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调查报告篇一: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给当代的中国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二者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相关性。
女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一群新兴力量,她们既有与男大学生相似的共同点,又有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是角色变化、历史传统等在女大学生心理上的积淀和反映,所以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造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一)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性格生活是一个存在着多方面因素的过程,有苦有甜。
重要是如何看待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
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不仅使女大学生有机会领略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丰厚的精神文化熏陶,同时也使她们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现代观念和思潮。
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年轻和敏锐则往往使她们成为某些观念和行为的先行者。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中,50%的女大学生认为对于生活的满意度为一般,25%的女大学生满意现时生活,15%的女大学生认为现时生活很糟糕。
在女大学生自身性格中,70%的女大学生为外向性格,30%为内向性格。
这也影响了对于生活满意程度的看法,大多数外向性格的女大学生对现时生活感到满意,而内向性格的女大学生对现时生活感到糟糕。
尽管这个不是绝对,但是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一个因素。
(二)对于前途的担忧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
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大学生攸关重要的问题。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艰难,受到传统历史以及固定模式的影响,用人单位有着更偏向招收男大学生的倾向,这无疑加重了女大学生心理压力。
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对于压力的来源中,85%的女大学生认为就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最大的,10%的女大学生认为学习和人际交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
所见,对于前途和就业情况是造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中包括女大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不能正确的树立择业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潜力与缺点和依赖性过重。
这些都会是加重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条件。
(三)对于自尊自强的理解从整体上说,女大学生是好强上进、勤奋刻苦、富有朝气的,她们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又以自己的聪慧、刻苦和努力与男大学生展开一轮的竞争。
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学生更为自尊、自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清高和孤傲。
对于自己的学习,她们大多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占50%),当“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后面”时,65%的女大学生表示要“发奋追赶”。
特别是当她们面临外部的压力、歧视或批评时,女大学生的自尊和好强表现得尤为强烈。
当听说有些单位不欢迎女大学生时,53%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更加发奋,以实力证明自己”,35%的女大学生表示“感到气愤但又无可奈何”,“觉得女的就是倒霉”的仅占3.1%。
所以有此看来,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对于自尊自强都有着正确的认识,但仍然存在少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对于自尊自强的认识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压力。
二、缓解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一)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和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女性挑起事业和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和弱点。
这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
所以要树立好正确的两性观念,不断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让其自身认识到本身的价值所在。
(二)锻炼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因素欠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能获得事业上成功的。
许多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在心理素质上不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
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她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和抗干扰能力差。
女大学生在中学时期,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倍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和呵护。
一帆风顺的经历、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比男大学生要长一些。
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害怕在失败、再次受挫,从而畏惧不前。
所以女大学生自身要积极锻炼心理承受能力,这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使女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上不容易发生动摇、在事业追求上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精神。
