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原著 文章编号:1000-2790(2006)02-0179-03高技术局部战争战斗应激反应减员预计研究王欣宇1,季 林1,向 英1,刘 涛1,徐 雷2(1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3,2军事医学科学院卫勤与情报所卫勤研究室,北京100850)收稿日期:2005-07-05; 接受日期:2005-11-01基金项目:全军 十五 后勤学术研究计划课题(01G001-1)通讯作者:徐 雷.Te:l (010)66931186 Em ai:l xu l ei@f mm u 作者简介:王欣宇.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徐 雷).Te:l (029)84774857 Em ai:l w eiqi n @f mm u .edu .cnForecasti ng of co m bat stress reaction losses i n high -technol ogy local warWANG X i n-Yu 1,JI L i n 1,XIAN G Y ing 1,LIU T ao 1,XU Lei 21D epart m ent o fH yg iene and H ealt h Serv ice ,Schoo l of P reventi veM ed i c i ne ,F ourth M ilitary M edical U niversity ,X i an 710032,Ch i na ,2Instit u te o f H ea lth Se rv ice and M edica l In f o r m ati on ,A cademy ofM ilitary M ed i ca l Sc i ences ,Be ijing 100850,Ch i na Abstract A I M:T o t heoreti ca lly explore the f o recasti ng of combat stress reaction (CSR )losses i n future high -techno l ogy local wa rfare .M ETHODS :In t h is study ,the me t hods o f litera -t u re rev i ew and data collecti ng w ere used to obtain t he latest i nfor -m ati on i n th i s field .Comb i n i ng literature ana l ys i s and t heor i es of m ed ica l l osses ,w e used bo th qua lita ti ve and quantitati v e m ethods to f o recast t he occu rrence o f CSR and the l osses caused by it .RE S ULTS :In t he f u t ure battlefield ,ar m ed f o rces would befac i ng mo re difficult tasks and m ore tough surroundings .Ser i ous CSR casualties would result .T he forecasti ng pattern o f CSR l osses w as estab lished based on the ana l y si s o f the m ain factors that infl uence CS R casua lti es .CONCLUS I ON :T he results no t on l y have so m e theo re ti c values bu t a lso prov i de so m e theo retical ev i dences and technolog i c s upport for the psy cholog i ca l hea lt h service i n future w arti m e .K eyword s co m bat stress reac ti on ;forecasti ng pattern ofl o sses ;factor ana l ys i s ,statistical摘 要 目的:在理论研究领域探求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战斗应激反应(CSR )减员预计的问题.方法:广泛查阅文献和收集大量相关数据,采用历史文献分析的方法,结合卫生减员理论,对我军CSR 的发生及减员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结果:在未来战争中,军队的任务更加艰巨,战场环境更加恶劣,战斗应激减员将大量发生.根据CSR 减员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建立CSR 减员预计模型.结论:研究结果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在战时和平时,可以为部队心理卫生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上的支持.关键词 战斗应激反应;减员预计模型;因素分析,统计学中图号 R149 文献标识码 A0 引言战斗应激反应(co m ba t stress reaction,CSR)减员是战时卫生减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的危险性、艰苦恶劣的环境,以及高技术条件下全方位、全时空和多层次的心理战的强大攻势,必然给参战官兵带来巨大的压力,大量出现CSR 减员会严重影响作战部队的战斗力.