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
全册
教学活动一:扇子
活动目标:
1、能用画、剪、贴的方法制作团扇,并能大胆运用图案装饰扇面。
2、观赏多种多样的扇子,知道名称和用途。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扇子。
(团扇、折扇、鹅毛扇等)。
2、卡纸和冰糕棒、剪刀、彩笔、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收集的各种扇子进行整理,布置成“扇子展览会”。
2、请幼儿参观“扇子展览会”,欣赏各种扇子,比较它们不同的此阿里奥,使用方法和扇面上画的个中国不同的图案。
3、引导幼儿间相互交流观赏的扇子。
从名称,材料,用途等方面进行交流。
4、激发幼儿制作的愿望并鼓励幼儿学习看步骤图进行制作。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5、提醒幼儿将两片剪好的扇面重叠粘在一起,一定要对齐粘好,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在扇面上装饰图案,如:绿树,水等。
6、展示幼儿自制的扇子,请幼儿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活动延伸:
提供多种材料,(如瓜子皮,皱纹纸,棍,笔等),引导幼儿在手工区里进行制作,鼓励幼儿创造性的想法。
教学活动二:拼一拼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不受圆形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找出半圆形或与半圆形相似的物体。
2、知道一个圆形可以分成两个半圆形,两个半圆形合起来是圆形。
3、能用半圆形及其他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图形纸片,半圆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1、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请幼儿动手操作,将一张圆形纸变成半圆形,请幼儿说说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圆形变成两个半圆形。
2、要求幼儿不受圆形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找出半圆形。
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在半圆形上添画出其他图形。
3、请幼儿回忆在哪里见过与半圆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运用半圆形以及其他图形富有想象力的拼图。
说说拼出了哪些物体?它们是有什么图形组成?这些图形都有几个?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教学活动三:西瓜虫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产生对捉西瓜虫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铲子、盛西瓜虫的器皿、放大镜。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认识的西瓜虫,指导西瓜虫都做哪些事情,他细化生活在什么地方。
2、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3、引导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只脚?脚长在哪里?当它碰到危险是会怎样,(s缩起来、蜷起来)缩起来的时候,它像什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4、请幼儿模仿西瓜虫的样子,尤其是遇到危险后,缩起来的样子。
活动延伸:
1、可组织幼儿到田间、树林捉虫。
如:捉石缝里的蟋蟀,扑蝴蝶、粘树枝上的知了,捉蚂蚱等。
2、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捉虫的,自己又是怎样捉虫的。
教学活动四:夏天的歌在哪里
活动目标:
1、朗诵散文诗《夏天的歌》,体验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理解词语:绿绿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乐呵呵的。
活动准备:
1、《夏天的歌》散文诗挂图;事先录制好的蝉、蟋蟀和青蛙的叫声。
活动过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1、与幼儿谈论:夏天哪些动物会唱歌?蝉、蟋蟀、青蛙并学学它们的叫声。
2、让幼儿随老师小声朗读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3、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喜欢散文诗里哪些优美的词句,学习形容词:绿绿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乐呵呵的。
4、请幼儿分组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诵散文诗。
5、鼓励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朗诵表演。
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仿编散文诗《夏天的歌》的最后一句,夏天的歌除了在蝈蝈、知了和青蛙的歌声里。
夏天的歌还体现在哪里?
2、引导幼儿画散文诗“夏天的歌”,重点体现散文诗中优美的意境。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
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学习创编毛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的动作。
2、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生长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音乐磁带;《蝴蝶美美和毛毛虫丑丑的故事》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自由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2、启发幼儿讨论,:蝴蝶是怎样变的。
3、讲述故事《蝴蝶美美和毛毛虫丑丑的故事》,指导蝴蝶是毛毛虫变的。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4、让幼儿随音乐完整地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情节,感受体验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生长过程的快乐。
活动延伸:
请教师将《毛毛虫》音乐磁带投放的表演区中,并进一步启发幼儿创编吃东西,蠕动,蜕皮等动作。
捉螃蟹
活动目标:
1、练习同伴合作运动走,发展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2、知道螃蟹横着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狐狸头饰,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唤起有关螃蟹的已有经验:长什么样子,怎样走路,请幼儿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
2、教师示范讲解螃蟹走路的动作要领,幼儿二人一组面对面或背靠背夹球,两臂侧平举,两手相握,模仿螃蟹横着走。
3、开展游戏2-4次,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附游戏玩法:
幼儿自由结对扮演螃蟹,教师或幼儿扮演狐狸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即被捉住,“螃蟹”也可用钳子(两幼儿手)夹“狐狸”,阻止“狐狸”靠近。
活动延伸:
用橡皮泥做螃蟹。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小小记录员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语。
2、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来,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讲述故事《等明天》,提前一天玩《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没有做的)进行交谈,运用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词语并帮助幼儿理解。
2、请幼儿谈谈自己昨天、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明天想做什么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展示气象笔记本,做小小气象播报员,谈谈昨天和今天天气情况。
蜻蜓
活动目标:
1、了解雷雨前后,蜻蜓比较多,体验观察蜻蜓的喜悦。
2、能运用废旧材料制作蜻蜓,表现蜻蜓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注意在雷雨前后引导幼儿观察蜻蜓。
2、玉米片;玻璃纸或糖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蜻蜓多。
2、在雷雨前后带幼儿到幼儿园周围的社区,树林去观察蜻蜓,观察蝴蝶的外形特征,如:大眼睛、身体细细的、有两对透明的翅膀。
3、启发幼儿思考什么蜻蜓飞的低腰下雨?
4、引导幼儿制作蜻蜓。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手工区运用多种废旧材料,橡皮泥等制作蜻蜓。
附蜻蜓的制作方法:
1、运用多个玉米片卷起来并用细绳捆绑后作蜻蜓的身体。
2、将玻璃纸剪成蜻蜓的翅膀状(两片),插入身体并用透明胶固定或用糖纸剪成翅膀状粘贴在身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