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什么是因果关系
认为满足三个条件就可以称之为 一个因果关系:
“因”在“果”之前(时间要求) “因”与“果”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共变要求)
除了“因”之外,没有其他的因 素可以解释“果”的变化。(非 虚假关系)
1806-1873
()指出“
, ,, , ;
而结果就是它从其他事情中获得一个开始)
所以研究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三个问题: 怎样才能做到让要被证明为因的变量在果变量变化之前发生
变化? 怎样才能证明两者之间发生了共变? 怎样最大限度的证明两者之间不是虚假关系?或者怎样才能
最大限度的排除掉其他备选关系。
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
回顾:研究的分类 研究的三大分类: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是重点,学术研究 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因果关系与相关 性。 探索性研究的结果还需其他研 究证实或证伪,可以是描述性也可是
例子:天气预报(气象学) 测不准原理(物理学) 男性收入普遍高于女性(社会学)
测不准原理与霍桑效应
海森堡( )于年提出的测不准原理( )是量 子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指出,不可 能同时精确地测量出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因为 在测量过程中仪器会对测量过程产生干扰,测 量其动量就会改变其位置,反之亦然。海森堡 对这种理论进行了量化,提出粒子的动量与位 置这两个变量的乘积大于某个常数。
科学家相信,世界存在客观规律,科学的任务 就是发现和解释规律。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存在不 能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社会科学的目的 是探求社会生活的规律。
目的:解释规律
社会科学家主要关注集体行为模式而不是个 体行为模式,他们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个 体行为千变万化,而有些集体行为却仍然表 现出规律性。
例如,“理性的人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 “女性收入低于男性”,这些规律反映的是 社会总体趋势。
目的:都是因果决定论
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假定,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科学 家的任务就是发现、解释和预测因 果关系。
目的:都以概率形式表述因果关系
现代因果决定论都是以概率方式表述的。所以,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规律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对 事物发展的预测的应验率都达不到。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讲 研究设计
4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定义和目的
研究设计( )是为了保证未来研究所得到的关系是因果关 系,而必须在当前做出的一系列逻辑安排。可以称之为证明 设计。
研究设计不是研究计划( ),不是有关未来研究的时间、 资金安排。它涉及到的是逻辑问题。
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你研究所得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因果关系。
•
( ) ()
• 总期望规则就变成: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忽略了个人素质这个变量,只是进行简 单比较,就会高估大学教育的回报率,犯干 扰变量偏误。
• 干扰变量偏误出现的条件。
因果关系的具体化
科学的解决方案。 重复实验。 随机分组。 科学方案的缺陷 很难满足反应恒定、效应短暂和单元
( ) ( )( – ) ( )
分解为两个部分:
上了大学的人和他们如果不上大学比:
( )( – )
没上大学的人和他们如果上了大学比:
• 如果要知道上大学的人和不上大学的收入的平 均差异是多少,至少需要四个部分的数据:
确实上 确实没 大学 上大学
可能上 大学 不大可 能上大
学
• 但只能观察到两个部分的数据:
科学研究的目的
控制 (control)
解释 (explanation) 预测 (prediction)
叙述 (description) 了解与报道 (reporting)
最高 (highest)
理解的程度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最低 (lowest)
目的:发现规律
科学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应该如 何”的问题。所以,社会科学研究也不能建立在价 值判断基础上,而是尽量保持价值中立。社会科学 只能帮助我们了解事实和事件的成因,不能直接告 诉我们价值。
因果关系的本质
• 我国现在有不少私立学校,这些学校一般都有 一流的硬件设施和相对较好的师资,那么是否 私立学校学生成绩比公立学校好?
• 有人提出,教育是最好的投资,因为上大学的 人的收入显著高于没上大学的人的收入。这个 命题是不是有问题?
因果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反事实的问题。
总的期望规则( ):
确实上 确实没 大学 上大学
可能上 大学
不大可 能上大
学
• 要完成分析,就必须引进假设:
• “可能上大学的人如果确实没上大学”的收 入水平和“不大可能上大学也确实没上大学 的人”的收入水平是相当的:
•
() ()
• “不大可能上大学的人如果上大学”的收入 水平和“可能上大学也确实上了大学的人” 的收入水平是相当的:
多因间接关系
多因多重关系
X
Y
X ZY
X Y
Z
X WY
Z
X
W
Y
Z
单因关系探索:求同法
事例
因素
现象
推论
单因关系探索:求异法
事例
因素
现象
推论
单因关系探索:求同求异法
事例
因素
现象
推论
单因关系探索:剩余法
事例
因素
现象
推论
单因关系探索:共变法
事例
因素
现象Biblioteka 推论进一步探索因果关系
详析模式与统计控制 多因素分析 路径分析 定类与定序分析 多项互关分析
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是概率的。 一个原因不可能完全的被决定,研究者只是
寻求结果出现的概率,所做分析并不是测量 因果关系,而是原因导致结果出现的概率。
进行因果推论的标准。
因果的相对性 因果的操纵性 因果的时间性 消除潜在的影响
因果关系的类型
单因关系
直接关系 间接关系
因果关系
多因直接关系
多因关系
”(原因就是可以使一些其他的事情、想法、物质、或样式开始出现,
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是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人类对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也是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因果关系中的识别问题:我们只能研究原因的结果,而不是结果的原因。
自然科学中的因果关系通常是决定性的;
同质的假设; 外部效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