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
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分别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0.0%,明显由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早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亦有文献表明[2]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女性肿瘤的前三位,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治疗,而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术式则是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
2011年2月~2012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分别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影像学和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Ⅰ期或Ⅱ期乳腺癌,均为单侧,均为原发乳腺肿瘤,乳腺肿瘤距乳头≥3 cm,乳腺肿瘤未浸润乳头乳晕,并排除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及患有精神性疾病者;将其中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
观察组20例,年龄28~57岁,平均(41.5±3.9)岁;Ⅰ期15例,Ⅱ期5例。
对照组20例,年龄31~60岁,平均(42.2±4.3)岁;Ⅰ期14例,Ⅱ期6例。
两组患者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吸麻醉的方法。
观察组行保乳手术,于乳房肿块及腋窝分别做切口,将肿块周围1~2 cm的正常乳腺组织及肿瘤基底的胸肌筋膜切除,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及速冻切片检查;若切缘呈阳性则将肿块周围切除范围继续扩大,直到切缘阴性;然后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清扫后将橡胶负压引流管置入,缝合皮肤[3]。
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做梭形切口,将乳头及肿瘤周围3 cm 以内的皮肤、患侧乳腺全部切除,保存胸大肌、胸小肌;再于腋窝作切口,对腋
窝淋巴结进行清扫。
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辅助化疗,化疗方案采取CEF或CMF,其中观察组CEF化疗13例,CMF化疗7例,对照组化疗CEF化疗14例,CMF 化疗6例。
两组化疗2个周期后均行放疗和(或)内分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并根据相关文献[4]拟定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中、差4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 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术后并发症及预后
观察组出现皮下积液、伤口感染、患侧上肢肿胀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3例,皮瓣坏死和患侧上肢肿胀各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随访至今均存活,观察组局部复发和转移各1例,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为5.0%;对照组局部复发和转移各1例,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为 5.0%,两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目前我国仍以改良根治术作为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
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希望在不影响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乳房的功能和外形,因而对早期乳腺癌采取保乳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有研究表明[5],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最佳手术方式,还有研究表明[6],保乳手术近年来在我国已经逐渐开展起来,逐渐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标准。
但是并非所有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都能够进行保乳手术治疗的,其具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故而采取保乳手术治疗时笔者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在本研究中,笔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0.0%,明显由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8-313.
[2]杜稼苓,路选,王颖,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4):286-287.
[3]郑瑞.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远期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9):678-679.
[4]郭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60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1):51-52.
[5]梁开惠,谭明录,莫红光.乳腺癌保乳改良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6):799-801.
[6]李鹤成,沈坤纬,沈镇宙.乳腺癌外科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l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