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寿光人民医院1#病房楼、传染楼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寿光人民医院1#病房楼、传染楼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前言1、建设项目特点寿光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7月,法人袁景亮,位于寿光市圣城街道文圣街南,北关村东,是潍坊医学院和益都卫生学校教学医院。

医院总占地面积7.16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907张(门诊综合楼806张,病房楼及传染楼等1101张),年门诊病人81万人次,现有职工1380人,担负着全市人口及周边县(市、区)部分群众的医疗、保健、救治任务,是寿光市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急诊急救中心。

医院内现建有门诊综合楼、高液氧治疗中心、1#病房楼、结核病病房楼、传染楼、放疗中心及办公辅助用房等。

其中门诊综合楼项目和高压氧治疗中心项目均已办理环评和验收手续,门诊综合楼项目于2011年4月16日取得潍坊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关于寿光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批复文号:潍环审字[2011]86号),并于2017年12月完成寿光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的验收工作;高压氧治疗中心项目于2015年6月29日取得寿光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关于寿光市人民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批复文号:寿环审字[2015]66号),并于2017年10月完成寿光市人民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项目的验收工作。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院内1#病房楼、结核病病房楼、传染楼、放疗中心及办公辅助用房等较老的建筑均未办理环评手续,属于违规建设项目,2018年9月27日潍坊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寿光市人民医院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要求对1#病房楼、传染楼等无环评手续建筑重新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018年10月10日寿光市环保局下达对寿光市人民医院1#病房楼、传染楼等项目的处罚决定书,罚款40万元。

2018年11月19日寿光市人民医院向寿光市环保局缴纳40万元罚款。

“1#病房楼、传染楼等项目”投资40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栋21F病房楼、1栋5F宿舍办公楼、1栋5F办公楼、1栋3F(部分4F)培训中心、1座1F餐厅、1座2F总务楼及其仓库、1座1F结核病病房、1栋3F传染楼及1座1F放疗中心,总建筑面积81420.26m2,病房楼设置儿科、外科、产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手术室等诊室;主要配置多功能呼吸机、血气分析仪、清洗消毒器、灭菌器、高温干燥柜、心电图机、纤维胆道内镜、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多普勒胎心仪、多参数监护仪等医疗设备1105台/套。

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 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本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三十九、卫生-111、医院新建、扩建床位500张及以上的,故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寿光市人民医院委托潍坊宇鸿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所对寿光市人民医院1#病房楼、传染楼等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2019年1月编制完成了《寿光市人民医院1#病房楼、传染楼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

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项目对环境污染的特点,本次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和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论证为评价工作重点。

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寿光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及敏感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周边大气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对本项目影响有限,在可接受范围内,选址较合理;通过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项目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本项目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看,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5、致谢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寿光市环保局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监测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项目组2019.04目录1 总论 (1)1.1 编制依据 (1)1.2 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7)1.3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确定 (8)1.4 评价标准 (9)1.5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4)1.6 环境保护目标 (16)2 工程分析 (20)2.1企业背景 (20)2.2 现有工程概况 (21)2.3 本项目概况 (28)2.4 本项目工程分析 (44)2.5 污染物汇总 (62)2.6整改措施 (63)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4)3.1 自然环境概况 (64)3.2 寿光市总体规划概况及其符合性分析 (75)3.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77)3.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87)3.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98)3.6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104)4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07)4.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107)4.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19)4.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23)4.4声环境影响分析 (126)4.5固体废弃物和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130)5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134)5.1 环境风险调查 (134)5.2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137)5.3环境风险识别 (137)5.4环境风险分析 (138)5.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39)5.6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44)5.7环境预警监测及风险应急监测 (146)5.8小结 (147)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48)6.1 污染防治措施 (148)6.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48)7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152)7.1 总量控制原则与对象 (152)7.2 总量控制分析 (152)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3)8.1 环境效益分析 (153)8.2 社会效益分析 (154)9 环境管理与自行监测 (155)9.1营运期环境管理 (155)9.2环境监测 (160)9.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内容 (164)10 结论与建议 (167)10.1 结论 (167)10.2 必须采取的环保措施 (171)10.3 建议 (172)10.4 本项目整改问题 (174)附件1、环评委托书;2、土地证明文件;3、门诊综合楼项目环评批复4、高压氧治疗中心项目环评批复5、污水处理站投药记录6、医疗废物接受协议7、接受危废单位的经营许可8、危废转移联单9、罚款单据10、执业许可证11、检测报告1 总论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0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07.0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10.26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03.0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10.26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发布,第682号修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环生态〔2016〕151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18.06.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2018.07.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发改委令第21号)《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8.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380号令,2003年6月16日);《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 号);《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卫医发〔2003〕287号);《关于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环境管理法律适用问题的复函》(环函〔2004〕96号);《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环保总局令2004年第21号);《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环发[2003]188号)。

《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6号,2010.1.26实施);《关于一次性医疗器械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函[2005]713号);《关于发布<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发[2003]197号);《关于发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的公告》(环发[2003]206号);《关于印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通知》(卫医发[2003]287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环发[2003]188号);《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6号);《关于依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发〔2004〕201号);《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知》(环办[2004]40号);《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监管力度的紧急通知》(环发[2003]71号);《关于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通知》(环发[2003]1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3〕45号);《关于印发〈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环发〔2011〕12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关于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发〔2013〕103号);《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环发〔2013〕104号);《关于当前环境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环办〔2013〕86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161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的通知》环发〔2015〕162号;《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84号);《关于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16〕190号);《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6〕1162号);《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2018]11号);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厅[2018]70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环发〔2015〕163号;《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环水体[2016]186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