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D )。
A.会签B.审核C.注发D.签发2.以下所列不属于核稿要求注意的事项的是(C)。
A.要求格式规范,文体正确,结构完整B.行文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多头主送、滥抄滥报、违制越级行为现象C.实践中拟稿与核稿是不可逆的过程D.公文是否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是否需上报并已获批准3.联合行文的会签是指(C)。
A.签署会议B. 在会议上签署文件C.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发文件D.由会议发言机关的领导共同签署文件4.向同级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应使用的文种是( D )。
A.请示B.报告C.议案D.函5.联合行文的拟稿单位,应为( B )。
A.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B.同级机关C.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D.具有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6.抄送机关为同级机关时,一般按( A )次序排列。
A.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队、法院B. 人大、政协、党委、政府、军队、法院C. 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法院、军队D. 人大、党委、政府、政协、法院、军队7.公文是属于( C )范畴的一种应用文件。
A.记述文B.议论文C.说明文D.夹述夹议,有时也有说明8.应当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上级机关应当作出处理或答复,这个文种是( D )A.请示B.报告C.函D.意见9.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用( C )A.决定B.通知C.命令D.通告10.可以用于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文种是( B )。
A.通知B.意见C.批复D.函11.结语“请函复”多用于( C )。
A.告知函B.询问函C.商洽函D.请求批准函12.适用于3日内要办事件的电报,用( B )。
A.特提B.特急C.加急D.平急13.对下级机关请示问题的批复,一般应当在(B )个工作日内办结。
A.10B.7C.5D.314.抄送机关的排列顺序一般是( A )。
A.上级机关、平级机关、下级机关B.下级机关、平级机关、上级机关C.平级机关、下级机关、上级机关D.平级机关、上级机关、下级机关15.公文中年、月、日正确的写法是( B )。
A.二OO四年十一月九日B. 2004年11月9日C. 04年11月9日D.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九日16.通报与通知的主要区别在于通报( D )。
A.适用范围广B.用途多C.使用频率高D.适用范围窄一些17.( A )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18.( D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A. 意见B.决定C.通知D.函19.公文除( C )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
A.报告B.公告C.会议纪要D.意见20.内部会签的公文,会办部门一般应在(A )个工作日内提出会签意见。
A.3天B.2天C.5天D.7天21.部门内设机构中( C )可以对外正式发文。
A.机关党委B.法综处C.办公室D.人事处22.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可以越权批办文件( B )。
A.避免积压B.经过授权C.特急文件D.涉密文件23.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时,所提问题从闭会之日起3年内能够基本解决,承办单位已制定解决措施或已列入改进计划,并明确答复代表办理时限的,用( B )标明。
A.“A”B.“B”C.“C”D.“D”24.下面哪种文体只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行文使用,属于下行文( C )。
A.函B.公告C.通知D.请示25.以下公文中涉及的字母词,在第一次出现时使用正确的是(A ):A.WHO(世界卫生组织)B.WTO(世贸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D. GDP(国民生产总值)二、选择题(多选题)1.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AB )。
A.特急件B.急件C.火急D.加急E.平件2.按行文方向分,•公文可分为(ABD )。
A.上行文B.平行文C.双向行文D.下行文E.多向行文3.下面标题正确的是(ABD )。
A.××局关于几起重大火灾的通报。
B.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C. ×大学关于报送�省教育厅今年招生工作情况的请示。
D. ×省财政厅关于同意××大学新建教学楼的函。
4.公文秘密等级可分为(ACD )。
A.绝密B.普通C.机密D.秘密E.机要5.公文开头方式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有(ABCD )。
A.起因式B.时间式C.事情式D.目的依据式6.转发的对象包括(ACD )。
A.上级文件B.下级文件C.平级文件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7.公文处理具体包括(ABCD )A.公文的拟写、制作B.公文的传递、保管C.公文的提供利用D.对公文的处理的监督控制和组织管理8.下列属于承办工作依据的有:(ACD)。
A.上级机关公文B.下级机关公文C.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有关方针政策D.领导者做出的批示、口头指令或其他形式传授的意图9.承办公文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ABCD)。
A.召集会议B.面谈议论C.电话沟通D.实地调查指导10.会商的目的在于维护公文的(ACD)。
A.合法性B.针对性C.有效性D.一致性11.公文处理程序的特点是(BCD)。
