯一的
B .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C .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D .此合力有可能分解成两个与合力等大的分力
2.如图所示,物块所受重力为10N ,放在光滑斜面上由一弹簧秤沿斜面拉住,使
它静止。

已知弹簧秤读数为6N ,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
A .4N
B .8N
C .10N
D .无法确定
3.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的人,用绳子通过滑轮拉质量为M 的物体。

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摩擦力,当人拉绳子向右走过一步,系统仍保持平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少
B .地面给人的摩擦力减少
C .人对地面的正压力增加
D .绳子的拉力变大
4.如图3-14所示,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F 1、F 2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 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 .物体受到mg 、F N 、F 1、F 2四个力作用
C .物体只受重力mg 和弹力F 作用
D .F N 、F 1、F 2三力的作用效果与mg 、F 两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5. 如图3-18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 ,轻细绳AO 和BO 的A 、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
水平,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 的拉力F 1和BO 的拉力F 2的大小是 ( )
A .F 1= mg θcos
B .F 1=mg θcot
C .F 2=mg θsin
D .θ
Cos 2mg F = 6.如图所示,细绳MO 与N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 的重力过程中(绳OC 不会断)( ) A .ON 绳先被拉断 B .OM 绳先被拉断
C .ON 绳和OM 绳同时被拉断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质量为30kg 的小孩坐在10kg 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
向上的大小为100N 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
(sin37°=0.6,cos37°=0.8),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8.图中氢气球重力为10N ,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N 。

由于受到水平向左
的风力的作用,使系气球的绳子与地面成60°,试求:(1)绳子的拉力; (2)
水平风力的大小。

图3-14
G C O M
N 图3-18
3.4 力的合成
1、B
2、 D
3、D
4、C
5、10 N8 N
6、B
7、C
8、α=106°
3.5 力的分解
1、C
2、B
3、C
4、C
5、B
6、A
7、(1)340N(2)0.24
8、(1)43N(2)23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