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科医学概论百度文库

全科医学概论百度文库


≈≈≈≈≈分≈化期≈≈≈≈≈≈
未分化期 无症状期
健康状态
专科处理 全科处理
全科医生预防的特点
临床预防(又称个体预防)
是指在临床场所,由临床医 生对健康人和无症状病人采 取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
主要包括咨询、筛查、免疫 接种和化学预防
全科医生的临床预防又叫做 预防性照顾
(5)连续性照顾
建立健全的预约、转诊、随访制度
动态化的健康档案
包括个人和家庭医疗保健记录、转诊与会诊记录,等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70号
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居民或家庭自愿 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医生团队由二级以上医院 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组成,探索个体诊所开展 签约服务。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
神灵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全科医学
兼顾生物、心 理、社会的 全人照顾模式
4、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
近来,全球医疗花费快速增长,但性价比不高 大部分卫生资源消耗在少数危重患者的治疗上,而不
是广覆盖的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这种资源的不合理消耗,不仅使政府不堪重负,也使
康 儿复 科医

预 防 医 学
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与其他专科医学的关系
(2)具有地域和民族特点
全科医学的服务领域主要定位在基层卫生保健
全科医学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多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的首诊场所。
各个国家全科医疗服务内容,因地域、民族、文 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异
(3)强调整体性的临床思维方法
从生前到死后(From womb to tomb)
人生的各个阶段:全生命周期 健康-疾病-康复各个阶段:全疾病周期 任何时间地点(如出差、旅游、住院等)不间断服务
连续性照顾的基本条件
相对固定的服务关系
全科医生要与个人或家庭签订一份契约或合同,以明 确这种稳定的服务关系
稳定的医患联络渠道
公众十分不满,降低幸福感,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二、全科医学的发展简史
现有全科,后有专科。中国古代的“郎中”和西 方早期的“医治者”都不分科
19世纪初,Lancet杂志首次命名通科医生 (General Practitioner)
当时的欧洲,80%的医生都是“通科医生”,中 国基本没有专科医生
(3)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
社区是全科医学的主阵地。全科医疗主要依托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全科医疗服务要立足于社区条件 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开展健康服务 不同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不同,要开展针对性健康服务
(4)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
存在 健康 问题
健康 状态
疾病
三级诊疗 二级诊疗
1968年,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ABFP,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Practice)成立,次年成为美国第20个专 科,标志着全科医学学科的正式成立
通科医疗发展史(马鞍形曲线)
通科的早期兴盛 20世纪专科化兴起 通科医疗的衰落 全科医学的诞生
100
专科医学 兴起/鼎盛
50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
海医会全科分会
三、全科医疗
概念 作用 特点
1、全科医疗的概念
是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 一种基层医疗专业服务,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要 医疗形式。 以门诊服务为主体 首诊服务
整合医学是一个知识体系,全科医学是一个临床学科
全科医学是整合医学的枢纽,全科医生是整合医学理想 的协调员
2、全科医学学科的特点
是一门综 合性的临 床医学学

具有地域 和民族特 点的现代 服务模式
强调临床 性的思维
方法
高度重视 服务艺术
(1)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科
……
内外 科科
妇 产 科
10 1910
1950
专科医学 局限性显示
1995
三、世界各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
美国
• 大多数家庭医生在社区开诊所, 少数在大医院家庭医学科从事医 疗和教学
• 多数州强制社区首诊,否则医保 不报销
• 全科医生收入显著低于其他专 科,但仍属绝对高薪
英国
• 基本实现免费医疗。 • 强制社区首诊。 • 每名医生服务2000人,医患双
使用 方便
关系
亲切
(8)协调性照顾
全科医生是卫生服务协调者和健康代理人,成为 动员各种诊疗相关资源的中心和枢纽
提供“无缝式”的转会诊和咨询服务 熟悉病人及其家庭,利用家庭资源 掌握社区/社会卫生资源,提供社区/社会支持
(9)以团队合作为基础
社区医疗团队包括
全科团队、门诊团队、社区团队、康复团队等
全科医学概述
中国医大一院 全科医学科 齐殿君
授课内容
1 全科医学的产生和发展 2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 3 全科医学教育
一、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
人口老龄化
疾病/死因谱变化
医学模式转变 医疗费用上涨
1、人口增长与老龄化
2、疾病/死亡谱的变化
心血管 疾病
意外 死亡
恶性 肿瘤
3、医学模式的转变
一个完整的个体 的特征和需求
家庭的健康问题
• 以家庭为单位 • 了解家庭与个人
之间的关系和家 庭对健康的影响
社区常见 健康问题
• 诊疗 • 管理 • 康复 • 预防
4、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
综合性 以家庭 为单位
连续性 以社区 为范围
以人为 中心
以预防 为导向 协调性
以团队
为基础 可及性
(1)以人为中心的照顾
哲学方法: 具有科学基 础的整体论
兼顾疾病和 患者诉求
全方位 全周期
兼顾个人、 家庭和社区
(4)高度重视服务艺术
以维护个 体长远的 总体健康 为己任
注重人胜 于疾病
注重伦理 胜于病理
注重满足 病人的要 求胜于疾 病的诊疗
3、全科医学的研究对象
完整的人
及其健康问题
• 以人为本 • 以健康为中心 • 来了解病人作为
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发展与改革的决定》 原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全科医生制度总体目标
到2020年
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 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
的服务模式
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 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需求
全科医学发展现状
学科定位 已经明确
• 临床医学 二级学科
• 独特的研 究领域、 理论体系 和方法论
发展方向 比较清晰
• 探索基层 签约服务
• 医学院均设置全科医学科 • 全科住培为期三年。
四、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 后期引入全科
医学概念
1993年中华医学 会全科医学分会 成立,标志着我 国全科医学学科 的诞生
1997年至今, 政府进一步推 动了全科医学 发展
政府推动“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
时间 1997年 2000年 2006年 2011年 2015年
不仅重视病人所患的病,更重视患病的人 不仅要寻找有病的器官,更重要的是维护服务对象
的整体健康 提供个性化服务 调动病人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
家庭结构和功能,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 不同阶段的家庭生活周期,存在不同家庭重要生活
事件和压力 协调家庭资源,有利于健康促进
(6)综合性照顾
服务内容
• 预防 • 诊疗 • 康复
服务范围
• 个人 • 家庭 • 社区
服务层面
• 生物 • 心理 • 社会
服务对象
• 不同年龄 • 性别 • 病患类型
服务手段
• 现代医学 • 传统医学 • 替代医学
体现了全科的“全方位”和“立体型”
(7)可及性照顾
价格 便宜
地点 接近
结果 有效
通科医生的衰落
100% 50%
83% 76% 62%
45%
21%
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美国执业医生中通科医生的比例
通科医疗的复兴
随着慢性病的蔓延,专科医疗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同科 医生再次得到重视
1947年,美国通科医疗学会成立 (AAGP,American Academy of General practice)
提交
授课内容
1 全科医学的产生和发展 2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 3 全科医学教育
一、全科医学
概念 学科特点 研究对象 基本原则 人文精神
1、全科医学的概念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叫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 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
医学的专科化
1889年,Johns Hopkins大学成立是美国医学 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探索了“Hopkins模式”
大学教育取代了学徒式的培训方法
1910年,“Abraham Flexner报告”开启了医学 专科化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