总之,我们要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注重文化的整合,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女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一个重要的人群,我们不仅要关注她们而且要激发女大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女大学生愉快的情绪,从而使女大学生在健康的校园、社会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锻炼自身的自信心,提高女大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度。
篇二:20XX职场白领压力调查报告20XX职场白领压力调查报告——维信科技20XX年最难毕业季刚过,职场白领压力相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业形势严峻、房价高位不降、物价上涨过快、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职场激烈的竞争等诸多因素,像是一座座大山压得职场白领在夹缝中艰难前行。
近日,中国知名的网络招聘机构中国人才热线针对职场白领压力现状展开了大范围调查,上万名职场白领参与。
调查结果显示:96.6%的被调查者反应有压力,其中15.5的白领认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得已经接近崩溃(维信科技提供),更有6.9%被调查人士认为压力严重超过负荷。
参与调查的白领60.9为女性,数据显示女性所面临的职场生活压力不亚于男性。
此外,面临职场压力的人群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
在职场白领面临的所有压力当中,排在前5位的为生活成本过高、亚健康、个人能力提升、工作内容繁多、升职加薪。
紧随其后的为择偶、人际关系复杂、加班、贷款、小孩上学、赡养老人等(维信科技提供)。
生活成本方面,刚入职场的白领主要花费在房租和日常用品上,由于房租和物价不断飞涨,9成白领基本是月光族。
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职场白领则面临着结婚、生小孩、买房,每一项都是相当可观的花费。
可悲的是,在一线城市,由于居高不下的房价,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买房对于职场白领来说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维信科技提供)。
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城镇居民中至少有70%没有购买商品房的能力。
安全感、幸福感也由此被挤压得岌岌可危。
亚健康也是当今职场白领面临的重要问题。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维信科技提供)。
30-40岁白领是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也是亚健康人群的“主力军”。
在这个阶段中,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多的人,越容易“亚健康”。
这与其职业和生活特征有关,如应酬多、运动少、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人际关系复杂。
在日常的社会新闻中,我们不乏听到某职场白领过劳死、著名影星自杀身亡等新闻,“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竞争激烈、工作劳累、频繁而定应酬使职场人群亚健康症状普遍存在、心理疾病多发。
另外一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因素为职场白领择偶问题。
择偶问题的凸显也从侧面反映了职场压力的严重性(维信科技提供)。
工作压力大,交友空间有限致使职场白领极为困难,这种现象在iT、科技行业极为普遍。
中国人才热线调查表明,58.6%的人认为“交际范围太窄”是自己或身边的人至今单身的主要原因;选择”工作太忙没时间”的人也占到了27.1%。
职场白领忙于工作,交际圈狭窄,不善于交际,同时又对自由恋爱深信不疑,排斥“家人介绍-独立约会-成婚”的传统方式,这使得职场年轻人的择偶问题进一步突出。
数据显示,目前一线城市的适龄单身男女都已突破百万之众。
30岁上下的未婚青年在职场上比比皆是。
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生活压力,职场白领缓解压力的方式着实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面对压力(维信科技提供),大部分人选择顺气自然、自然调整,其次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找朋友倾诉。
减压方式之单一令人愕然。
这也反映了职场白领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无暇顾及如何调整、放松身心。
中国人才热线专家表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职场白领只有学会更好地缓解压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以长足的发展。
并且缓解压力的方式要保持多样化,把缓解压力的方式演变成自己的生活的习惯(维信科技提供)。
定期出游、体育锻炼、听音乐、朋友聚会等都是中国人才热线推荐的缓解压力的好方式。
据了解,为了引起社会对职场白领减压的关注,中国人才热线通过接头“遛白菜”的行为艺术呼吁大家将内在压力通过外在形式表达出来,唤醒社会人士对职场白领工作生活压力的关注和重视(维信科技提供)。
懂得在追求理想的同时适当寻找机会和合适的方式给自己减压。
白领的工作生活现状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同事也决定整个国家未来的房展潜力。
职场白领压力现状需要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篇三:女性工作状况调查报告女性工作状况调查报告女性,一个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事业,家庭的双重负担,职员、妻子、母亲、女儿的多重角色,都要求她们时刻准备迎接挑战。
我们以职业女性为对象,做了女性工作状况问卷调查40份,以她们的工作状况为内容,反映她们的基本工作状态,透视她们的心理负荷,展示她们的性别特点和精神风貌。
让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有更深的了解,进一步形成关心女性,支持女性工作的良好氛围。
在接受我们调查的女性工作者中,学历在研究生及以上的占5.3%.大专、大学的占到63.6%,中学的占13.5%,小学及未上学的占7.9%。
由此看出,女性工作者的学历大部分都是大专及大学。
高学历的比较少,但文盲现象却仍然存在,因此提高女性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对此政府也应该制定一些政策鼓励女性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在对女性工作者的职业性质调查中,科技人员占 5.4%、管理人员占44.1%、工人占35.1%、家庭主妇占18.9%,不难看出她们的职业和她们的学历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今的社会不在是男性的天下,很多时候是需要女性的参与的,因此女性们必须要重视文化素质的提高。
从调查结果看,有57.5%的女性还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25%的女性没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有58%的女性目前正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认为主客观环境都要求学习。
只有15%的不想学习,还有25%的女性是在压力下学习,不是主动的。
可以看到过半的女性都有积极学习的愿望,对自己也有更高的要求。
由于主客观环境都要求学习,半数以上的女性目前正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迫于压力,有四分之一的女性被动学习。
我们应该看到女性对学习的态度还不够积极,没有透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