A.强制性B.确定性C.连续性D.规范性12.公文审核的内容包括:(ABCDE )。
A. 是否需要行文B.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C. 应会签的是否会签D. 文种使用是否得当E. 文体、格式是否正确、规范等13.承办公文在公文格式方面应注意避免哪些常见的错误(ABCD )A.发文字号不规范B.主送机关不规范C. 附件、附注不规范D. 成文日期不规范 E .超时限办文14.承办公文在行文规则方面应注意避免哪些常见的错误(BCDE )A.抄送机关不规范B.向领导个人行正式文C. 多头请示D. 先签后核 E .越级行文15.一般只有一个主送机关的文种有(ABD )A.请示B.批复C. 通知D. 函16.下列属于下行文的有(BCD )。
A.报告B.通报C. 批复D. 决定17.下列需要注明签发人的文种有(ABD )。
A.报告B.请示C. 决定D. 会议纪要18.公文的主要作用有(ABCDE )。
A.规范和准绳作用B.领导和指导作用C.宣传和教育作用D.沟通和信息作用E.公务依据和凭证作用19.下列属于公文的有(ABD )。
A.通知B.处罚决定书C.请示汇报D.批准逮捕决定20.公文语言的特点主要有(AC )。
A.庄重准确B.形象朴实C.严谨规范D.精炼详尽21.向上级机关请示、汇报工作或对重要问题提出建议时用(ABC )。
A.请示B.报告C.意见D.函22.公告的发布者为(AC )。
A.国务院B.省级政府C.国务院的职能部门D.省以下各级政府所属职能部23.以广东局名义制发的(ABCD )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A.向国家质检总局报送请示、报告B.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文C.印发本局有关检验检疫工作的政策性措施、管理规定、年度工作要点等D.人事任免通知24.公告的正文主要包括(ACD )。
A.告知原由B.主送机关C.具体事项D.结束语25.通知与通告的区别有(ABCD )。
A.适用的内容不同B.告知的范围不同C.作用的对象不同D.效力不同26.函除具有独特的商洽、询问功能外,对平行机关还可以代行(ABC )等职能。
A.请示B.报告C.批复D.决定27.发文字号是由(BCD )三要素组成。
A.文种B.发文机关代字C.年份D.序号28.电报的紧急程度可分为(ABCD )。
A.特提B.特急C.加急D.平急E、急件29.公文的标题拟写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ABCD )A.完整式标题B.省略式标题C.复式标题D.特殊式标题30.公文附件的标题和件数应写在(AD )。
A.正文之后B.正文之前C.成文时间之后D.成文时间之前31.公文中结构层次序数标注正确的有(AB )。
A.“一、”,“(一)”,“1.”,“(1)”B.“(一)”,“1”C.“(一)”,“(1)”D.“一、”,“1.”32.下列哪项是收文处理包括的程序:(ABC )A.登记B.审核C.拟办D.承办33.下列哪些文件需要拟办:(ABCD )。
A.上级机关主送本级机关并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
B.本机关所属部门或下级机关主送本级机关的请示性文件。
C.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级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
D.收到需要2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公文。
34.公文督办的一般程序包括有:(ABCD )。
A.交办B.催办C.结办D.查询35.下列公文文种中属下行文的是:(BC )。
A. 请示B.批复C.通报D.通告三、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稿可以以正式文件下发。
(×)2.对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请事项,可以使用“请示”文种。
(×)3.会签前,本机关负责人应在文头稿纸签发栏内明确签署意见后,再送会签单位。
(√)4.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注明附件名称。
( √)5.转发上级公文,如其标题过长,可以根据主要事由自拟标题。
( √)6.会议纪要可以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7.公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校对日期为准。
(×)8.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9.公文所附表格用纸和和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0.向上级机关行文和下级机关行文不能抄送同级机关。
(×)11.引用公文时先用圆括号引发文字号,再引标题。
(×)12.“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13.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数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反够使用阿拉伯数码。
(√)14.意见作为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当参照执行。
(×)15.决定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16.请示、报告、意见属上行文。
(×)17.意见可以作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使用。
(√)18.各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根据机关负责人授权可以代本级机关行文。
(√)19.公文处理应当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
(√)20.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一律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21.对需进行较多文字修改或需改变文体和本意的文稿,由文稿审核人员修改。
(×)22.凡未经办公室审核的公文,机关负责人一律不予签发。
(×)23.外单位主办的联合发文,签发时不用批语,可直接在签发栏内签署姓名和日期。
(√)24.一般情况下,办公厅(室)对公文的拟办意见在后,承办部门拟办意见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