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案一、课标内容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计算机网络、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生态与环境问题等基本史实。
目标2:了解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目标3:掌握妇女地位提高的过程,了解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重点)目标4:知道当今社会存在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重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展示雾霾中的北京图片。
一到冬天,雾霾就会严重。
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当今社会生态还出现哪些问题,我们为环境的改善应该做些什么?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计算机网络、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生态与环境问题等基本史实。
师根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进程。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 联系实际,说说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细节?结合教材,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总结。
工作方式:实现移动办公,即人们可以在家里,在旅游地等地方就实现办公,只要可以联网即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办公;购物方式:实现网上自助购买,降低了我们获取优质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交易媒介:多种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交流方面:改变了交友方式,同时降低了维系好友关系的成本。
【合作探究】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中学生自制力很差,沉迷于网络,对此,谈谈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学生小组探讨,畅所欲言,教师总结讲解。
思想上:①认识到过于迷恋网络,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有害身心健康;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的有利一面,提高抵御各种不良信息的自觉性等。
行为上:①青少年应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②青少年应该有节制地上网;③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探究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出示任务:任务三【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有哪些?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
不少国家制定专门法规,保障妇女的权利。
●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受教育程度提升,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参加社会工作。
【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于此种现象,国际上颁布哪些法律保障妇女权益?学生回答。
材料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情况仍然相当严峻。
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
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
生:现象:就业性别歧视现象。
原因: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法律: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出示任务:任务四【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列举生态危机的表现,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合作探究】2.结合教材,说说人口增长和环境变化对我们的未来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你将如何应对?学生畅所欲言。
(3)课堂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生活还表现在妇女地位的提高。
随着全球范围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增长过快成为严重问题。
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环境和人口问题。
因此必须坚持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知识结构任务五:【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5)互动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四、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提升检测—《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发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以及生态与人口问题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等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联系实际感知妇女地位的提高;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通过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环境恶化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代世界,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发明了计算机,构建了计算机网络,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
同时,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在不断发展中。
计算机网络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又发生着什么变化?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1.多媒体视频呈现计算机的发明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概况。
教师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什么时代?学生:“信息时代”。
2.学生畅谈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师过渡: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此你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或收集的资料作答。
目标导学二:妇女地位的提高1.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因男权社会、重男轻女等原因而社会地位低下。
而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为此,世界各国的妇女做了哪些努力?学生阅读相关史实作答。
2.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还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提问:联合国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否标志着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目标导学三:生态与人口问题1.科技的高度发达,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便利,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对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短缺、高科技犯罪问题等。
教师提问:生态环境恶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为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你有何建议?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过渡: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对人类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带来诸多威胁和困扰。
而人类社会面临另一个严重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2.多媒体呈现人口增长的数据,提问: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应对?学生阅读资料作答。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诸多问题,如粮食、就业、环境、教育、住房、交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资源等等,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当然,生态与人口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三、课堂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人类还从未看到过展现在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是回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还是将科技革命进行到底呢?选择权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加强自律,强化规范,科技就会造福人类!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2.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二、妇女地位的提高1.妇女获得选举权2.妇女参加社会工作3.《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颁布三、生态问题1.生态问题2.人口问题本课教学通过活动的方式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探究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比如:通过查找材料或采访长辈,调查你生活的地区在近几十年里人口和环境的变化,你认为人口和环境的变化对你未来生活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将如何应对。
这些活动的开展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但应该注意课堂活动多了,小的知识点要合理地贯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