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与会展设计
肩峰至头顶高度 293
4
5 6 7 8
正立时眼的高度 1513
正坐时眼的高度 1203 胸廓前后径 上臂长度 前臂长度 200 308 238
1474
1140 200 291 220
1547
1181 201 310 238
1443
1110 203 293 220
1512
1144 205 307 245
高展柜高度?
1.9-2.2米
中等展台高度?
0.8-1.4米
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
人体主体视觉区域是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 厘米,以下40厘米这个60厘米的水平区域
亚洲人一般标准高度为165厘米(人体测量学) 那么,最佳陈列高度应为……
展品垂直方向的陈列最容易被视觉感知
最容易看到和摸到的展品高度叫展品的黄金空间:距地面85——
扶手或护墙—— 850mm以下 坡道宽—— 大于920mm
每段坡道的长度—— 9m以内
每隔9m即设一个体息平台
残疾人通道的基本要求
(2)室内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电梯室内入口
不小于920mm
电梯室平面尺寸 一般1880见方,最小1630,最佳为2130mm见方 坡道宽度
单项行驶宽不小于920mm,双向行驶宽不小于1530mm
展厅陈列密度实例
通道宽度?
参观通道宽度
按人流数计算
人流宽度:以普通人的肩宽加12CM的空隙尺寸, 即以60CM来计算 主要通道 —— 8-10股人流(4.8-6.0米 ) 次要通道需要环视的展品,周围至少应有2米左右宽的通道。
展线设计
观展行为表现 观展行为是指人们为了观赏与求知而参加的一项社会 公众信息传播交流活动。 1、观看 无意→注目→兴趣→审视→思考→ 比较→记忆; 2、走动 3、休息 4、交往
1278
282 319 590 379
1345
285 311 606 403
1261
269 320 575 378
肩峰至头顶高度 293 臀部宽度 307
指尖到地面高度 633 上腿长度 415
15
16
下腿长度
坐高
397
893
373
846
392
877
369
825
391
850
365
793
注意:更应关注人的动态尺寸
观展行为习性 1、求知性 2、猎奇性 3、渐进性 4、抄近路 5、向左拐和向右看 6、向光性
参观路线的设计原则
1、顺时针的行进方向 2、短捷 5、不逆流 6、不重复
3、通畅 4、不交叉
7、不漏看
8、主次分明
展示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1)户外无障碍设施 汽车停车场 —— 每辆车的停车位不小于1800mm 轮椅的专用通道—— 单向行走时最小宽度为130cm 双向行走时宽度不小于200cm 无障碍坡道—— 4.0°~ 4.5°为宜
1420
1078 220 289 220
编 号
部位
较高人体地区 (冀、鲁、辽)
中等人体地区 (长江三角洲)
较低人体地区 (四川)
男
9 手长度 196
女
184
男
192
女
178
男
190
女
178
10
11 12 13 14
肩峰高度
1397
1295
285 307 612 395
1379
291 309 616 409
残疾人专用的通道、坡道、工厕设施、门拉手等等
会展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一:展厅净高
最低 至少应大于4米
最高
8米、10米,乃至更高
陈列高度
展板与隔断墙高度 展板最佳视域
高展柜高度
中等展台高度
展板与隔断墙高度? 一般在2.2-2.4米
展板最佳视域: 从距地0.8米起至2.2米高宽 度约为1.4米的 水平展示带
生物材料:木地板、毛制地毯
自然材料:石才、地砖、水泥
人造材料:地板革、化纤地毯
行走时对 人的影响 美观
吸湿、传热 特性
地板材料
隔音、吸声
价格 强度 气味
影响地板材料的因素
地板对行走行为的影响 地面越滑,步幅越小 步幅:步幅与性别、年龄、身高、地板条件有关。
男子 女子 65--80cm,平均(橡胶板地面)75cm。 55--70cm,平均(橡胶板地而)60cm。
其他因素
心理因素 听觉与噪音 湿度与温度 花卉
地板
情感(心理因素)与空间
亲密距离
↗
0-0.45米
展示空间中运用很少
情感距离
↘
个人距离
0.45-1.30米 互动活动、宣传 最常用的距离 只愿旁观而无意参与
社会距离 1.30-3.75米 公共距离
大于3.75米
观感类别