研究CSR 发生和减员规律,分析战争状态下的诸多因素对CSR 减员的影响,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作战特点,探索科学、适用的CSR 减员预计方法,更准确地预计CSR 发生和减员人数,对完善我军心理保障体系和提高官兵的心理保障水平,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现实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CSR 减员数据,英军在马岛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在中东战争和黎巴嫩战争中CSR 的统计资料,以及我军在朝鲜和西南边境作战的相关资料.1.2 方法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明确CSR 减员的定义和后送标准,然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军、以军和英军的CSR 减员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从战役的角度,分析历史和未来战争的特点,探讨CSR 发生和减员的规律,分析引起CSR 发生和减员的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我军实际,建立预计CSR 减员的计算公式,最后将影响CSR 减员的主要影响因素量化取值,通过CSR 减员预计模型,对CSR 减员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2 结果2.1 建立C S R 减员预计计算公式 大量的数据表明,CSR 的发生及其减员和W I A 的关系最紧密,可预测性最强[1].在30d 的常规作战中,CSR 和战伤(w ounded i n action ,W I A )之比是1 4~5,激烈战斗中达到1 2,使用核、化学、生物武器时达到1 1;使用致命毒剂时可能高达2 1;战争时间超过1m o且战斗频繁激烈时,CSR发生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W I A数量.所以,根据不同作战环境下CSR与W I A减员的比例,出现CSR的人员,在到达早期救治机构之前,经过适当心理干预,能够恢复作战能力的约占85%.我们利用W I A作为战斗应激强度的指标,结合我军预计战伤减员的计算公式[2],建立CSR减员总数预计的简易计算公式.CSR减员数=参战人数 战斗减员率 伤员占伤亡百分比 C (1-85%);C(常规武器作战CSR 与战伤减员的比值1 3至1 2)=25%~33%;C n(使用核武器CSR与战伤减员的比值1 2)=33%;C b (使用生化武器CSR与战伤减员的比值1 1)=50%.这种计算方法简便,易操作,以W I A减员作为预计CSR减员参照的基本数据,其数据来源可靠,容易得到数据支持.由于师以下各单位的作战任务和参战人数不同,在不同的作战样式、作战条件、作战环境下,各单位CSR的发生率和减员率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进一步检验该公式的可靠性.2.2 建立CS R减员预计模型对CSR计算公式的结果进行检验和校正 由于CSR减员计算公式是基于CSR占W I A的百分比上建立的,而CSR减员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作战类型、作战样式、作战持续时间、战斗激烈程度、作战任务、作战对象、作战指挥等.为了更加准确地估算CSR减员数量,我们结合CSR减员主要影响因素,建立CSR减员预计模型,对CSR减员计算公式的结果进行检验和校正.2.2.1 量化CSR减员的影响因素 我们通过筛选、归纳和分析,对作战强度、武器装备水平、兵力对比、军政综合素质及心理卫生保障水平等6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等级区分,作为CSR减员预计模型的变量[3],其取值范围分别为: 标准CSR减员率 的取值可根据历次战役战斗减员的经验数据[4](也就是标准战斗减员率)进行推算:当师级、集团军和方面军标准战斗减员率分别为40%~50%,17%~20%和6%~8%时,标准战伤减员率分别为30%~37%, 13%~15%和5%~6%;标准战斗应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2%,4%~5%和2%;标准战斗应激反应减员率分别为0.2%~0.3%,0.1%和0.04%. 作战强度 为分析型主观变量,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其取值范围分别为0.5,1,2; 兵力规模比值 为客观变量,当我军对敌军兵力比值为3 1以上, 2 11,1 1时,分别取值为0.5,1,2; 武器装备比值 为客观变量,当敌弱我强、敌我相当、敌强我弱时,分别取值为0.5,1,2; 战场环境对我(作战运用)不利程度 为分析型主观变量,分有利、一般、不利,其取值范围分别为0.5,1,2; 军政综合素质 以组织纪律性、战斗意志、凝聚力和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来衡量,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分别取值为0.5, 1,2; 心理卫生保障能力 包括心理保障人员配置合理,心理救治措施等,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取值为0.5,1,2.2.2.2 CSR减员预计模型 我们在对影响CSR减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量化的基础上,建立某类战役单位在战役中的CSR减员预计模型:R=S [1-(1-r s)F H B G J Z] (1-85%) R:CSR减员总人数;S:参战人员总数;r:战伤减员率;s:CSR占W I A的百分比;F:作战强度;H:战场环境对我不利程度;B:武器装备对比;G:兵力对比;J:军政综合素质;Z:心理卫生保障水平.3 讨论3.1 CSR减员主要影响因素及减员趋势 对CSR 减员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作战强度、武器装备水平、兵力对比、军政综合素质及心理卫生保障水平等. CSR的发生率与部队的作战强度密切相关,CSR减员率的大小与W I A减员成正比,即作战强度越高,则己方的CSR减员率越高; CSR减员程度与参战部队规模以及敌我兵力对比情况密切相关,占绝对优势的一方CSR发生率低,劣势的一方CSR 发生率高,减员率也就随之升高; CSR减员率的高低与战斗力比值成反比,即己方对敌方的战斗力比值越高,则己方的CSR减员率越低; CSR减员率的高低与战场环境条件对我作战运用的不利程度成正比,若战场环境条件不利于己方战斗力的发挥,则己方CSR减员率趋于上升; 作战部队的战斗意志和凝聚力、指挥水平与战争中发生的CSR之间的关系呈负相关,CSR的发生率不仅是衡量战斗严酷程度的指标,也折射出整个部队的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组织纪律性、战斗经验和士气等整体军政素质; 作战部队CSR发生率和减员率反映心理卫生保障水平和能力.