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个快乐的老师

如何做个快乐的老师

篇一:《讲座如何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校长专题讲座
如何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左屹立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如何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敬爱的老师们都快乐吗?怎样做一个快乐的老师,老师该怎样做好心理自我调适?现状是职业幸福和快乐感越来越少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到这样一件事她曾经叫学生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觉得自己过得快乐的举右手,不快乐的举左手。

最后的结果是,举右手的只有3个学生,学习的压力、父母的期盼使得孩子们缺乏快乐。

当她在学校为老师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时,老师们不禁问,为什么不让老师们也做一做这个有关快乐或不快乐的测试?如果在老师们中做这个测试,恐怕举右手的没有一个人。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老师也面临“快乐危机”,他们拥有职业的幸福和快乐的感觉越来越少,伴随着工作压力和危机感的增强,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前不久,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比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高30%。

其中,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

一位老师在期末工作考评中成为“末位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她,愤愤然要领导给个“说法”,可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这位可能面临“淘汰”的教师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心理重负之中……
当第二次申请高级教师失败后,某中学有着几十年教龄的方老师第一次当众痛哭。

“辛勤工作换来了什么?我觉得命运待我不公?选”这种受挫感使方老师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30出头的陈老师已连续带了几届毕业班,校领导和家长都认为她带班有方。

把成绩较好的学生都送到她的班级,但不久,热情开朗的陈老师却变得郁郁寡欢,有时,信任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人们无法理解,被形容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像火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像粉笔宁可粉身碎骨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这些老师怎么也会有这么多的心理问题。

人们几乎忘了老师也是一个凡人。

据分析,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繁重的工作、生活重压都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教师是人,教师也有七情六欲!然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社会的期望要求教师比一般人更加“圣洁”、“高尚”,因此,很多教师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
圣职业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

现在教育处在一个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老师工作量增加,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增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人们、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教育观念及方法向素质教育推进的同时,一名教师是否能够与家长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相一致,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身心素质都是一个考验。

教育体制当中引进的激烈的竞争,比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平均分,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老师也需要减负,只
有减轻老师的压力,让老师快乐地教学,创建有利老师心理健康的和谐体制,给予老师充分的人文关怀,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老师,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心理品质不仅是教师队伍水准标志之一,同时还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个性的发展。

{如何做个快乐的老师}.
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老师除了用他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去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用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做个快乐的老师,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也应该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努力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宣泄
除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学校领导的重视外,教师个人要重视心理保健。

刘平超建议老师们学会下列自我调适和自我宣泄的方法
■用肯定句对自己说话{如何做个快乐的老师}.
许多老师常常会抱怨“这届学生太差,我是教不好这样的学生。

”这种不良的暗示往往会使老师失去信心,失去做老师的成就感,更无法体验到做教师的快乐。

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说法“无论学生如何,我相信我有办法带好这些学生。

”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看看会发生什么?
■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法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你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

当老师的往往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总想掩饰自己的喜怒。

其实当你与学生有了冲突时,你真诚地告诉学生“老师心里很难受。

”放弃神话式的权威身份,平等地对待学生,心情反而得到了释放。

同时也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师生沟通才会顺畅。

■多用几把尺衡量学生
老师常常仅用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学生,如果所教学生的成绩不合自己的期待时,就会觉得失望、怨恨。

其实,作为教师应完全接纳学生,包括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在取长补短的同时,要更善于“扬长避短”。

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你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就像不同内容的书一样,会给你
带来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快乐。

■负面结果可轻描淡写
有的老师在公开课上讲错了一道题或漏讲了一个问题时,会反反复复地强调、懊恼,“这下完了,别的老师会怎么说我?”情绪低落,惶惶不安。

其实往往结果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糟,所以,提醒自己不要强调负面结果,增加自己的烦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