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1.以教师为中心、依靠技术、应用现代手段 2. 媒体开发、技术支持、资金支持3.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应用系统方法 4.利用视听媒体、掌握信息技术、综合教学理论2、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1. 教学设计的环节就是教案的编写过程。
2. 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3.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
4.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
3、对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以下最不可能属于他们特征的是()1.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家长对其进行引导。
2.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度非常高。
3.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
4.学生能够借助具体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开始用抽象的规则来思考问题。
4、 人类信息传播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看不到具体事物时,为了保证传播效果,最理想的传播媒介是()1. 口头语言2. 视觉图像3. 计算机语言4.文字5、扫描仪通常配有“OCR 软件”,它主要用于()之间的转换。
1. D. 视频到声音2. 声音到文字3. 图片到文字4.文字到图片6、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1.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
2.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
3.老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4.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
7、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1.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2.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3.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8、WAV音频文件的缺点是()1.采样频率过低2.不能压缩存储3.存储容量较大4.声音还原效果差9、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1.传播理论2.教学理论3.系统方法4.学习理论10、游戏型教学软件的缺点是()1.容易偏离学习目的2.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3.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4.不能开展探究学习活动11、扫描仪通常配有“OCR软件”,它主要用于()之间的转换1.文字到图片2.图片到文字3.视频到声音4.声音到文字12、教学媒体的特性包括()1.呈现力和参与性 2. 呈现力和重现力3. 传送能力和可控性4.以上都有13、学习资源包括支持教学过程的()1. 人和物2. 软件和硬件3. 设备和资料4.信息和场所14、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人是()1.马斯洛2.罗杰斯3.维果斯基4.奥苏贝尔15、属于教育技术学习理论基础的是()1.多元智能理论2.结构发现理论3.人本主义理论4.教学最优化理论16、传统的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不包括()1.测验2.学习档案3.调查4.观察17、对在线学习的描述错误的是()1.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2. 在线学习离不开网络学习环境3.在线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4.教师不应干预学生进行在线学习18、分析学习者特征,必须()1. 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成长环境2.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3.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4.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19、对多媒体课件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描述的工具是()1.脚本2.课件文档3.备注4.评价量表20、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1.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2.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3.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4.视听媒体结合21、下列属于数字化音频格式的是()1..doc2..wav3..avi4..swf22、下列不属于传统教学媒体的是()1.挂图2.模型3.录音4.语言、手势23、教学传播过程中的谐振率是指()1.传播方与接收方要有共同经验范围2.传播方与接收方的频率要一致3.选择媒体和方法的可能性4.按照各因素的特性,有机和谐地匹配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优势。
24、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体观是()1.媒体是人体的延伸2.媒体一般是灵活和可替换的3.媒体的信息传授功能相近4.超级媒体是不存在的25、“教育技术“这个名词正式确定于()1.1950年<="" label=""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2.1960年3. 1970年4.1980年26、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师、学生2.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3.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4.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27、开放教育主要是指对()的开放1.教育对象2.教育思想观念3.教育资源和教学过程4.以上都是28、传统的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在于()1.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领域的介入2.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媒体3.信息技术是学生的认知工具4.信息技术能优化教学过程29、多媒体软件开发不宜选择()1.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2.能用语言或板书表达的简单内容3.不易讲解清楚的重点和难点4.能充分发挥图像和动画效果的内容30、以下属于现代教学媒体的是()1.黑板2.教材3.语音实验室4.标本31、Potoshop是一款处理()的软件1.图片2.动画3.音频4.视频32、教育传播的“5W”模式的提出者是()1.拉斯韦尔2.香农—韦弗3.贝罗4.夸美纽斯33、下列对于学习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1. 用来促进学习的资源2. 学习者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资料、人和物3.教与学的过程中设计或利用的资源4.以上都正确34、直观教学的倡导者是()1. 戴尔2. 拉斯维尔3.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4.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35、“教育技术”名词最早起源于()1.视觉教育2.视听教育3.视听传播4.电化教育36、在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由于没有时刻保存的习惯,当电脑突然断电时导致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全部丢失了,以下可以有效的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1.建议更换制作软件,比如WPS Office。
2.可以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再迅速的输入到电脑中。
3.使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office助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4.调小word设置的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
37、在P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能把制作的所有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1.web视图2.大纲视图3.幻灯片浏览视图4.普通视图38、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信息技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3.教学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则教学效果越好。
4.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中的技术含量。
39、常见的课件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百科全书式结构以及指导性结构,下列关于课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指导式课件不利于和学生进行交互。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采用线性结构。
3.可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结构形式。
4.百科全书式课件按照线性顺序“播放”整个课件。
40、在下列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1.录像带2.教科书3.教室环境4.试卷多项选择题41、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常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1.思维导图2.认知地图3.概念图4.语义网络5.几何画板42、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好处是()1.教师上课省心省力2.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无法用实物或板书呈现的教学内容3.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4.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学习内容5.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43、对课程教学实施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教学结果2.教学过程3.教学对象4.教学手段5.教学环境44、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1.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2.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3.学科知识有效应用。
4.学生具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5.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6.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45、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是指()1.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自主学习4.合作学习5.过程与方法6.探究学习46、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不小心将刚才输入的内容删除了,以下可以恢复刚才删除内容的方法是()1.按组合键Ctrl+Z2.按组合键Ctrl+S3.点击菜单栏“编辑”——“撤消清除”4.点击菜单栏“工具”——“撤消”47、在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课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大致可以分为()1.“辅助教学演示”工具或平台2.“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3.“编程型”课件制作工具4.“辅助编辑型”课件开发工具48、教学前期分析(Front-End Analysi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1968)提出来的,意即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1.评价策略2.学习需要分析3.学习内容分析4.学习者特征分析49、图像资源获取的主要来源有()1.从网上下载2.键盘输入3.截图4.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数字图像5.扫描印刷品50、视频资源的获取途径主要有()1.录制视频屏幕2.从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3.从网络、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中获取4.使用工具自己制作5.直接用数码摄像机或手机拍摄51、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以下可以帮助调出“字体”对话框以修改文字字体方式的为()1.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使用快捷键Ctrl+D。
2.点击菜单栏的“格式”——“字体”。
3.点击菜单“工具”——“选项”,出现“字体”对话框。
4.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单击右键然后点击对话框中“字体”。
5.点击菜单栏的“编辑”——“字体”。
52、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教学情境又可分为()1.问题情境2.探究学习情境3.练习情境4.合作学习情境53、对现代教学系统的理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1.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教师是主动讲解者,学生是被动听讲者。
2.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以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
3.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
4.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5.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不会影响到教学结果。
54、制作网页时,科学规划网页的做法是()1.色彩搭配适宜。
2.一个网页多个主题。
3.用好超级连接是使网站结构合理有序,网页美观、简洁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