平时重视心理健康,保障水平高的部队,战时CSR发生率较低,减员率也相对较低.未来战争,大量高技术武器运用于战场,战争的突然性和作战的不确定性以及战争的对抗性和战场环境的残酷性增强,加之敌人可能实施大规模的心理战,我军可能会发生大量CSR减员;随着军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的增加,部队人员构成比发生了变化,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心理承受力较差,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缺少实际作战经验,在未来战争中CSR的发生率和减员率,较以往战争呈上升趋势,对部队战斗力造成严重的影响.3.2 CSR 减员预计效果评价 将朝鲜战争、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以及马岛战争英军的有关数据,运用CSR 减员计算公式对CSR 发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当时的情况,对影响CSR 的各主要因素,进行取值,录入CSR 预计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表1),说明该减员预计模型和计算方法较符合作战实际,并能编程应用,操作简便,计算迅速,且能自动打印出所要的数据.表1 不同计算方法对CSR 发生率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率的比较(%)战争实际发生率公式计算结果模型预计结果朝鲜战争373035马岛战争3145海湾战争15917伊拉克战争2533.3 我军CS R 减员率与美军的差别 我军与美军存在卫生减员统计标准的差异.美军是从营一级就开始统计卫生减员的,所以统计的CSR 减员就多些.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军统计的CSR 减员率实际上就是CSR 的发生率;而我军卫生减员统计是从伤病员后送到团一级救治机构开始的,团以前完成救治的轻伤病员不计入卫生减员.实际上,大多数出现CSR 的人员在团以前,经过短暂的休息,恢复到了正常状态.所以,我军CSR 减员明显少于美军.由于目前我军减员资料中缺少CSR 减员的历史数据,对我军作战行动中CSR 减员的验证,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校正,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模型.本研究运用卫生勤务学卫生减员的理论与方法,所建立的CSR 减员预计简易计算公式和CSR 减员预计模型,为完善我军战时医疗后送保障和卫生减员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1]雷二庆,王衍发.战斗应激反应控制[A ].吴乐山,孙建中.现代军事医学战略研究[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34-158.[2]尹宗江.军队卫生勤务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3]李德彩.战略后勤指挥决策模型化研究[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66-82.[4]李 英,孙 海,吴光德.登陆作战战斗减员率小议[J].解放军卫勤杂志,2002,4(3):135-136.编辑 吴 涛综述 文章编号:1000-2790(2005)24-0181-03枕颈部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治疗范国华1,胡学昱2,罗卓荆2(1武警福建总队医院外二科,福建福州350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33)收稿日期:2005-11-09; 接受日期:2005-12-02作者简介:范国华.硕士,主治医师.Te:l (0591)83128153 Em ai:l guohu af an69@126.co m关键词 畸形;颈椎;脊髓损伤中图号 R 682.1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上颈椎畸形即枕颈部畸形,是指寰枢椎和其附属结构及与之相连的枕骨及其包含的神经组织等,由于先天发育因素造成的解剖结构异常,有时伴有远部畸形.枕颈部发育畸形临床上并不少见.该部分结构复杂,加之胚胎发育过程特殊,可发生多种结构并存的畸形,但限于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对胚胎发育研究的不足,导致以往仅限于满足一种畸形的诊断而遗漏其他可能并存的结构异常.人类的枕颈部借助完整的骨性和纤维解剖结构来维持其稳定功能、运动功能和保护功能.这一部分的畸形影响到其功能,在一定条件如创伤、退变下,容易造成脊髓受压或损伤,严重者将影响生命.畸形本身不可避免,治疗所要解决的则是不稳定和脊髓压迫两个问题.枕颈部畸形主要包括: 齿突发育畸形; 环枕融合(寰椎枕骨化); 颅底扁平和颅底凹陷; 枕骨大孔狭窄(枕骨颈椎化); 寰椎后弓缺如; 寰椎后小桥; 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我们仅列举其中相对常见的类型,并对疾病的分型、诊断及治疗加以简单叙述.1 齿突发育畸形1.1 分型、诊断 齿突是上颈椎关节重要的骨性连接结构,寰椎借助横韧带将齿突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来保证寰枢关节的稳定.齿突和横韧带发育不良是造成寰枢椎不稳的主要先天性因素,约占枕颈部畸形的4/5.齿突发育畸形可分为齿突发育不良、齿状突分离和齿状突缺如三种,其中齿状突缺如很少见,有时易将齿骨与齿状突骨折不连混淆.G reenberg 将齿状突畸形分为: 型(游离齿状突骨,齿突与枢椎不融合); 型(齿突腰部缺如,尖端游离小骨与基底分离); 型(齿突基底不发育,仅残存齿突尖); 型(齿突尖部缺如); 型(整个齿突缺如).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提出短齿畸形,即较正常齿突短小,基底较宽.各型齿突畸形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早期因活动度小,神经压迫症状和寰枢椎不稳不明显,但头部被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