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PPT课件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PPT课件
入院检查:腹平软,未见肠蠕动 波,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辅助 检 查 : 血 WBC : 11.5×109/L , N : 73%。
入院诊断:腹痛待查:急性胃炎。
案例五
入院后给予禁食、法莫替丁、 头孢噻肟等药物治疗。病程中反复出 现腹痛、呕吐。30小时后腹痛加重、 呕 吐 三 次 , 面 色 苍 白 , 测 BP : 75/45mmHg,诊断梗阻性呕吐。1 小时后转市级医院行剖腹探查术,术 中诊断:肠扭转、肠坏死。术后半个 月后死亡。
存在的问题
1、延误病情
鉴定结论
患者已出现了明确的无原因解 释的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活动后气 短,双下肢乏力等症状,反复就诊6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次,在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仍未
引起主诊医师的重视并作相关的检查,
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患者的及时救治。
2、门诊病史书写不规范。
无 诊 断 结 果
患患方方提提供供
左甲状腺腺瘤术后诊断甲状腺癌,医患双方 提供的手术知情同意书不一样。
案例七
修改诊断
慢支病人住院 第四天确诊合并糖 尿病。但诊断写在 主治医师第一次查 房诊断的空格中, 没有写明修改的诊 断日期。
四、用药不当
用药不当引起的纠 纷屡见不鲜,因急救用 药、预防用药错误导致 患者的死亡。
存在的问题
1、病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冷汗)。 2、急诊病人不查生命体征(血压)。 3、转入病房途中没有医护人员陪同。
鉴
定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结
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论
案例二
患者男,66岁。早上6时30分患者因“腹痛伴气促 8 小时”由“120 ”救护车送入医院急诊。查体:神 清,精神不佳,血压90/60m m H g ,两肺呼吸音低, 未闻及干 、湿性罗 音,心率 7 2 次/分,腹部呈板状, 全腹压痛、反跳痛、肌卫。诊断考虑“腹痛待查?” 立即作腹部平片检查(未完成检查),6时58分,患 者出现呼吸微弱,面色苍白,两眼上翻,呼之不应, 血压测不出,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抢救无效,7时21 分宣告临床死亡。
病史记录
未具体描写有否压痛和反跳痛
存在的问题
医方对急腹痛病 人的腹部体征观察 不严,对急腹痛认 识不足,造成误诊 与患者的死亡有因 果关系。
案例五
鉴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定 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结
论
教 1、注重病史格式 , 更要注重病史质量。
Hale Waihona Puke 训2、消化道疾病必须
详。细描写腹部体征
案例六
医医方方提提供供
案例一
2006 年 7 月 16 日 20:35 患 者 因 “胸痛、胸闷1小时伴全身冷汗”再 次来院就诊,拟“胸痛待查”而收入 病房。
据病史记载:20:55 患者送人病 房,在值班医生询问病史时,患者出 现意识丧失、四肢强直、口吐白沫, 查E K G 示:室颤,21:00 患者呼吸心 跳停止,经抢救无效,22:15 宣告临 床死亡。
1、违反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先检查后补液,心肺复苏用药不 规范,抢救未满30分钟。
2、急诊当班医生未取得执业 医师资格。
3、没有上级医生参与。
一级甲等、次要责任
二、临床思维局限而误诊
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没 有进行很好的鉴别诊断,临 床思维局限而延误诊治致病 人死亡。
案例三
患者女、68岁。因咳嗽气喘胸闷3 天而住院,病程中无发热、血百分正 常、胸片报告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 肺部感染。入院后抗感染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主诉咳嗽气喘有 逐渐加重的趋势,于第四天早上上厕 所时,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经抢救无 效而死亡。
教训
胸片提示肺淤血
鉴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定
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结
论
1、必须自己读片
2、多问几个为什么
案例四
患者、女、45 岁。2007年 9 月10 日第一次就诊。 主诉: 双下肢乏力。 查 体:血压180/100m m H g ,心率110 次/ 分,治疗:倍他乐克等药物。
案例二
1、6时58分开通静脉通道 2、6时58分可拉明1支静脉推 3、6时58分胸外按压
心 肺
4、6时59分新三联静脉推
复
5、7时02分可拉明洛贝林各2支静脉推
苏
阿拉明多巴胺各2支静脉推 6、7时05分新三联静脉推 7、7时10分 7时15分重复
的 程
8、7时21分心电图示一直线宣告死亡
序
存在的问题
2007年10月24日第二次就诊。主诉: 活动后气喘、心悸伴全身乏力、头晕2周 。 查体:血压176/116m m H g ,心率110次/ 分,律齐,无杂音,查血T 3、T 4、T S H 正 常,治疗:依苏、尼群地平、倍他乐克等 药物。
案例四
2007 年10 月31 日第三次就 诊,主诉:咽不适一周,活动后 气急、乏力。心电图示“窦性心 动过速”。治疗:心痛定、安定、 倍他乐克等药物 。
三、不重视医疗文件的书写
注重病史的格式,不注重病 史的内在质量。该记录的没有记 录。对一些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 环节记录不全,导致在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中因缺乏重要举证材料 而陷于被动地位。
案例五
患儿、男、4岁。因“腹痛1天伴 呕吐”而收治某院儿科病房。腹痛以 中上腹为主,为阵发性痛,呕吐一次, 量多,为胃内容物,无腹泻,无发热, 否认不洁饮食史,
2007 年 11 月 7 日 第 四 次 就 诊,主诉:胸闷、心慌。查体: 血压130/80m m H g ,心率120次 /分,治疗:谷维素、培他乐等 药物。
案例四
07年11月14日第五次就诊,患者主诉胸闷等症状,给 予安定等药物治疗。07年11月21日第六次就诊,患者主诉 “仍有心慌、夜眠差”。查体:血压170/100m m H g ,心 率1 1 6 次/分,给予珍菊降压片、吗丁啉等药物治疗。 0 7 年 12月3日患者因“胸闷、心悸三月余加重3天伴恶心呕吐” 而 再 次 就诊 , 查 体: 血 压 160/100m m H g , 心 率 130 次 / 分, 辅助检查:心肌酶谱:LD H 1250u /L↑ ,C K 9483 u /L ↑ ,C K -M B 514u /L ↑,A S T 955u /L ↑ 。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速, 诊断为心肌炎、多发性肌炎。07年12月5 日转仁济医院治疗。经抢救无效于07年12月7日死亡,死亡 原因“风湿性肌炎、多发性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