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疏浚挖泥专项施工方案

疏浚挖泥专项施工方案

广东海事局钦州航标基地工程疏浚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广州打捞局编制:审核:批准:编写时间:年月日第一章工程概况 (1)1、水域平面 (1)2、自然条件 (4)第二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以及应对措施 (10)1、工程特点、难点的施工方法 (11)2 、抓斗挖泥船开挖强风化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11)第三章施工机械投入计划 (12)第四章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2)第五章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班子配备 (13)1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13)2 、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职责范围 (13)3 、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14)第六章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15)1 、整体施工安排及挖泥船开挖顺序 (15)2 、施工工艺 (17)第七章工期要求与质量要求 (20)第八章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0)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23)第十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7)第十一章安全及防污染责任制 (30)第十二章主要事故应急措施 (35)一、工程概况广东海事局钦州航标基地工程位于广西钦州市金鼓江东岸,金鼓江大桥以南约500m,本工程疏浚工程主要分别进港支航道和码头前沿港池水域两部分,进港支行道一期工程设计底标高为-1.0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下同),本次设计二期工程设计底标高为-3.0m;疏浚量59700.24方;码头前沿港池水域一期工程设计底标高为-1.0m,本次设计二期工程设计底标高为-3.0m;疏浚量71753.43方。

本工程区域内风浪较小,疏浚工作的自然条件较好。

根据码头前沿线范围已有勘探结果揭示,大部分土层土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局部有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疏浚难度稍大,考虑到若采用炸礁费用较大,且对已建码头安全不利,而强风化岩泡水后软化,可选择铲斗挖泥船。

淤泥质土开挖边坡取1:5,强风化岩开挖边坡取1:1。

进港支航道土层主要为淤泥质土,淤泥质土开挖边坡取1:5。

表4.1-1 本工程疏浚工程疏浚量统计表项目名称土质设计开挖量(m2)超深超宽量(m2)小计开挖量(m2)进港支航道淤泥质土47200.88 12499.36 59700.24港池水域淤泥质土56351.73 12511.29 68863.01强风化岩2184.14 706.27 2890.42汇总105736.75 25716.92 131453.671、水域平面1.1码头主尺度(1)码头长度本工程现状岸线长度150m,按《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4.3.7条规定,同一码头线上连续布置泊位时,端部泊位长度Lb=L+1.5d。

公式中:L——设计船型长度,取58m;d——富裕长度,取10m。

经计算,150m的泊位岸线长度可满足两艘800吨级航标布设船同时靠泊的要求(Lb=58×2+10×3=146m<150m)。

(2)码头前沿顶面高程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4.3.3条规定,有掩护港口设计码头面高程按下式计算:基本标准:设计码头面高程=设计高水位+超高值=4.68+(1~1.5m)=5.68~6.18m复核标准:设计码头面高程=极端高水位+超高=5.77+(0~0.5m)=5.77~6.27m结合本工程码头面高程规划,综合考虑防洪及与后方道路的衔接,本工程码头前沿高程取为6.30m。

(3)码头前沿设计水深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4.3.5条规定,码头前沿设计水深按下式计算:D=T+Z1+Z2+Z3+Z4式中:D——码头前沿设计水深(m);T——设计船型满载吃水;Z1——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Z2——波浪富裕深度,Z2=KH4%-Z1;Z3——船舶因配载不均匀而增加的船尾吃水,按杂货船考虑;Z4——备淤深度。

表4.5-1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计算表单位:m船舶名称T Z1Z2Z3Z4D 备注2000吨级航标布设船 4 0.6 0 0 0.4 5 设计船型800吨级航标布设船 3 0.6 0 0 0.4 4 设计船型(4)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平面尺度和设计底高程考虑到码头前沿需开挖强风化岩,为减少施工对码头运营的影响,停泊水域一次完成,按2000吨级航标船设计。

码头前沿设计底高程=LWL-D式中:LWL——设计低水位,0.40m;经计算,码头前沿底高程=0.40-5.0=-4.60m。

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按2倍设计船宽设计,为28m。

1.2水域主尺度(1)回旋水域尺度回旋水域取圆形布置,回旋圆直径按照2倍设计船长计算进行复核,经计算回旋圆水域尺度见下表4.6-1。

表4.6-1 回旋水域平面尺度计算表单位:m 设计船型设计船长 L 回旋圆直径D计算值可布置直径D800 DWT航标布设船53.00 2L=116 1162000 DWT航标布设船73.34 2L=146.68 150本码头水域开阔,可布置直径为150m的回旋圆水域,满足最大设计船型2000 DWT 航标巡检船进港或进行调头作业,详见码头平面布置图。

(2)回旋水域设计水深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4.8.8条规定,回旋水域设计水深与航道水深计算相同为:D0=T+Z0+Z1+Z2+Z3D= D0+ Z4式中:D——航道设计水深(m);D0——航道通航水深(m);T——设计船型满载吃水(m);Z0——船舶航行时船体下沉值(m);Z1——航行时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m);Z2——波浪富裕深度(m);Z3——船舶装载纵倾富裕深度(m);Z4——备淤富裕深度,取0.4m。

