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锁块施工方案

联锁块施工方案

砼联锁片预制施工方案一、 施工技术及工艺 1.1工艺流程:1.2模板工艺:模板形式采用上下组合拼装模板,下模为固定式,上模为活动式;采用4mm 钢板作为模板加工材料;模板骨架采用整体扎制成型工艺;外框采用矩形钢,5mm 壁厚;上模使用10cm 矩形钢进行加强,作为联锁块预制工艺流程图主要受力构件。

模板结构见下图:1.3施工工艺:1.3.1模板支立:平整预制场地,保证底模板与场地固定紧密、牢固。

模板立模前底模和上模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

安放绳网,绳网安放时应拉紧。

安放上模,将绳子全部入绳孔,固定拧紧螺栓,使上、下模结合紧密。

再次顶紧张拉绳钢管,使得绳网全部拉紧、稳固。

1.3.2浇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桁车吊放料斗下料,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分灰,使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密实、平整。

浇注完成后,进行初次抹面。

1.3.3拆模: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抹面,收光,保证顶面混凝土平整光滑。

终凝前,起吊上模,起吊时需平稳起吊,防止损伤构件。

转移上模板进行清理,涂刷脱模剂,准备下一次浇筑。

1.3.4起吊及转堆:通过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对比,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后可以起吊出底模。

起吊采用两边起吊,起吊时必须将所有绳子挂入吊架。

堆放必须使构件平稳整齐,堆放25层。

构件的转堆、出运使用16t、25t轮胎式起重机和载重汽车。

1.3.5 养护预制场地内铺设有养护水管路,每隔50米设有水龙头,可外接水管,安排专人对堆场内构件进行洒水养护,保证总养护龄期不少于14天。

1.3.6出运距离预制场地500m处建设有一座出运码头,码头长约200米,设置有2个泊位,码头前沿布置专用30t、20t出运桁车各一台,联锁块最大出运效率可达900片/天。

二、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如下表:我方目前现有380套底模板,100套上模板用于本工程的生产,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另需加工120套底模板和30套上模板,可满足平均450片/天的生产任务。

三、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根据高峰期的生产、出运计划的需要,我方还可调配、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

四、施工人员投入计划五、质量保证体系5.1质量控制目标施工质量控制目标:构件合格率100%,分项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5.2技术保障措施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我们将建立以下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制度;●施工技术、工艺讨论制度;●工程材料检验制度;●施工质量自检、互检制度;●施工质量检验、验收制度;●施工技术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5.3施工过程控制5.3.1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施工班组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进行施工技术、工艺交底,明确施工要点及工艺、质量标准、验评标准要求。

并下发项目部编制的各程序操作规程,同时要求施工队对工班进行技术交底。

5.3.2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格、有关规范及施工图文件要求,工程所用材料均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现场取样或抽检。

保障不合格原材料不会用于本工程中。

监理抽查的检测项目及时将检验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对于不合格产品将坚决予以退货处理。

5.4各工序质量控制5.4.1混凝土生产现场设有混凝土搅拌楼3座,每座额定生产能力为25立方/小时,两级配骨料上料计量系统,液体外加剂称量上料系统以及水泥、粉煤灰上料计量系统均采用电子计量,经上海市计量监督局检定合格后使用,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控制如下图:混凝土生产流程图5.4.2混凝土的运输根据规范规定,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90~180min。

根据目前场地情况,混凝土的运输采用卡车配备料斗方式,在运送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使其不泌水、不离析、不漏浆,并保证浇注成型时具有的所要求的工作度。

如因运输距离太长或在车上放置砼时间太长,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拌和方可浇筑。

5.4.3构件的浇筑立模、浇筑、拆模、起吊各工序之间严格进行自检和互检,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避免不合格构件的产生。

现场设有专用养护水路,专人养护,有详细的养护记录,可保证构件的养护符合规范要求。

冬季施工时采用塑料薄膜套包裹养护。

现场定期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据此判断构件强度发展情况,保障构件的起吊和出运强度达到要求。

预制构件出厂前填写出厂合格证书,经监理确认后装船出运。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进行修补认定后方可使用。

5.4.4构件的养护构件的养护对于构件的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必须予以关注。

场地内设有养护水管路,由专人负责专区的构件养护,日平均气温高于5摄氏度时采取洒水养护,否则按照冬季施工措施施工。

构件厂内养护龄期为3天,然后转堆至堆场养护,仍进行洒水养护,总养护龄期不少于14天。

5.5高温及雨天施工技术措施5.5.1雨天施工措施:●按时收听天气预报,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如遇小雨(降雨强度为1~10mm/h),可以施工。

施工时应增加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上、下午各两次。

根据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适当减少用水量。

●浇筑时,应清除模内的积水,缩短每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加强振捣,适当加强振捣时间和深度,。

