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1.(2014·福建理综,6,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解析生石灰没有还原性,不能作抗氧化剂,故A错误;不是所有的盐都能作调味品,如NaNO2有毒,故B错误;铝可与CH3COOH反应生成盐和H2,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D2.(2013·安徽理综,12,6分)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2-4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2-4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解析A项,除去粗盐中的SO2-4,应选用BaCl2,若选用Ba(NO3)2,将引入难以除去的NO-3;B项,电解NaCl溶液,得到NaOH、Cl2和H2;C项,根据沉淀溶解平衡,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 D考点二镁铝及其化合物1.(2015·江苏化学,4,2分)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解析A项,碳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C60、C70、石墨烯等多种同素异形体,错误;B项,Mg和Mg2+的质子数相同,但Mg有3个电子层,Mg2+有2个电子层,所以Mg半径大于Mg2+半径,错误;C项,该反应中镁作还原剂,C 为还原产物,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可知,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正确;D项,该反应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热能外还有部分转化为光能(因为燃烧时发出光),错误。
答案 C2.(2015·山东理综,10,5分)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AlCl3B.Na2O C.FeCl2D.SiO2解析A项,AlCl3可由Al与Cl2反应制得,将AlCl3加入Ba(HCO3)2溶液中生成CO2气体和Al(OH)3沉淀,正确;B项,Na2O 加入Ba(HCO3)2溶液中没有气体产生,错误;C项,Fe 与Cl2反应生成FeCl3,错误;D项,SiO2与Ba(HCO3)2不反应,错误。
答案 A3.(2015·重庆理综,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解析A项,I的原子半径大于Br,但非金属性弱于Br,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HBr,错误;B项,P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PO4强于H2SiO3,正确;C项,MgO不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D项,发生反应SO3+H2O+Ba(NO3)2===BaSO4↓+2HNO3,HNO3氧化SO2得H2SO4,所以无BaSO3沉淀,错误。
答案 B4.(2015·课标全国卷Ⅱ,13,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解析 A 项,发生的反应依次为:NaOH +HCl===NaCl +H 2O 、Na 2CO 3+HCl===NaHCO 3+NaCl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由此可知开始时无气泡,最后才有气泡产生,错误;B 项,常温下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铝钝化,不生成气体,错误;C 项,开始时NaOH 过量,发生反应Al 3++4OH -===AlO -2+2H 2O ,无沉淀生成,错误;D 项;草酸(乙二酸)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正确。
答案 D5.(2014·北京理综,9,6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测0.1 mol·L -1氨水的pH 为11:NH 3·H 2O NH +4+OH -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 +2H 2O===2NaOH +H 2↑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通电Cu 2++2Cl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2OH -+2H 2O===2AlO -2+3H 2↑ 解析 NH 3·H 2O 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故A 项正确;Na 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H 2,故B 项正确;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 2=====通电Cu +Cl 2↑,故C 项错误;Al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H 2,故D 项正确。
答案 C6.(2014·安徽理综,13,6分)室温下,在0.2 mol·L -1Al 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 -1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解析A项,A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3H+,A项错误;B项,随着溶液pH增大,Al3+与OH-反应生成Al(OH)3,Al3+浓度减小,B 项错误;从b点开始Al3+逐渐生成Al(OH)3沉淀,至c点基本沉淀完全,继续加入NaOH溶液,增大溶液的pH到10左右,Al(OH)3开始溶解,至d点基本溶解完全,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7.(2013·山东理综,9,5分)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解析铝与稀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 +2H2O===2NaAlO2+3H2↑,可知2 mol Al可消耗2 mol NaOH,生成3 mol H2;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可知2 mol Al消耗3 mol H2SO4,生成3 mol H2;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可知2 mol Al消耗6 mol HCl,生成3 mol H2;故等量Al与足量其他物质反应,放出氢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
答案 A8.(2015·福建理综,24,15分)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已知:物质SiCl4AlCl3FeCl3FeCl2沸点/℃57.6 180(升华) 300(升华) 1 023①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
②步骤Ⅱ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Al2O3(s)+3C(s)===2Al(s)+3CO(g)ΔH1=+1 344.1 kJ·mol-12AlCl3(g)===2Al(s)+3Cl2(g)ΔH2=+1 169.2 kJ·mol-1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Ⅲ的尾气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生成的盐主要有3种,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Ⅴ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lCl3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2)①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可以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AlCl3水解,同时也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②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可知:若步骤Ⅱ中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Si大的单质是Fe。
③对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由上到下依次标记为(i)和(ii),根据盖斯定律,(i)-(ii)可得所求热化学方程式:Al2O3(s)+3C(s)+3Cl2(g)===2AlCl3(g)+3CO(g)ΔH=+174.9 kJ/mol;④步骤Ⅲ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Cl2与浓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Cl、NaClO3和H2O。
随着反应进行,溶液浓度变小,这时Cl2与稀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
因此,得到的3种盐分别为NaCl、NaClO、NaClO3。
⑤Al的活动性强于Fe,在步骤Ⅴ中加入Al粉与FeCl3发生置换反应,以除去FeCl3从而提高AlCl3的纯度。
答案(1)Al3++3H2O Al(OH)3(胶体)+3H+(2)①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AlCl3水解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②Fe或铁③Al2O3(s)+3C(s)+3Cl2(g)===2AlCl3(g)+3CO(g)ΔH=+174.9 kJ/mol④NaCl、NaClO、NaClO3⑤除去FeCl3,提高AlCl3纯度9.(2015·广东理综,32,16分)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1)煅粉主要含MgO和________,用适量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若溶液Ⅰ中c(Mg2+)小于5×10-6mol·L-1,则溶液pH大于________[Mg(OH)2的K sp=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