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信息素养
有人将信息素养描述为8方面的能力:
1)运用信息工具; 2)获取信息; 3)处理信息; 4)生成信息; 5)创造信息;
6)发挥信息的效益;
7)信息协作; 8)信息免疫。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培养:
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
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 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 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 重建构)
二、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 骤 1)教学目标分析
2)情境创设
3)信息资源的设计
4)自主学习设计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强化练习设计
二、教学设计模式
3、“主导-主体”教学设计 教师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把学生 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得学生 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从时代的视野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 就是在现今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 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 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 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 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 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 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
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工具/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
工具。
二、教学设计模式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初始知识技能分析
认知结构分析
学生态度情感分析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核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个人基本生存的保证,也是个人持续发展的 保证。对国家而言,信息素养是衡量国民综合素质 的重要指标,是构成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保证。 于是,信息素养和以读写算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样,被列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并逐渐加入从小 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中,成为评价人才 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
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这些操作是 必要的、最基本的。)
一、教学设计概述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使教学设计符合学习规律 2)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3)传播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选择教学媒体技

传播理论研究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的结构和
二、教学设计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过程 1)学习环境分析 (物环境和人环境)
2)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和特殊特征)
3)学习任务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4)编写测验项目 5)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学 习策略等)

6)教学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教学设计模式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三种模式应用专家巡回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 与教学设计
2006年10月
提 要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教学设计概述 现代教学设计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教与学的心理学、传播学、教
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 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 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它既具有 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教学媒体: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
二、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主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强调意义学习对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5)形成性评价设计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
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课程整合就是使分化和孤立了的教育系统中各个部分 形成有机整体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实践过程,其内涵 可以理解为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文 化价值整合为核心,以真实、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 目标,在时空结构上对已有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重构性 的一体化整合,形成暂时相对完善的整合课程的过程。 在当前倡导并探索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阶段,其一种 外向化方面表现为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工具、基 本手段和基本信息环境并植入信息文化的过程。
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其组织者、 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 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 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教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 进者
形式、信息的效果和功能等。传播过程的基本元素有: 传播者、信息内容、信息通道和受传播者。 4)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
一、教学设计概述
3、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1)进行任务分析 教学系统环境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者的分析 2)制定教学目标 3)设计教学策略 4)进行教学评价 制定开展形成性评价的计划 指导或实施形成性评价工作 能根据评价反馈信息,提出修改训练方案的具体 意见 。
一、教学设计概述
4、教学设计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2)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3)有利于教师的培养,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教学设计模式
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特点:以教师为主,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
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
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教师:主动的施教者 学生: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 教材:灌输的内容 教学媒体:灌输的方法和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