●如遇中雨和暴雨(降雨强度为3~10mm/h,下雨时可以听得雨声),停止施工,并做好其它生产安排工作。

●浇注时如遇大雨,立即停止浇注,并采取必要的表面覆盖措施,防止冲刷。

●浇筑过程,不得中途停止,如遇紧急情况不能继续浇筑时,须将混凝土拌和料集中浇筑,并清除已浇筑但不能完成的钩连块体模板内的混凝土拌和料。

●尽量将生产高峰期避开雨天,提前做好构件储备。

5.5.2夏季高温施工措施:在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视为夏季施工。

为保证质量,采取下列措施,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充分利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施工。

●适当加大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采用人工上料时,应事先湿润准备堆放混凝土拌和物的薄铁板。

●掺入木质磺酸盐系减水剂作为缓凝剂。

●改善混凝土的运输和灌注条件,防止暴晒。

●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及早覆盖,适当增加抹面和洒水养护的次数,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六、安全保证措施横沙基地预制厂场地布置规范,安全、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管理条例措施完备,在施工中遵守《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6.1安全生产目标无重大责任性事故和工伤死亡事故,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安全。

6.2安全生产责任制6.2.1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部的安全生产负第一位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机关制定的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保证各项政策法规在项目部的执行。

●督促检查各班组安全生产的情况,协调处理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把安全生产纳入项目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工作。

组织开展每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周)活动。

●负责组织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督促对安全事故的处理、上报和整改措施的制定及落实6.2.2项目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协助项目经理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按照管生产应同时管安全的原则和工作分工,对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按照安全生产预控网络及其保证体系,经常督促检查施工现场特别是各班组的贯彻落实情况。

●协助项目经理进行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的制定审查。

●负责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监督整改。

●经常督促各班组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协调处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其善后工作,督促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

●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6.2.3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年度、季度工作计划,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会同施工技术员进行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负责局、公司、项目部的安全工作计划和有关要求在本项目部的贯彻实施。

●负责组织每月、每旬的安全检查,跟踪落实各类事故隐患的整改。

同时,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组织和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起重工等)把好外培质量关,确保特殊工种的安全技术素质,确保持证上岗。

●组织召开安全会议和开展各类安全活动。

●制定季节性安全防范措施(防台抗台、防汛),并负责各项措施的现场落实工作。

●负责外租设备的资质管理和相关证照管理;施工过程中负责检查,控制外租设备的事故发生率。

●及时传达和贯彻业主、监理、海事部门和上级主管机关对施工现场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

●参加各类事故(包括事故险兆)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安全工作任务。

6.3安全保障技术措施为了确保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切实贯彻建设部、上海市关于施工安全生产的有关法规和规定,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下列安全技术措施,重点预防机械伤人、击电伤人。

6.3.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定:施工现场明显的位置和临时设施场地设立“安全生产纪律”、“安全警示牌”。

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关于确保安全生产的奖罚措施”的规定。

坚持“谁管谁负责”以及“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

凡参加本施工作业的人员均应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生产规定,严格执行“三做到、四必须、五严禁、八不准”的安全生产规定。

即:“三做到”:进入现场戴好安全帽;水上作业穿好救生衣;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四必须”:工作时必须集中思想;操作时必须方法对头;上班时必须遵章守规;现场行走时必须注意周围环境。

“五严禁”:严禁乱动机械车辆;严禁穿硬底鞋、高根鞋进行作业;严禁在禁烟区范围内吸烟;严禁当班喝酒;严禁工作中间打闹或开玩笑。

“八不准”:不准穿拖鞋、赤脚进入现场;不准乱接电线、用电炉;不准高处乱抛硬件物体;不准随意拆除、挪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不准站在不稳定的物体上操作或行走;不准坐在脚手架上休息;不准非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不准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6.3.2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建设单位有关规定、严禁超负荷用电,所有供电箱应装门加锁,电源线进箱有滴水S弯。

进线必须先进入熔断器后再进开关。

箱内应配齐接零接地排,金属电箱外壳应接地极保护,电箱内分路开关、漏电开关的上方要有单独熔断保护,箱内必须单独设置单相三眼插座,上方要装漏电保护自动开关,现场使用单相电源的设备必须配有单相三眼插头,动力照明、电焊机使用的插座要明显分开。

架空线路要符合规范规定,在通道或马路处,如采用埋线,要设管并树立标志,接头必须架空或设接线箱,所有手提式、移动照明工具,如振动器、手电刨、切割机、移动照明灯等电源线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进行两级保护,否则不许使用,电焊机必须一机一闸并装有随机开关,一、二次电源接头处有防护装置,二次线装有线鼻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