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机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机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摘要:论述了人机工程学对于机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指出人机结合及人机功能分配的主要研究内容,对人体感觉功能与设计关系的协调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人机系统;环境条件;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的特性及工作条件与机器相匹配的科学。

它把人和机器视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指出机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人付出适宜的代价后可获得整个系统的最佳效益。

人机工程学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理论,还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劳动卫生学等。

认真研究这门科学,可以创造出最佳设计和最适宜的条件,使人机实现高度协调统一,形成高效、经济、安全的有机系统。

1人机匹配与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人机匹配是指人的特性与机器特性的适当配合。

在人机系统中,人是系统的主体,机器是人创造出来的,机器当然应该适应人的特点。

如操作空间应与人体外形测量尺寸相适应;操作机构应与人的形体和最佳用力范围相适应,指示仪表及信号应适合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常规要求等。

操纵机构是人将信息传给机器的工具。

因为人输出信息的部位(口、手、足等)不同和操作要求不同,所以操作机构的种类也很多。

在设计时要考虑机器的动作方向、阻力、速度和安全等因素。

如果操纵机构的运动方向与被控制对象的运动方向及仪表显示方向保持一致,操作就会准确及时;也可简化培训过程,改善调节的速度和精度,并减少事故。

操纵机构存在摩擦、弹性、粘性和惯性等阻力是必要的,这可以产生“操纵直接感觉”,使操作连贯,减少振动和过载造成的干扰,保证操作控制的准确性。

控制动作分为行程调节和微量调节。

行程调节可使控制器迅速接近所需位置。

微量调节则使控制器准确地置于所需位置。

设计时应使操纵机构与仪表显示的位移有合适的比率。

在仪表指示设计中,视觉显示装置最多。

人的正常视距为46cm~71cm,视角为39°~41°。

仪表应设置在操作者正面视野内,最佳视距为50cm~55cm;重要仪表不得超出40°视角的范围,常用仪表必须在30°视角内。

仪表高度最好与眼睛相平,上下视线在10°~45°范围内。

指针刻度间距摆角不得小于10°,指针的宽度为1.0mm~2.5mm,并应贴近刻度盘表面,以减少误差。

当有多个仪表并列时,其正常位置变化所对应的指针方向应该相同,闪光信号不要太多,闪光频率以0.67Hz~1.67Hz为宜。

由于作为人机系统主体的人有易出错误的特性,除通过训练提高其可靠性外,在操作机构和指示仪表设计中还需采取安全措施,以防偶然错失而造成严重后果。

预防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顺序自锁、锁定、阻尼、槽卡、定向、定位等物理方法。

综上所述,以装运设备为例,当总体设计时就应考虑以下几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