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校篇一、懂得西政1、西政概况学校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1953年, 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
建校伊始,学校得到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4年,学校从嘉陵江畔的化龙桥迁至歌乐山下的烈士墓旁。
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学校。
特殊的建校背景,使学校聚法学之名流,纳实务之精英,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先后经历了由西南大区、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庆市等多次隶属关系变更。
“文革”期间曾被迫停办,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复办。
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也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
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位于两江新区的渝北校区。
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4年,经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学校办公中心由沙坪坝校区迁至渝北校区。
200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高校;10月,学校进入“部市共建”大学行列。
60余年的励精图治,拼搏发展,学校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从继续教育到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在法学教育方面,是全国公认的规模最大、学科体系齐全、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社会贡献突出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2、西南政法大学十三个学院(1 )、民商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成立于2003年7月,现下设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与妇女理论4个教研室,拥有1个重庆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市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和7个校级科研机构,具有民商法和知识产权法两个专业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主要承担全校法学等专业3门必修课程和20余门选修课程的本科教学任务。
拥有商法学和民法学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一一外国民商法,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一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另有4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和7门校级精品课程。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现任院长为知名民商法学家赵万一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为知名知识产权法学家张玉敏教授。
2010年6月,以我院知识产权法学科为基础,在整合校内其它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内领先的知识产权学院。
目前,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暂时挂靠民商法学院,与民商法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制度,并单独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的师资队伍。
截至2010年9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已取得博士学位者47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 1人,“司法部优秀教师” 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人,“重庆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2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重庆市教学名师” 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十佳师德标兵”多人。
学院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协调发展观、以生为本观、全面质量观和开放教育观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团结拼搏,奋发图强,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逐步形成了民商法学院的办学特色。
(2 )、经济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建立较早的法学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72人,本科学生二千多人,硕士、博士研究生三百多人,学院下设有6个教研室,设有经济法、环境资源法2个博士点, 经济法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首届高校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等1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和30余项省部级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岀了突岀的贡献。
自2000年起,在由中国管理科学院组织的全国研究生培养水平评估中,经济法学科点均被评为A++级,多次蝉联全国第一。
(3)、国际法学院2009 年,西南政法大学为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以国际法学科为依托组建了国际法学院。
学院目前拥有中国西部唯一的国际法专业博士学位点,已成为西部地区高端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院设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教研室;拥有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WTC案例教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法学会创设的中国一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批准建设的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拥有中国法学会中国一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40名,其中,专职教师32名,教授10名。
4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率100%, 50%以上的教师有岀国海外学习经历。
50%以上分别担任有全国性学术组织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的咨询专家。
为强化实务教学,聘请了20余名国际法实务界和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特色发展之路,与中国法学会外联部、商务部条法司和外交部条法司协同创新,着力打造中国一东盟法律研究、海洋与空间法律政策研究和WTC案例及教学研究三大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和留学生等完整的人才培养层次,每年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名左右,硕博士研究生70名左右。
学院以建设教育部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为契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国家民族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
已经着手“本硕连读”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基地建设方案。
经学校批准,学院与商务部条法司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自2012年起在国际法专业研究生中每届选拔12名左右的学生设立涉外法律人才试验班项目。
学院强调学生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和社团的作用,打造“一赛两刊三论坛”,即,推岀国际法英文辩论比赛,推岀内部英文期刊《青年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和网络学术刊物《国际法学苑》,推出以本科生为主的“法瞰天下学术论坛”、硕士生为主的“青年国际法论坛”以及博士生为主的“西南国际法论坛”。
学院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课程的设置上,注重专业基础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相结合。
开设涉外专业特色课程。
其中,《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为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的教学团队为重庆市级教学团队。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和国家的需要结合,打造《西南国际法评论》、《西南国际法文丛》和《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文丛》等成果岀版平台。
近三年来,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显示性项目,在人民岀版社、法律岀版社和《中国法学》、《现代法学》以及国外SSCI期刊等岀版社和权威期刊岀版著论200余篇(部八研究领域涉及当前国际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部分成果获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肯定,社会影响力显著。
展望未来,国际法学院将以国际的视野、中国的立场和鲜明的特色,立足重庆,服务西部和全国,面向世界,为国家对外开放的法制建设和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做岀更大的贡献!(4)、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最雄厚、科研教学成果最丰硕、学生层次最为完备的学院级单位。
现任院长为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唐力教授。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68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2人,获得博士学位的1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14人。
不论是教师中教授的人数、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的人数,教师中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均位居全校各院系之首。
(5)、行政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系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6月院系调整过程中新成立的一个学院,也是在全国第一个被冠名为“行政法”的法学院。
学院设有5个教研室,即宪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法律史学和法律逻辑学教研室。
学院建有硕士学位点4个,即: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逻辑学。
建有博士学位点3个,即: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都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即: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
(6 )、应用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5月,学院以“应用法学前沿,实务教育高地”为目标,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发展迅速,是目前西南政法大学发展最迅速的学院之一。
学院以法律实务教育为特色,设有检察业务教研室、审判业务教研室、监所管理业务教研室、律师业务教研室,此为全国著名法学院针对法学实务教育的创新设计。
(7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根据学校党委常委会2012年7月5日研究决定,原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整合成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3个本科专业,政治学、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授权点。
政治学学科历史悠久。
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即开办有政治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师资班)本科专业。
1984年,开始招收政治学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
1986年,正式获得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
政治学理论是“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唯一的政治学重点学科。
政治学学科现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重庆市政治学会秘书处设于本学科。
依托政治学学科的发展,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于1996年开始招生。
该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04年,行政管理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公共管理学科(含行政管理)现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
在学校“十二五”规划和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双进双突”战略目标序列中,本学院具体承担政治学博士点建设任务。
学院全体教职工正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为实现这一学科发展的重大任务而努力奋斗。
(8)、刑事侦查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成立于1979年,同年设立的侦查学专业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侦查学本科专业,2000年在1986年开始开设的司法鉴定专门化班基础上成立刑事科学技术本科专业,2002年增设治安学本科专业,2005年增设经济犯罪侦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