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常识集锦
一、公文中运用数字需注意的事项
㈠数字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下列用词和概念:
“增加为过去的二倍”——过去为一,现在为二;“增加到过去的二倍”——过去为一,现在为二;“增加二倍”——过去为一,现在为三:“增加了二倍”——过去为一,现在为三。
“超定额百分之八十”——定额为一百,实际为一百八十;“降低到百分之八十”——原来是一百,现在是八十;“降低(降低了)百分之八十——原来是一百,现在是二十。
㈡不能用“降低×倍”或“减少×倍”的提法,只能用“降低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㈢文中运用自己推算出的数字,应仔细检查推算过程,使数字准确无误。
如文中出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数字,应检查它们前后有无矛盾和可疑之处。
㈣不能随便增删数字前后的“近”、“多”、“约”、“左右”等表示分寸的字样。
如“近300人”不能写成“300人”,“约5000吨”不能写成“5000吨”。
㈤计算超额数字不能用“提前完成了×年任务”或“提前跨进了××××年”等提法,因为按现有定额推算几年后的任务是不科学的。
㈥度量衡单位的使用,一般应以全国通用的公制和市制为准。
二、公文中运用名称需注意的事项
㈠各种名称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尽量用全名,如果名字太长需要在标题中或文中使用简称,要按一般习惯用法规范书写,不要随意生造。
㈡同一名称出现不止一次者,要防止前后不统一的现象。
㈢要注意名称的变动,人的职务、地名等经常有变动,引用时要特别注意。
㈣运用专业术语时要准确理解它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相类似、相关联的专业术语,一定要区别清楚,避免用错。
㈤“组织上”、“领导上”、“上级”、“群众”等属于集合名词,只能在泛指的情况下使用。
三、文中运用时间应注意的事项
㈠应慎重使用时间代名词,如“今年”、“明年”、“昨天”、“今天”、“本月”、“上月”等,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具体日期。
㈡拟稿中参考旧资料时,必须特别注意资料日期及有关事实,并理顺前后因果,以免失实。
㈢避免运用一些交代不清的时间概念,如“上月以前”、“前年以后”等。
㈣文中年份一概用全数,不要省略,如“1998年”不能写成“九八年”或“98年”。
㈤一般情况下不要省去年份而仅写月、日,如“7月26日”,因为在资料保管期较长的情况下容易混淆。
㈥正文中涉及的年、月、日及数字均要用阿拉伯数字,而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则必须使用汉字。
前例如“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35人次”;后例如“二○○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二)”、“三心二意”、“三个代表思想”、“像一张红布似的”。
四、部分常用公文词语释义
1、案
⑴在案:在处理公事的记录里。
⑵备案:以备查考。
⑶议案:供讨论的事件。
⑷破案:查清涉及法律的事件。
2、颁
⑴颁布:庄严地发布。
⑵颁发:隆重地发给。
3、不
⑴不日:不多天,不久。
⑵不时:随时。
⑶不法:违法。
4、查
⑴查收:清点收下。
⑵查复:了解后作答复。
⑶追查:追问调查。
⑷查询:了解询问。
⑸查对:清查核对。
5、此
⑴此令:就这样命令。
⑵此复:就这样答复或就这样批复。
⑶特此:特地这样。
6、大
⑴大有:很有。
⑵大肆:十分放纵。
⑶大力:十分尽力。
7度
⑴再度:再一次。
⑵一度:一段时间。
8、否
⑴当否(妥否):是不是恰当?⑵可否:可不可以?⑶能否:能不能?
