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高专教材选用

高职高专教材选用

分析教材选用情况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标准和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教学目标,即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 内容上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教材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和知识的呈现,它也是情感、文化和理念的载体。

在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英语教材也应当富含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形成他们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性内容。

当然,高质量的英语教材能够把枯燥的思想性教育和知识技能传授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寓教于乐。

教材的内容贴近社会实际,有现实意义,有趣味性,有感染性,易唤起学习者的共鸣。

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有效的情境语言实践活动。

除此之外,结合主题,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料,如诗歌,电影台词赏析,寓言故事等;专项技能(指语法、写作等)讲解及其操练可以打破传统的平铺直叙,融入色彩、图片、影音资料等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资料。

2. 结构上系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教材的结构编排应当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基础,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设计教材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其中,
词汇、语法、阅读技巧、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及主题难度和深度在有机结合的前提下并行深入,不脱节不分离。

结构的系统性是相对于教材整体而言,而结构的多样性则相对各个教学模块而言。

针对各教学模块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语言应用性任务。

3. 方法上引导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一本好的教材必须体现良好学习方法的引导性。

教材不是语言知识的罗列,而通过精心的内容设计、问题设计、情境设计和练习设计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主学习,通过教材为之打开的“一扇门”,打开又“一扇门”。

创新的教学方法设计能促进教学,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创新的教学设计通常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启发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二、结合教材要求和实际教学经验,评析现用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即《大学英语新概念综合教程》
1. 特色和优势
本系列教材共有四册,一至三册为基础英语,每册由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综合实训、教学光盘、电子教案、录音磁带六个部分组成。

第四册为专门用途英语。

每册专门用途英语含有2本: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

专门用途英语根据专业所开的主要课程编写。

如: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旅游英语、护理英语等。

《大学英语新概念综合教程》每一册含10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六部分组成,围绕一主题选材,中心突出,层层展开,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 不足和劣势
一方面从课本的编写角度来看:
《大学英语新概念综合教程》虽是一套较优秀的大学英语教材,但它更适合作为本科教材,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老说,其容量和难度都超越了他们的基础水平。

大部分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教学进度也因此受到影响。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英语新概念综合教程》是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精心编写而成,高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不是很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

另一方面从课本的具体教学内容来看:
1. 《大学英语新概念综合教程》虽然有Lead In(导入)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就课文主题展开讨论,但是该部分所采用的视频片段比较难,仅用一小段电影片段勉强进行导入,学生对其相应的背景和剧情都难以了解,另外语速还比较快,而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相对弱势,这样的导入方式难免让学生望而却步。

在失去兴趣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展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

2. 课文内容相对陈旧和枯燥,实践性、应用性较弱。

纵观四册书,各册的难度选择跨度大,尤其是1、2册和3、4册的难度相差较远,前两册中多数课文中,除了词汇之外,可以特别需要讲解的语言难点较少,学生阅读时普遍反应难度较小;后两册则普遍令师生犯难,教师难教,学生难理解。

3. 课后练习中的部分习题在设计上偏离了难度循序渐进之原则,词汇题偏难,句子重组偏易;另外题目设计相对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4. 语法部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语法内容虽是按照《基本要求》中“语法结构表”,针对高职学生语法重点编写,简明扼要地以条目形式进行了总结归纳,便于理解,但是与之配合的语法习题在难度上欠佳。

5. 该教材最大的缺憾是缺乏针对“说”的专门训练,只是有视频引入讨论的主题,而缺乏相应的语句联系,这对于英语基础相对弱势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