基本特征 参观行为依据展示空间的秩序和展示序列的安排表现出时间的规律性与一定的倾向性,它是一种行 为状态对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的一种反映,表现展示空间秩序对研究行为模式和空间模式有一定的 作用。 行为的流动构成展示空间流程,人在展示空间里受展品内容和相关信息导向的作用而按一定方式流 动,其流动的途径、流动方向的选择倾向、流动交叉点的位置定位等规律,均是展示空间设计、展 品陈列、导向系统设计的依据。 观众的行为动机之一,要求在展品内容选择与陈列上有所创新形式,选择更新版面设计、图形 设计、装饰设计等的方式来表达内容。 人的行为本能,所以展品的布展应有特色,能吸引观众。 人对知识的追求是一个过程,要求展品的选择有一个完整的内容,在展示是分段或分区按一定 秩序布展。 ①向左拐和向右看,多数观众进入展厅习惯向左拐,故展品的序言,最好设在入口的左边。 ②我国的文字是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写,故展品的序列次序,最好是从左到右,以便观众阅读。 人的行为本能,在布展时,要满足观众的这一特点,少迂回,流程导向明确,否则观众会绕道走过 而不看展品,从而达不到展示的目的。 展品陈列,在光照设计上既要有足够的亮度,又要避免眩光,陈列的背景要暗一点,展厅最好采用 高测光或顶光,照度不够时,在增加局部照明,根据展示空间的需要,体现层次感和环境舒适感。 处理好环境照明和展品照明的关系。
垂直方向视区
↘
最佳视区
↗
中心视角15度以内
中心视角为20度范围 中心视角30度以内 中心视角60度以内 中心视角124度范围内
瞬息视区 有效视区 色彩视区 最大视区
水平方向视区
↘
人的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
视觉运动规律
人的视觉按一定顺序有节奏流动。
视线在水平面内流动比在垂直面内流动视觉效果更迅速、更 清晰、更准确。 视线流动较自由的方式是从左到右。
空间和机具尺度的确定,均以人体总高度和肢
体某些局部的尺度作为依据和标准。
否则,就会给人类的生活、工作、交往和参观
等造成极大的不便,甚至对人对人造成不应有 的伤害。
在会展设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 ——解决设计中陈列密度、陈列高度,通道宽度, 展板与道具尺度,以及照明、色彩、视高、错视等 问题 ——解决无障碍设计问题,如()?
每分钟步数:
橡胶地板最高:男132步/min,女136步/min 马赛克最低:男105步/min,女115步/min。 一步所要时间: 男:0.48--0.55s,马赛克最长
女:0.45--0.53s
身高差20cm时,一步所要时间相差约0.03s
每分钟行走距离
展品与道具所占的面积占 陈列密度 展场地面与墙面总和的比例
最佳: 40%
50%亦可
超过60%—— 拥挤、堵塞
陈列密度的大小与展厅的空间跨度、净高度有直接 关系,也受展品的性质、大小、展出形式以及不同 观众类型等因素影响。
注意
特别是当展品与道具体形庞大时,陈列 密度必须要小。 否则,会对观众心理造成压迫感和紧张 感,极不利与参观; 特别是当观众多时,会引发堵塞和事故。
展厅温度与湿度标准
温 度 博物馆和画廊的室温要求恒定在18°C-22°C 一般展馆的展厅在16°C-18°C之间 博物馆与画廊室内相对湿度一般40%,不应超过60% 室内相对湿度如果控制在44%左右,最舒适
湿 度
适宜放进展厅的花草(营造视觉舒适及心理愉悦感)
吊兰
铁树
雏菊
美人蕉 石竹 蔷薇
地板——材料种类
门宽不得小于820mm
马桶高520mm左右
马桶旁的扶手高要小于850mm
卫生间 洗脸池高750-790mm 电子烘手器距地760-800mm 照明灯的按键开关距地1170-1220mm之间
视觉要素
会展活动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活动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通过它可以感知外部世界的形状、大小、色彩、肌 理等 了解和研究人的视觉特征,关系着会展设计的效果.
视野大小和形状,与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分布状况有关, 可用视野计来测定视野范围
视野分类(依据眼球的工作状态)
静视野: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注视野:头部固定,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动视野:头部固定,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范围
人体工程学研究成果:人的视力范围
↗
最佳视区 视平线以下15度至视平线以上30度? 良好视区 视平线以上30度至视平线以下30度 有效视区 视平线以上60度至视平线以下70度
距离。
正常坐高: 人放松坐着时,从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眼高(站立): 人身体直立、眼睛向前平视时从地面
到内眼角的垂直距离。
眼高(坐姿):人的内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离。
肩高: 从座椅表面到脖子与肩峰之间的肩中部位置的
垂直距离。
肩宽: 两个三角肌外侧的最大水平距离。
会展设计中需注意的人体各部位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