表4.6-1 回旋水域设计水深计算表单位:m参数设计船型T富裕深度设计水深D0 Z0Z1Z2Z3Z4800 DWT航标布设船 3.0 0.1 0.5 0.0 0.0 0.4 4.0 2000 DWT航标巡检船 4.0 0.1 0.5 0.0 0.0 0.4 5.0 (3)回旋水域设计底标高回旋水域设计底标高=通航水位-设计水深D0。

反推:通航水位=回旋水域设计底标高+设计水深D0详细计算见下表4.6-2。

表4.6-2 航道通航水位计算表单位:m参数设计船型回旋水域设计底标高设计水深D0通航水位备注800 DWT航标布设船-3.0 4 1.0 20小时乘潮水位2000 DWT航标巡检船-3.0 5 2.0 3小时乘潮水位2、自然条件2.1气象本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季风盛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高温多雨。

据龙门海军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该地区域主要气象要素如下:2.1.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1.9℃最高月平均气温:28.3℃最低月平均气温:13.4℃极端最高气温:37.5℃(1981年5月)极端最低气温:1.1℃(1977年1月31日)平均大于35℃气温日:年平均1.2天2.1.2降水本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7%,而11月至翌年3月期间降水量仅占降水量的11.3%,以8月降水量为最多,达449.5mm, 占年降水量的20.1%。

多年平均降水量:2227.3mm年最大降水量:2961.5mm(1976年)年最小降水量:1426.0mm(1977年)日最大降水量:359.9mm(1971年9月29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85.1mm(1927年5月16日15:30~16:30)日降水量≥25mm:年平均26日2.1.3风况本地区季风分布特征比较明显,每年5~8月多偏S向风,尤以6~7月最多,10月至翌年3月多偏N向风,4月及9月为偏N向气旋和偏S向气旋交替时期。

本地区常风向为N向,频率为22.2%,次常风向为NNE向,频率为19.5%;强风向为N向,最大风速为31m/s,多年平均风速3.8m/s,风速≥8级大风日数,多年平均为7天。

风玫瑰图见图2.2-1。

区每年5~11月份受台风影响,其中7、8、9三月较为严重,据历史资料统计,影响本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为2~4次,最多为5次。

2.1.4雾本地区雾多发生于冬季11月至次年4月冬春季节,夏季出现雾的几率为最小。

能见度小于1000m的雾日数,多年平均为13天,年最多日数达28天。

2.1.5湿度本地区相对湿度以春季3月和雨季6~8月为最大,10月到次年1月为相对湿度的低值期。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历史最大相对湿度达成100%,历史最小相对湿度为22%。

2.2水文2.2.1潮汐及水位(1)基准面相互关系本报告除特别说明外,潮位、高程均以果子山理论最低潮面起算,该基准面与其它基准面换算关系如图3-2所示:图3-2 基面换算关系图(2)潮汐本地区潮型为不规则全日潮,系由太平洋潮传入南海后进入北部湾,受北部湾反射波的干涉及地理条件影响而形成。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大潮汛时潮汐一天一次涨落,小潮汛时一天两次涨落,据资料统计,一个月一天一次涨落时间约为19~25天。

根据龙门海军水文站历年潮位资料统计:历年最高潮位:+5.83m;历年最低潮位:-0.69m;多年平均潮位:+2.40m多年平均高潮位:+3.66m多年平均低潮位:+1.15m最大潮差:5.52m(1982年)平均潮差:2.51m;(3)乘潮水位钦州港乘潮历时不同保证率乘潮水位如表2.3-1:表2-1 乘潮水位表乘潮历时(h)1 2 3 4水位(m)频率(%)10 5.13 5.03 4.90 4.7120 4.92 4.84 4.70 4.5230 4.77 4.70 4.57 4.4040 4.64 4.57 4.45 4.2950 4.50 4.42 4.32 4.1560 4.32 4.25 4.14 4.0070 4.12 4.05 3.95 3.8180 3.87 3.82 3.72 3.5990 3.55 3.51 3.43 3.30(4)设计水位本工程有关的设计水位如下:设计高水位: 4.68m (高潮累积频率10%)设计低水位: 0.40m (低潮累积频率90%)极端高水位: 5.77m (重现期50年的年极值高水位)极端低水位: -0.89m(重现期50年的年极值低水位)2.2.2潮流本地区潮流为往复流,其流向基本上与岸线或深槽走向一致,潮流以全日潮为主,仍存在半日不等现象,潮流流速的分布为西部大于东部,近岸大于外海,表层大于底层。

钦州湾内涨潮平均流速为0.08~0.28m/s,最大流速为0.54m/s;落潮平均流速为0.09~0.55m/s,最大流速为0.95m/s。

2.2.3波浪(1)一般波浪钦州湾湾口向南,东、西、北三面丘陵环抱,又受到雷州半岛、中南半岛和海南岛的天然掩护作用,波浪动力条件相对较弱。

根据广西沿海白龙尾海洋站实测资料:本海域波浪以风浪为主,强浪向S~SW向;常浪向为NE~NNE,频率为23%~52%。

据实地调查资料反映,风力达11级时(S~SW),青菜头附近波高可达1.5~2m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