9、函
⑴函告:通过信函相告。
⑵函复:通过信件答复。
10、即
⑴即日:当天。
⑵即席:当场。
⑶即可:就可以。
⑷即刻:立刻。
⑸须即:必须立刻。
⑹当即:立即,马上就。
11、鉴
⑴鉴别:审察、辨别。
⑵鉴于:由于、考虑到。
⑶鉴戒:教训。
12、接
⑴接洽:联系商量。
⑵接待:迎接招待。
⑶接替:接任代替。
⑷接办:接过来接续办下去。
⑸接管:接收管理。
13、经
⑴业经:已经。
⑵均经:都已经经过。
⑶并经:并且经过。
⑷后经:后来经过。
⑸未经:没有经过。
14、径
⑴径向:直接向。
⑵径与:直接同。
⑶径报:直接报送。
15、就
⑴就地:在原地。
⑵就业(就学):从事某项职业(从事学习)。
⑶就绪:已经安排好。
16、谨
⑴谨电:恭敬地去电。
⑵谨启:恭敬地陈述。
17、免
免去:免除(有关人员某种职务)。
18、拟
⑴拟订:起草,初步设计。
⑵拟定:起草制订。
⑶拟于:打算在。
⑷本拟:本来打算。
⑸拟稿:起草文稿。
19、批
⑴批示:对下级请示的问题书面表示意见。
⑵批复:对下级来文的批示答复。
⑶批转:把下级机关的来文批示转给其它有关单位执行或参考。
20、期
⑴以期:以此希望。
⑵定期:规定日期。
⑶按期:按照预定或规定的日期。
⑷如期:合乎规定的日期。
⑸限期:限定日期。
21、切
⑴切勿:千万不要。
⑵切切:千万注意。
⑶切实:务必实实在在。
22、顷
⑴顷闻:刚才听到。
⑵顷接:刚才接到。
⑶顷奉:刚才接到(命令)。
⑷顷据:刚才根据。
23、任
⑴任用:给予职务。
⑵任命:颁布命令或书面通知,任用有关人员担任某种职务。
24、审
⑴审定:审查决定。
⑵审订:审阅修订。
⑶审批:审查批准。
⑷审发:审查发出。
25、时
⑴届时:到时候。
⑵准时:准确地遵守时间。
⑶按时:按照规定时间。
⑷临时:暂时,不是事先预料到的。
26、事
⑴事由:公文的主要内容,事情的由来。
⑵事宜:事情的安排与处理。
27、望
尚望:还希望
28、为(去声)
⑴为此:为了这个。
⑵为使:为了使得。
29、为(阳平)
⑴引为:用来当作。
⑵为止:作为截止时间。
⑶为要:作为重要的(是重要的)。
⑷为宜(为妥):为适当、是适当的(为妥当、是妥当的)。
⑸为盼:是所盼望的。
⑹为荷:感谢你们的帮助,
30、悉
⑴收悉:收到并知道了。
⑵已悉:已经知道了。
⑶阅悉:阅读后知道了。
⑷电悉:通过电报(电话)知道了。
⑸谨悉:恭敬而慎重地了解到。
31、系
⑴确系:的确是。
⑵显系:显然是。
⑶果系:果然是。
32、行
⑴另行:另外进行。
⑵暂行:暂时实行。
⑶试行:试验性地推行。
⑷施行:按照某种方式或方法去做。
⑸自行:自己进行。
33、须
⑴还须:还必须。
⑵亦须:也必须。
⑶均须:都必须。
⑷务须:务必,一定必须。
34、严
⑴严加:严格加以。
⑵严防:严格防范。
⑶严禁:严格禁止。
⑷严守:严格遵守。
35、以
⑴以资:用来作为。
⑵以此:用这个。
⑶以利:用来有利于。
⑷以其:用它(他)的。
36、应
⑴应即:应该立即。
⑵应将:应该把。
⑶应以:应该以。
⑷均应:都应该。
⑸本应:本来应该。
37、用
⑴滥用:超过规定限度使用。
⑵乱用:该用于甲项的,擅自用于乙项。
⑶挪用:移作它用,或公用的移作私用。
⑷概用:一律用。
38、于
⑴限于:限定在。
⑵定于:决定在。
⑶应于:应该在。
⑷希于:希望在。
⑸业于:已经在。
⑹准于:准定在。
⑺拟于:打算在。
39、予
⑴应予:应该给以。
⑵希予:希望给以。
⑶定予:一定给以。
⑷准予:准许给以。
⑸特予:特地给以。
⑹不予:不给以。
40、与
⑴与会:参加会议。
⑵参与:参加进去共同工作。
41、兹
⑴兹有:现在有。
⑵兹派:现在派。
⑶兹介绍:现在介绍。
⑷兹将:现在把。
⑸兹就:现在对。
⑹兹因:现在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