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安全预评价报告
根据勘察情况,项目建设所在地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地质特征由上而下划分为耕土、粉土、细砂3个工程地质层;场地地层比较稳定,结构单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无空洞、裂缝、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本项目建设。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确定000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项目所有建筑物均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防。
前 言
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25日,是一家以生产、销售混凝土制品为主的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1000万元,占地面积亩。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商品混凝土30万立方米。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建设项目(工程)中的安全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的规定,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水平。000基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混凝土制品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工艺流程说明
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主机按其搅拌方式分为强制式搅拌和自落式搅拌。强制式搅拌机是目前国内外搅拌站使用的主流,它可以搅拌流动性、半干硬性和干硬性等多种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按结构形式分为主轴行星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而其中尤以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的综合使用性能最好。该项目搅拌站全部采用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地址:000市七里镇大庙村
5.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资金解决。
6.建设内容:本项目计划新建2座双卧式混凝土生产线,办公室120m²,实验室202m²,宿舍区²,配电房33m²,库房50m²并进行厂区道路及地面硬化10000m2,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生产能力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的规模。
1.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根据各建、构筑物的工艺要求和使用功能,结合地形条件、场地环境条件及产品生产流程的便利性,将整个厂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办公区位于厂区西面,主要有办公室、实验室、配电室。生产区位于厂区南面,主要为搅拌站、砂石原料堆场。生活区位于厂区最东边,主要有员工宿舍、餐厅、活动室组成。大门位于厂区北面,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6.《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
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
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0国家安监总局36号令);
9.《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2012国家安监总局44号令);
1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16.《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17.《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
1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9.《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2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
第三阶段:评价报告书编制、完善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调查和评价实施阶段)所得的各种评价数据和结果,提出评价结论,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评价报告。
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6-1。
图1-6-1安全评价程序图
2
1.建设单位:000基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2.项目名称:000基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18.《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安监总局第30号令);
19.《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锅[2002]16号)。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2);
4.土地使用证复印件;
5.总平面布置图。
评价程序
依据《安全预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安全预评价程序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和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评价组依据《安全预评价导则》中关于安全预评价程序的规定,将本次预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评价前期准确阶段,就是根据评价内容要求了解工程现实情况,进行资料收集,主要是收集与评价项目有关资料(包括工程项目调研及评价所采用的标准、规范等);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编制评价大纲。
第二阶段:调查和评价实施阶段,即根据项目相关资料,辨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危险和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并预测事故的后果,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运用已选定的评价方法对已识别出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2.竖向布置
厂区地势平坦,各建、构筑物基本在同一水平面内,厂区内各建筑物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300mm。
3.围墙
在厂区的周围设砖混结构围墙,厂区设1个大门,以供人员和车辆出入。
4.道路
厂区内沿建构筑四周设置环形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宽度为6m,转弯半径不小于8m,至建筑物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m。道路流线清晰,交通方便。
10.《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安监总局47号令);
1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48号令);
1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49号令);
13.《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0.《安全色》(GB2893-2008);
1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2008);
12.《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
13.《工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2);
1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3-2009);
本次评价过程得到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3年12月8日
附件:
1.安全预评价委托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000基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敦发改[2012]271号)复印件;
4.土地使用证复印件;
3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3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33.《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34.《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1.
1.安全预评价委托书;
2.项目建议书;
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000基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敦发改[2012]271号)复印件;
2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2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2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3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4.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对被评价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保密。
本次安全预评价的对象是:000基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本次安全预评价的范围为:000基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建议书》中所确定的混凝土生产系统及其配套公用工程。
1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国务院第549号令);
15.《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甘肃省人大第37号公告);
16.《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2009年甘肃省政府61号令);
17.《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等工贸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甘安监管二【2013】27号);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
22.《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4784-93);
2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8196—2003);
24.《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2005);
25.《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5.总平面布置图。
1
1.本次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在于辨识、分析和预测拟建项目投产运行后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
2.对拟建项目投产后运行过程中的固有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对其控制手段进行分析,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
3.补充提出消除、预防或减弱装置危险性、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等级的对策措施,为拟建项目下一步的安全设施提供依据,以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化。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
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l2801-2008);
9.《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成立了项目评价组,在对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议书等相关资料进行充分研究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对项目进行了危险危害程度评价,随后提出了项目必须具备的相关安全技术条件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作出本次安全预评价的结论并编制完成了安全预评价报告。